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穿越千年的旋律:探寻苏轼词作中的音乐灵魂与影响

2024-09-18国风

苏轼的音乐才能之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苏洵是个有文才但不得志的人,所以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对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的培养上。苏轼在少年时代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自己能继承当世名人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到了青年时期,他就具有了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21岁时考中了进士。他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才气横溢的大文学家。

苏轼考取进士后不久,就开始了仕宦生涯。虽然他一生在不断地做着官,做了40多年中央和地方上的各种各样的官,但他在政治上一直不怎么得意,老是受到别人的排斥打击。他曾经多次被贬,官越做越小,有一回还被朝廷抓了起来,押到京城治他的罪。就是到了晚年,他还曾被放逐到遥远的广东、广西一带当个小官吏,直到逝世的前半年才被赦回。

苏轼虽然在政治态度上偏于保守,仕途坎坷不平,但他作为一个好官员是有历史记载的。在今天的杭州西湖风景区,有两条长堤横亘湖中,一条叫白堤,一条叫苏堤。堤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游人必到的景点。这条苏堤就是苏轼在担任杭州知府的时候,为修浚西湖水,灌溉民田,用挖掘出来的湖底淤泥填筑起来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所以管这条堤叫"苏堤"。苏轼在当徐州知府的时候,正碰上附近的黄河决口,他赶紧组织人力堵住缺口,使广大人民避免了一场浩劫。他每到一处为官,都要尽力为地方上办些好事。

苏轼虽然在官场上坎坷失意,但在文学的疆场上,他却像一匹脱缰的骏马,纵横驰骋。他是个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诗、词、赋、散文等众多领域里,他都是高手,取得了宋代首屈一指的成就。苏轼还是个著名的书法家,我国古代楷书的最重要流派有"颜、柳、欧、苏"等;在宋代,最著名的书法家有"苏、黄、米、蔡",这里说的"苏",都是指苏轼。此外,他还精于绘画。在画法上,他不仅有独创性,而且在理论上也能提出精辟的见解。他还懂得园林建筑艺术、古代造型艺术……总之,他不但是个大文学家,而且还是个大艺术家。像苏轼这样的"全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苏轼一生留下了4000多首诗,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这跟他才思敏捷有很大关系。有一次,他从老家出发到汴京去,坐船沿江东下,一路上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得他诗兴勃发,一连写下了40多首诗。苏轼作起诗来,又快又好。他在诗歌风格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运用比喻。他以豪放的笔锋,发挥丰富的想象,把所有的比喻都写得那么新鲜而贴切。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方面是很少有人能跟他相比的。

就拿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来说吧。这是苏轼在当杭州知府的时候作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历来以风光秀丽著称。苏轼在游览西湖的时候,先是晴天,后来又下起了雨。描写这瞬息万变的湖光山色是很不容易的。但他在构思上别出心裁,采用虚写的方法,不是着力刻画风光,而是让读者去发挥想象。人们读了诗以后,都觉得西湖真是美极了。

诗的第一句,写晴时水,第二句写雨中的山,"潋滟"是水波荡漾的样子,"空漾"是细雨微茫的样子。这两句只是说出了西湖景色的优美,而且是一晴一雨,又让人感到西湖山水的变幻有致,为以下两句精彩的比喻作了充分的铺垫。接着,苏轼就用古代越国的著名美女西施来比喻西湖,说她不管怎么打扮,淡妆(比喻雨中)也好,浓抹(比喻晴时)也好,总是那么美丽。这首诗先从正面描写,再从侧面作拟人化的比喻,写得短小精炼,意趣盎然,是歌咏西湖的千古名句。打这儿以后,人们就把西湖又叫做"西子湖"了。

苏轼的其他一些抒情与写景作品也是很出名的,在这些诗中,有不少都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特别是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博得了人们广泛的赞赏。请看他的【题西林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西的庐山,历来是名胜之地。这首诗是苏轼第一次游览庐山的时候,在庐山的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的。他没有描写山光水色,也没有吟咏名胜古迹,却似在谈哲理。诗的前两句,写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距离,能看到不同的庐山形象。后两句写只因身在庐山之中,所以不能完整确切地认识它的真面目。在这里,诗人从游庐山,引出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规律,使这两句诗成为传诵至今的佳句。

苏轼的诗总是带有浓厚强烈的感情,具有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随意挥写,自由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很能感染读者的心,使人产生共鸣,开创了一代诗风。

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大约起源于唐,盛行于宋。宋词的名气比起宋诗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所以人们在列举每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时,往往都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苏轼的词,更是不同凡响,有着独特的艺术创造性。

词的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不同的词牌,有着不同的字数、句数、韵律的格式,因此它比古典格律诗在形式上要活泼多样。词跟音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向是合乐唱的。一开始,文人们不大瞧得起它,认为它登不了大雅之堂,比起诗来要低一等,所以只是拿它来写离愁别绪、男女恋情之类,很少有社会内容。在风格上一般都是缠绵、细腻、婉转的,文学史上管它叫"婉约派"。在苏轼以前,整个词坛差不多是"婉约派"的天下。苏轼冲破了旧框框的束缚,开创了新的风气。他"以诗为词",像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向来都是诗人们惯用的,苏轼则都用词来表达,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词的题材,而且提高了词的地位,把词从一条窄路领上了康庄大道。

苏轼一生中写了300多首词,这些词,既有写社会历史的,也有写山川景物的,既有个人抒怀的,也有为国为民说话的。在题材上包罗万象;在艺术风格上,则感情充沛、清新流畅、热烈豪放。所以,后人把苏轼(还有辛弃疾等人)这种风格的词,称做"豪放派"。

请看下面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耐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游览黄州(在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县)赤里的时候,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的。词的开头两句,用大江东去的形象,比喻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气概非凡,震撼人心。接着,苏轼又以热情洋溢的词句,结合对赤壁旧战场的壮丽描写,赞颂了年轻有为、英姿勃发的一代名将周瑜,他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地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作者虽然最后感叹自己的身世,流露出一些悲观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广阔,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歌颂,构成了豪放的基调。人们称它是豪放派的第一首杰作。此外,还有一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乐道不衰的佳作。它写了在清澈明净的中秋之夜,作者对酒赏月的情景。词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渲染了月宫中的寒冷和寂寞,强调了"何似在人间",从而转向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怀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辙的,意思是说,但愿我们都保重身体,即使不能见面,也可以在异地一块儿赏月。这两句后人经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怀念。苏轼的这首词,虽然是写离愁别恨的,但也流露出他豪放的风格。

苏轼的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在古代散文的"唐宋八大家"里,除了韩愈、柳宗元是唐代的以外,有六家是宋代的,其中苏轼的水平最高。他的散文,文字很动人。有一篇【石钟山记】,是写景的佳作,文中写作者在明月之夜,坐小船到石钟山下观赏夜色,他看到巨石高耸壁立,说那模样看上去"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阴森森地好像要扑上来的样子。他又听到鹳鸟的叫声,那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山谷中有老人在咳嗽、在笑。这些精彩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强烈地渲染着月夜山中的气氛,使人读了如身临其境,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轼也是写赋的名手,"赋"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章体裁,它的特征是既像诗又像散文。说它像诗,因为它是押韵的;说它像散文,因为它的写法讲究铺得开,不像诗那样精炼。宋代写赋出名的人不多,苏轼便是其中的一个。著名的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他的【前赤壁赋】,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江山风月的清奇,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感慨。从内容到形式,都像是一篇美丽的散文诗,完全摆脱了汉赋板重的句法束缚。赋中的一些精彩描写,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霜露既降,木叶脱尽,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等,都是人们长久以来传诵的写景佳句。

作为一代文豪,苏轼生前就享有盛名。就连那些在政治上打击他的人,也都不得不承认他在文学上的才能。当时的许多文学家,都很佩服、景仰苏轼,并且都以能够跟他交朋友为荣,以能够得到他的指教为幸。苏轼不但在文坛上地位高,而且在下层人民中也有不小影响。特别是他的词,很有群众基础,当时的一些歌女乐工,常常把它作为演唱的保留节目,在民间广泛流传。

苏轼既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诗、词、散文、赋、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那他的音乐才能怎么样呢?苏轼到底懂不懂音律,会不会歌唱,这是自北宋以来人们一直争议的问题。

由于北宋的词是跟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歌词,所以这场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苏轼到底通不通词乐这个问题进行的。

早在北宋时期,"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就曾经道出过北宋人认为苏词不合音乐的看法,并且替苏轼进行了辩护。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也在她的词论中,批评苏轼的词"不协音律",她对苏轼的批评和晁补之对苏词的评论一样,对后人的影响很大。

但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苏轼是通词乐的,因为史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苏轼的词中确实有不合音律的地方,那是因为词人"笔兴所致"有意为之的变化,是词人创作上的需要。

一代文豪苏轼到底通不通词乐,学者们还是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