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上演半舞台版【波姬与贝丝】

2024-10-14国风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0月12-13日,作为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演出,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开普敦歌剧院、拿督黄纪达基金会联合制作的半舞台版【波姬与贝丝】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来自开普敦歌剧院的主创、主演团队,与开普敦合唱团的数十名艺术家从南非不远万里,与北京的观众见面。本次演出特邀上海交响乐团联袂进行。

半舞台版【波姬与贝丝】剧照。 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格什温的歌剧【波姬与贝丝】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美国作品之一。原著为海沃德知名小说【波姬】,作曲家乔治·格什温被这部作品所吸引,改编创作出了歌剧【波姬与贝丝】,他的弟弟埃拉·格什温则负责了这部作品大部分的唱词。

这部作品的叙事并不复杂,男女主人公都是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底层非洲裔美国人,一个有着身体残疾,一个因身世备受冷眼,两个苦难的人因为一场纠纷相遇,并爱上了对方。然而,他们的爱情刚开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男主波姬又因为失手伤人被逮捕,留下贝丝紧张慌乱。等到真相大白波姬被释放出狱的时候,贝丝却已经跟随他人远走高飞,寻找自己更想要的生活。波姬不愿接受,心绪依然被贝丝牵动着,他决定去往贝丝所在的地方,再为爱情做一次努力。身边的邻友们也为他送上了祝福。

【波姬与贝丝】以非洲裔美国人社区的真实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底层人民在贫困与信仰之间的艰难挣扎,并描绘了一个触动人心的爱情故事。近一百多年来,【波姬与贝丝】被改编成了不同的版本,成为文化交流的象征在世界各地上演。

此次全新制作的半舞台版本,导演充分利用了舞台道具和灯光特效,将大家带回了上世纪20年代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鲇鱼街。逼真的道具,恰如其分地服务着演员们的表演。变换的灯光,告诉观众们谁是这场戏的主角,完美地协助着故事的讲述。而乐队,也成为了表演中的一部分,不同声部跟剧情发生了互动,也跟演员有了交流。

正因为是半舞台版本,对演员的表演也是更大的挑战。演员必须完全沉浸其中,用自己的魅力将观众们带入到演出中。来自南非开普敦歌剧院的演员们,充分发挥了嗓音、舞蹈、声乐技巧、表演魅力的优势,无论是否在聚光灯下,他们都不遗余力,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变换的光影、丰富的舞台设计、音乐与舞蹈的创意交融,都让本次半舞台版本的艺术性得以突出,让观众们更能够感受到作品里传递出的深刻主题。

半舞台版【波姬与贝丝】剧照。 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二十七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致力于将国际水准的歌剧带到中国舞台,并不断引领中国歌剧演出的发展。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选择重回经典,与南非开普敦歌剧院、拿督黄纪达基金会联合制作了半舞台版【波姬与贝丝】。南非开普敦歌剧院是南非最大的专职表演艺术机构,也是非洲大陆上唯一一家持续活跃的歌剧机构,致力于保护南非歌剧文化遗产,并将南非艺术带向全世界。

拿督黄纪达基金会由黄铃玳爵士夫人于2007年创立,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有着15年的深厚合作情谊,双方一直致力于搭建中国与世界艺术交流的桥梁,推动了一系列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开创性合作,合作项目包括;联合制作2010年亨德尔歌剧【塞魅丽】、2012年本杰明·布里顿的【诺亚的洪水】,以及支持2013年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制作瓦格纳的【帕西法尔】,同时制作了【瓦格纳访谈录】系列专题片。2016年基金会支持了由罗伯特·卡森执导的【仲夏夜之梦】,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与艾克斯普罗旺斯音乐节的联合制作。

为配合【波姬与贝丝】的中国首演,演出期间北京国际音乐节还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共同推出【非凡现实主义】——聚焦中非文化关系的当代非洲影像摄影展作品精选,通过展出多位摄影师在非洲拍摄的人文景象,带领观众走进非洲,多角度展现非洲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