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2024 最新展览来袭,请收下热辣滚烫的第一现场!|艺术栗子

2024-03-04国风

星期日

2024年3月3日

预计阅读

5分钟

晚安栗子

3月第一个周末,798出现了2024年春天第一波画廊开幕潮。在20余家开幕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春天主题,女性艺术家也是此次的主力。在不确定走向的2024,展览的丰富性与新鲜度高了很多,这也为新一年开了个好头。

· 当代艺术再现国家馆

· 一个井盖引发的展览

· 用绘画延续生态观察

· 金文丽的「静物」剧场

· 95后艺术家「藏猫猫」

· 张正最新个人项目

· 年轻一代的面孔

· 在「春困」中相互拉扯

· 范西个展:谁在歌唱

· 施罗素任M+资深策展人

· 光之教堂暂停参观

· 1 ·

当代艺术再现国家馆

中国当代艺术再次集体亮相中国美术馆,这可谓是2024年最为期待的展览之一。4月6日至16日,3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35件作品,将在中国美术馆一层集中展出。展览以「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为主题,邀请著名美术史学者、艺术批评家易英教授担任策展人,王静、袁佳维任执行策展人,罗旭东任出品人。

从艺术家的年龄段来看,主要集中在70后至90年,这一群体既是当下艺术圈的焦点,也是艺术家代际更迭中非常重要的衔接。这些以架上创作为主的艺术家,很多人都有海外学习或生活的经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经验和感受,为创作带来多元面貌。恰如易英所说:「最终如何看待2000年以来的艺术新样态,还需要继续探索。这次展览是一个可以相对全面地把握和了解这种样态的机会。」

· 2 ·

一个井盖引发的展览

3月1日至31日,臧坤坤个人项目「拜井」在蔡锦空间展出。题目中的井,并非水井,而是指代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井盖。这种经常容易被人忽略,却分隔安全与危险的日常物,是艺术家串联起近期思考的重要元素。

题目中「拜」,既是臧坤坤通过狭窄楼梯爬至位于四楼的蔡锦空间时,产生的内心感受,也是艺术家对于当下的疑问。「艺术机构和个人在面临时局危机及生死关头之时,是否也有自己的一口「井」来拜?以及拜求之后是清泉还是污水?抑或是我们拜的是什么?希望这个展览能提出一系列问题可供反思和讨论。」

展览中的作品皆与井盖有关,同时与空间内遗留的大型机床共生。井盖上的防滑条理解为无限循环的符号、缠绕的绷带视为有机体向外延伸的触角、工程用通风管与绘画并置构建新的空间切片……以城市路面井盖纹理为底本作为反复描绘和语法研究的对象,最终呈现了另一种五味杂陈的、怪诞且陌生的甜腻和装饰。

· 3 ·

用绘画延续生态观察

3月2日至4月13日,丹丘画廊展出张新军个展「作物」,呈现一件场地订制装置【索引地段】以及几组绘画作品。本科毕业于川美油画系,研究生毕业于央美油画系,但张新军近年的展览多以装置、雕塑呈现,此次通过绘画展开对土地、生长及环境的讨论。

对「生存状态」的观察,贯穿张新军不同时期的创作实践,【索引地段】延续了他持续关注的农耕文明与城市文化之间矛盾又共生的张力关系。春节便在丹丘画廊一层下沉空间布满土壤和小麦种子,上面覆盖城市景观中常见的下水井格栅。种子随着展览的进行发芽生长,城乡结构变革中生命个体的处境动态呈现。

绘画是张新军延续这一关注点的重要媒介。麦子、棉花、土块、煤块,这些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元素包裹在容器内,容器可以看作是肉身的替代。这种平实直接的语言唤醒尘封的记忆,这也是张新军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与逐渐消失的日常经验再度建立连接。

· 4 ·

金文丽的「静物」剧场

3月2日至4月9日,A26×玉兰堂在A26空间推出金文丽个展「静物」。艺术家在这一独特的空间内,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场景——通过被操纵和表演的木偶,创作了一个交流剧场。

金文丽现居杭州,为了此次展览,她特地寄来了一些她的「模特」到北京,共同参与到展览之中。金文丽从小就有收集小物件的习惯,无论是玻璃球还是火柴盒,而在本科的四年陶艺创作经历,又激发了身体与器物之间的触动关系。

2017年马德里之旅,彻底将古典手工艺品和玩偶带进了金文丽的世界。玩具是金文丽创作的参照物,这些不会动的静物,却有着灵动的生命感。带着岁月痕迹的玩具,与叙利亚风格的斑驳墙面,共同讲述一个个奇特的故事。(摄影:林半野@AGENY PAY 图片致谢:A26空间)

· 5 ·

95后艺术家「藏猫猫」

3月2日至4月1日,何海昱个展「藏猫猫俱乐部」在伯年艺术空间举办,王垚力担任策展人,刘玥担任策展助理。何海昱1996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18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22年硕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

「藏猫猫」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民间游戏,展览题为「藏猫猫俱乐部」,源于作品中对于「藏猫猫」游戏的提及,将「俱乐部」这种社交场所与「藏猫猫」并置,产生的戏剧性效果恰好贴合何海昱创作中的幽默与谐趣。

作为95后艺术家,何海昱更关注自身感受对于画面的投射。她对出现在社交网络中荒诞的、碎片化的、令人发笑的生活化图像「再处理」,画面内容围绕「生活」与「幽默」展开,采用极具戏剧性和虚构性的叙事编排,创作了以「木头人」为主体形象的一系列绘画作品。此外,树木、动物也是她作品中极为重要的灵感元素。

· 6 ·

张正最新个人项目

3月2日至4月1日,张正个展「昨夜黑日闪烁」在伯年艺术空间展出,高雨萌担任策展人,展出艺术家近期创作的一系列雕塑及装置作品。张正,199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2017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23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张正在创作中以想象和直觉来理解与转述现实,他将对于过往经验、记忆的解读与误读以深层次、象征性的符号语言进行转化,从而探索和表达人与欲望之间复杂关系的流动性,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原型。

在近作中,张正逐渐脱离雕塑传统的造型语言与构成方式,开始更多地选择有着特殊意指的现成品作为创作材料。衔尾蛇这一古老符号多次出现在张正的作品中。他将衔尾蛇的形象与杜尚在【自行车轮】中所使用的一类现成品相结合,再度回应这一语境与意义生成间的悖论存在。

· 7 ·

年轻一代的面孔

3月2日至4月9日,「肖像——年轻一代的面孔」在玉兰堂(北京)展出,展出31位艺术家的作品。肖像不是指简单的人像,而是一切之像。展览同时可以理解为青年艺术家群像,在亟待80后,尤其是90后艺术格局大浪淘沙之际,此次展览具有特殊意义。

众多青年艺术家开始频繁在展览中出现,我们需要在宏大的世代肖像的背后,去看那超越世代的肖像。当这些散落的肖像汇聚一堂,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归纳与小结。尽管我们以「年轻一代」作为一个时代的意象,并已初露锋芒,但谁才是时代的未来之星?这也是展览所提出的思考。

· 8 ·

在「春困」中相互拉扯

3月2日至4月7日,群展「春困」在拾萬北京空间展出,孟宪晖担任策展人,11位艺术家参展。以「春困」为名,借丰富媒介展现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恣意的思想延伸如何成为回应现状的出口。

春至,是困倦、困境,也是困惑。这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状态,也是「春困」所试图探讨的「束缚」与「挣脱」间的相互拉扯。「春困」集结了不同代际、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女艺术家,但策展人并不希望将性别作为一个过于突出的议题,尽管性别所带来的感受必然会呈现在作品之中,艺术家以揭露、挣脱的方式用作品做出回应。

从绘画、雕塑到装置,多种媒介与思考方式让展览丰富且新鲜。在近些年新艺术家频出的阶段,这一展览中的多个代际艺术家齐聚,为2024年的春天带来新气息。

· 9 ·

范西个展:谁在歌唱

3月2日至4月7日,范西个展「谁在歌唱」在CLC画廊举办。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范西是归类为摄影艺术家的,此次展出的一系列雕塑、装置作品,不禁让人回想起艺术家毕业于央美雕塑系的求学经历。

此次个展中,依然能够看到摄影在作品中的影子。孟宪晖在展览文章中提及:「从创作之初,范西就常强调自己的照片是‘做’出来的,这揭示出她贯穿始终的创作方法,日常积累大量亲手拍下的图片素材,在电脑上借助软件筛选、观察、叠加、涂抹。」艺术家延续了之前的创作手法,在用新的媒介,以及新的空间关系,深入丈量观看的尺度。这种试探与角力,正是新展有趣的地方。

· 10 ·

施罗素任M+资深策展人

2月27日,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今日宣布任命施罗素(Russell Storer)为资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务主管,该任命由2024年3月11日起生效。施罗素将在制定策展策略及计划方面担当关键角色,他会协助M+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链(Doryun Chong),管理博物馆的核心工作,包括收藏、展览及研究,并在M+三大重点范畴,即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视觉艺术方面负起监督和协调的责任。

· 11 ·

光之教堂暂停参观

近日,茨木春日丘教会发布重要通知,因长期服务的志愿者普遍年事已高、教会经营出现亏损,在缺乏足够的人手和资金的情况下,无奈宣布全面暂停光之教堂建筑参观活动。目前教堂仍接受信众前往周日礼拜,需要提前预约和接受定员安排。光之教堂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品,位于日本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

文字|艺术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