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苏轼【水调歌头】:缘何成为中秋诗词的无可超越之绝唱?

2024-09-17国风

中秋佳节之际,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相信大多数人一看中秋的月亮,马上就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国文人写中秋的诗词很多,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们也很幸运,因为有苏轼,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魅力。

水调歌头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咏月词,表达了词人豪迈、宽广的气度与胸怀,咏月中带着对人间的追忆与怀念,以景喻情,以情寄思。

先看看这首词写作背景。

词中序言,很清楚说明了时间。「 丙辰中秋 」指的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也是他通判密州(今山东诸城)的第二年。( 这之前4年是杭州通判,这期间他协助知州陈襄对李泌六井和沈公井等水利系统进行了修浚,为后来他到杭州做知州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埋下伏笔 )。这个时期,苏辙任齐州(今济南)掌书记,辅佐知州抗旱救饥。苏轼密州期间,也参与灭蝗虫运动、并为人民减赋税,还筑造了「超然台」。

苏轼自熙宁四年(1071年)赴杭州任途中,和弟弟苏辙分别于颍州后,两人再未见过面。熙宁七年(1074年),他罢杭州任,请求调往北方,就是为了同担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的弟弟苏辙更近一点。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谁想,密州、齐州相距不远,但两年多来,兄弟两人仍无法相见。因而在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和朋友在山东密州的超然台上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遇此佳节,和弟弟相距很近,手足骨肉,不能团聚,对久别弟弟的怀念、政治上的失意等因素加起来,促使苏轼在中秋夜对月抒怀,写下这千古名篇。

想象一下,此年苏轼 41 岁,父母都已经离去,正在遭遇他中年危机,他人生至亲只有那几位了。和弟弟感情又很好,那么近,又那么的远,和陌生的朋友可以畅饮达旦,但终究不能与弟弟见面,那种反差与惆怅哪里有答案呢?

现在逐句从这首词分析,走进这段千年前新路历程。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夜,苏轼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写下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生活中没有人能告诉他,于是他问青天。

这里一问,让我们想到屈原的【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想起了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 」。

在人生的低谷时期,疑问往往如潮水般涌来;在这里,我们同样能够深切地体会到那份失落与迷茫交织的浓郁情绪。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李白是喝酒中产生疑问,停下来去问。总体语气是舒缓。

而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诗人想象中今天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因而他很想去看一看。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引出下一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自己把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有「乘风归去」之想。注意「 」字。似乎说他本不属于这个人间,他应该归去。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从贺知章起,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在这里也设想自己是前生是月中之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归去 」,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

苏轼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可能是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他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的好多作品中有类似思想。例如【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 琼楼玉宇 」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他似乎是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来个通俗的解释,比如一个人感觉生活很痛苦,但有了轻生的念头,有回想到「好死不如赖活」,然后有回归了生活理由。

这一转折,写出他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 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他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现在我们都知道苏轼是热爱生活的人,结合他一系列遭遇,也许只有他那种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才能开启一种旷达的作风。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 清影 」,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是他一个人独舞,月亮在看着他。而苏轼则是和月亮一起跳舞。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的清影为伴。词人从幻想上天,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从「 我欲 」到「 又恐 」至「 何似 」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 」是毫无疑问的肯定。如王国维所言,苏轼是能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的诗人,这句词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这种境界。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悄悄溜过那些朱红的楼阁,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了我身上,让我整夜都睡不着。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泛指到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致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无眠 」也是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啥不能团圆呢?他开始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其中之意,你这种表现,不是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吗?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处词人笔锋一转,又为明月开脱:「人嘛,总会有悲欢离合,月亮也一样,有阴晴圆缺。她有时候会被乌云遮住,有时候不那么圆,也有自己的遗憾。从古至今,这世上就很少有完美无缺的事情。」

这三句从 、从 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他前面的疑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这里为月亮开脱,实质是他心理的辩证法。他在各种纠结和消极中,回到乐观的生活中。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候,人也有相聚之时,所以希望还是有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婵娟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孟郊的【婵娟篇】中,诗句为:「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 。」诗中「婵娟」用来形容花和竹的优美姿态。后来「婵娟」也被用来形容美女、美好的事物,或者指代月亮,尤其是明月。所以这里的「婵娟」是美好的样子,也是说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共明月 」还是一个典故。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 」,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是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在整篇结合起来看,从开篇之始,横空出世,是大醉的他自己。通篇一气呵成, 他的心境,他的感慨,他的忧郁,他的期待 ,全在这首词中表达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们读到的是他的 神往和憧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们读到他的 遐思和凝想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我们读到他的 遗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读到的是他的他的 悲叹

「此事古难全」,读到的是他的 自慰和宽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 永远的乐观主义精神

全词以咏月为中心,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从「 归去 」与独舞「 人间 」,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也有从困惑到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以及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宋人 胡仔 对其评价极高,认为「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苕溪渔隐丛话 】)。也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今天读这首词,不仅要领悟诗意美妙和高深韵味,同时应该学苏轼成为生活的强者,让热爱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本能。

注:这首词的内涵丰富,涵盖了诸多情感和主题,比如兄弟间的血脉亲情、孤独与自在的切换、挣扎后的释怀,以及从个体情感到普遍共鸣的过渡。只可惜篇幅有限,无法一一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