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莲花生大师与藏传佛教密宗

2024-08-20国风

佛教密宗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左右的印度,八世纪莲花生大师将其传播至西藏。藏传佛教为佛教和印度教、苯教的融合,早期具有一些「杀生祭祀」的原始性,解放后得以改变。

此篇不具宗教倾向。

一、起源

相传,莲花生大师出生于八世纪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化生自莲花之中,被王室养大。儿时,大师聪慧,学习能力强,长大后因奸人挑拨被流放,后又被刺杀,脱难后隐居深山、尸陀林之中,降妖伏魔,并拜多位名师修行,有所成后四处云游,传法弘道。

密宗修行讲究净化与转化,面对负面能量,完成自我提升。被流放之后,莲师于苦修之中完成蜕变。

莲花生大师在不同时期,以八种不同的形态出世,称作莲师八变。

八世纪,藏地苯教势大,王权被挤压,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秉先祖松赞干布意愿,邀请莲花生大师入藏以弘佛教。

二、发展

莲花生大师入藏之前,寂护大师已在藏地传佛遭受过挫折。

寂护大师

总结前者经验教训,为调和佛苯矛盾,莲花生大师一是将苯教占卜、供施禳解、伏魔驱鬼、祭祀等传统宗教仪轨以及苯教的法器引入到佛教中,并将其发展;二是提出法身、报身和化身三世身之说,法身代表着佛法的不变真理和本质,报身是修行过程中成就的庄严之身,化身则是为了救度众生而应化示现的各种形象,于是部分苯教神明被解释为了佛教中的不同形象,另有部分则被吸收转化为佛教护法神。至此,民众心理上有了慰藉。

苯教影响积累已久,改变现状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实践很重要。于是,大师在藏地各处降服山精鬼怪,故事开始流传开来,点石成金等神通得以展现,同时,化解了苯教的挑战,赢得了辩论(当时苯教理论体系确实尚不完善)。在莲花生大师提出的先进理论、展现的无上法力和统治阶级王权的加持下,佛苯之争中佛教逐渐胜出。

牟尼赞普即位之后,受其母唐朝第二位和亲公主「金城公主」影响,加大力度「灭苯弘佛」,推行「三均富贵」,彝泰赞普则实行了「四大供」、「七户养僧制度」等,佛教极大发展,而苯教迎来法难,难以为继。

三、中断

公元838~842年,「怀疑国政授予佛僧,故王弃之」,即同样因为僧权过重,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开展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值此之际,苯教迎来发展契机,佛教在藏地发展的「前弘期」结束,低迷期持续余百年。

四、影响

莲花生大师将佛教密宗带到藏地,并有意与苯教进行了融合,推动了佛教在藏地「前弘期」的发展,藏传佛教得以在西藏扎根。763年,他在西藏建立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寺院桑耶寺,亲自指导了二十五位成就者,藏传佛教有了传承,并邀请诸多得道高僧来藏讲经和从事翻译工作,留下了大量著作和译作。莲花生大师被尊为「第二佛陀」,他确立了藏传佛教修行体系,宁玛派认其为奠基人,另外,他在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地也同样很有影响力。

有传,莲花生大师离开藏地后,分作八个化身以护佑八方。

五、其他

藏传佛教融合了印度教、佛教和苯教的一些特色,密宗秉承直面负面能量提高精神觉悟的态度,早期的宗教仪式有着大量特殊的供奉、法器和修行方法。如比:红白菩提供奉、人皮唐卡、人皮鼓、嘎巴拉、骨笛、骨质念珠、双修等。

在唐卡中,莲花生大师的形象一般为头戴莲花帽,顶部装饰金刚杵头和羽毛。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嘎巴拉碗,象征着超越生死和无常的智慧。左手臂内侧为三叉戟,其上三个头颅一般代表对贪、嗔、痴三毒的破除。

桑耶寺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宗教和文化是复杂多元的,对于藏传佛教的法器和仪式,应该以客观和尊重的态度去认知,同时,任何宗教行为和仪式都应该是导人向善的,应尊重生命和人权。

嗡 阿 吽 班 杂 咕 噜 叭 嘛 悉 地 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