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论语】为政篇|深层解析

2024-08-26国风

【论语·为政篇】是【论语】的第十部分,本文精选其中影响力较为深远,对个人学习、生活较有指导意义的段落深层次解析,邀您一起品鉴。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共)之。」

孔子说:「施政要以道德教化为先,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自居其位,但所有的星辰都围绕着它转。」原文中的「共」是通假字,正确的写法是「拱」。

这里的「北辰」是北极星的意思,和「北斗七星」不是一回事。北极星是一颗星的名字,北斗星是七颗星组成的,因组成形状像个斗而得名也称「北斗七星」。北极星的作用就是可以很精确地指出正北方向,而北斗星的作用就是帮助寻找北极星。

孔子在这句话里重点强调「德」及其作用,孔子在这里强调的「德」是社会的人伦道德。这句话的两层意思是:作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德。

唐玄宗,先不说他后来怎么样。单说开元年间,唐朝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帝国。唐玄宗执政初期,实行轻徭薄赋,唯才是举的政策,给百姓以实惠,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盛世,他自己却能垂拱而治。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德」。

再反观唐朝的近亲——隋朝。隋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虽然做都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但是民力征发过度、贻误农时,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即使他初衷是好的,但也谈不上孔子在这里讲的「德」。

孔子当时「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后来的儒家长期信奉,并不断加以发展,最终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伦理传统,影响中国历史,中国舆论千年之久。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思想端正。」

「思无邪」是对【诗经】最简练的概括。有人会奇怪,【诗经】里有大量描写男欢女爱和怨妇思夫的诗,怎么还能说思想端正呢?其实这种想法是宋朝理学出现以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开放,所以孔子在整理诗经后,评价【诗经】「思无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令来引导,以刑罚来规范,这样人民会免于法律的处罚,但没有羞耻感;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教来规范,则人民不仅有羞耻感,而且心悦诚服。」

孔子这段的核心是:刑法不如礼教;这与后来战国大行其道的法家形成鲜明对比,有一句话叫「治乱世,用重典」,这就是法家思想。最典型的就是战国时期的秦国,虽然刚刚施行时确实有效,短期之内秦国从当时的边缘小国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最终统一全国,但是建国以后继续实行以前的法家政策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朝,开国皇帝萧衍,就是三次舍身同泰寺的那位,在建立梁朝后实行以礼仪教化治国,从而造就了一代治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著名的文化著作【文心雕龙】、【孔子正言】等书都出自这个时期,但是最后由于政治原因在梁武帝晚年这项政策的没有实行下去。

其实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政治制度是儒法结合的制度,正如汉宣帝所言:「汉家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里的霸道就是法家,王道就是儒家,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治理出强大的国家。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到了三十岁时,能坚定自立,到了四十岁时,能通达而不迷惑,到了五十岁时,知道了什么是天命,到了六十岁时,我听到难听逆耳的话也会安然处之,到了七十岁时,我可以随心所欲,也不会逾越法度规矩之外。」

这句话里出了一个成语——随心所欲。意思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句话其实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总结,逐句来看: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这里的十五是个大概,并不是孔子十五岁开始学习,所学的内容是前面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孔子学习的开始。
  2. 三十而立: 经过漫长学习于此等待,孔子终于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和晏婴来鲁国向孔子问政这年孔子整三十岁。
  3. 四十而不惑: 著名的孔老论道就发生在孔子三十到四十岁这段时间。孔子的思想趋于成熟,同时他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不会再让自己产生疑惑,他有了强大的判断能力。
  4. 五十知天命: 孔子五十一岁时出任了鲁国的官职,但仕途不顺,他开始顺从天道和命运。
  5. 六十而耳顺: 六十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途中大家对他的思想不接受,到处被排挤,甚至有人说他「累累如丧家之犬」,这种话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6.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晚年经历了老年丧子之痛。69岁时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71岁时孔子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去世,72岁时孔子的学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

这个时候孔子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那是的70岁以算高寿,他站上了人生的新高度,同时他对天地、人生、生死已经顿悟。这就是对孔子一生最简练的概括,现在许多人把这段话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只不过是大家见贤思齐的结果。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死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把这件事告诉樊迟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无违。」樊迟说:「什么是无违?」孔子说:「父母在时要以礼事奉,父母死后要以礼安葬。在祭祀死去的父母时,也要以礼节而行。」

樊迟,即樊须,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孔子对樊迟讲的话其实是对前面话的解释,这还要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社会背景。孔子对孟懿子其实是有意见的,孟懿子的父亲叫孟僖子,孟僖子曾嘱咐儿子孟懿子要向孔子学礼,这是一个铺垫,这个事还要从孟僖子在位时说起。

孔子五十岁时出任了鲁国的大司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土资源部部长。孔子当上大司寇之后干了一件大事——堕(hui)三都。

那么什么是堕三都呢?当时鲁国实际掌控权不断下移,先是被三桓把控,然后被三桓的家臣把控,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阳货。于是孔子为了削弱三桓的力量,提出拆毁三桓私有土地上的城墙,而三桓为了削弱自己家臣的力量同意了孔子的提议,这是孟僖子在位的时候。后来孟僖子死了,他的儿子孟懿子当上了孟孙氏的首领,开始违背和抵制堕三都这件事,最终孔子主导的堕三都失败,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对孟懿子的意见就是从这里来的。首先,孟懿子破坏并最终断送了孔子的政治生涯;其次,孟懿子违背了孔子所提倡并践行的礼;最后,孟懿子为违背的父亲的教导。再联系前面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综合来看孔子对孟懿子的意见是比较大的。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给孔子开车的,孔子主动将这件事告诉了樊迟,可见孔子在回去的路上仍然是生气的。仔细体会孔子的话,有一种没好气和你猜我认为什么是孝的感觉。

解释一下「三桓」,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生病时,子女总是担忧。」

这里的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现在我们都在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三千年前孔子就从道义上否定了这一点,并提出了孝顺的一条基本的做法,同时也是对前面「君子」人格的具体化。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按照惯例先说一下子游和子夏: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元代翰林学士张起岩称:「夫以周之季世,列国争雄,功私是尚,以吴人乃能独悦周公之道。」

子夏即卜商,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

这两句告诉读者们「孝」,至少是孔子眼中的「孝」应该怎么做。总结起来就是:尊敬父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孔子的孝道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远的不说,单说每年的农历新年。就是车票再难买,人再多我们也要回家,说到根上就是「孝」对我们的影响。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颜回,字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最欣赏的弟子之一。这段话也是【论语】中颜回第一次出场。

这段话其实阐述了孔子观察人,了解人的一个角度。孔子喜欢沉默寡言,举止木讷的人,颜回就是这个类型的。反观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子路是个快言快语之人,但总是被孔子骂。同时这一段,也反映出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不喜欢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看一个人言行的动机,观察一个人所走的道路,考察一个人做事时的心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隐藏得了什么呢?」

这里的「廋」,是隐藏的意思。

观察一个人是控制主张观其行、听其言,这里的视、观、察是一个一步一步深入的过程。孔子认为经过这些步骤的观察,一个人的品行、为人也就无处遁形了。

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意思是说一个人是否仁德、善良从他的眼睛就可以看出来。孟子的这个观点现在也被微表情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所证实。

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便会两眼放光,瞳孔变大,看到不感兴趣的东西时便会瞳孔缩小。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通过不断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从中阐发出新的观点。就有资格当老师了。」

这里说温故并不是对以前所学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有新的阐发,新的思想;用如今的话说就叫知识的不断迭代。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这句话要结合孔子的经历来理解。孔子是我国私塾教育的开创者,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年龄最大的弟子秦商比孔子小四岁,年龄最小的弟子公孙龙比孔子小五十四岁。从爷爷教到孙子,用的肯定是不同的方法,换句话说孔子是个素质教育工作者。

要搞素质教育就要有多元思维,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思维模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君子不器」的思想来源。孔子不想让自己的学生视野变得狭窄,在某一知识门类里追逐,最后变成一个简单的工具。

在当今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社会里,你自然不能成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一样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但是孔子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还是值得借鉴和运用的。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实际做到了,再把话说出来。」

在这里,子贡问孔子请教的问题,怎样能成为君子,其实是问孔子请教御民之术。孔子给他的答案是:先做再说。这和信是不是矛盾了呢?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说到做到。做到再说,这是为子贡量身定制的答案,子贡话太多,太能说,所以孔子才对他说,做到再说。

先说再做,和先做再说,两种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因人而异,因场景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先行后言,适用于自己资源充足或一已之力可以完成的事;先言后行,适用于需要协调、整合资源才能完成的事。

孔子的言论,很多人只是简单的就其言论而解读,却忽略了孔子所述言论的场景和针对的对象,断章取义是不可取的。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先行还是先言,要视情况而定。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广泛团结人,但不因为私欲而与别人勾结。小人因为私欲与别人勾结,却不能广泛团结人。」

要理解这句话就要理解两组词的意思;第一组是「周」和「比」;第二组是「君子」和「小人」,我们分别来看:

1、先看「周」和「比」:

「周」是对「稠、关系近」的东西(种满了庄稼的田园)进行划界、圈围墙。所以,周的字义有:「四围、外围、紧密的、无缺漏的、全部的、详尽地、彻底地、全面地、普遍地、环绕、回旋、轮、圈」等意思。

「比」,更多地强调了「挨得近、关系近」,并且从象形上看,两个人肩并肩(或一前一后)的,是向着同一个方向的。后世字义的解读似乎是忽视了两个人方向的一致性,在此不提。

2、再来看「小人」和「君子」:

「君子」代表「大人」,是拥有大的生命境界、大的个体体量、大的人生格局的人,古代也常常是指管理者,管理者的责任就是管理众人、保护众人,所以,管理者讲究的是「周」。

「小人」代表的是,小的生命境界、小的个体体量、小的人生格局的人,古代也常常代表百姓,百姓行为的目标是满足个体(家庭)的需要,在拥有众多的人、行业的社会里面,想要更多地满足个体(家庭)的需要,就要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借助团体的力量,所以,「小人」讲究的是「比」。

君子如果「比」,就管理不好众人,小人如果「周」就难以生存。所以,是「周」是 「比」,要依据自己的「生命境界、个体体量、人生格局」的大小。所以,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在描述一个现实、一个常道,并非是基于自身感情的褒贬。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用现在话说,不思考只知道学,会成为书呆子;不学净瞎想,会走向危险的极端。

特别是现在,都在提倡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真的对吗?所谓的碎片化,表面上看是在努力学习,其实,实质上是在用学这个勤奋的动作,来掩盖不愿意思考的懒惰,这不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吗?一旦罔了,迷茫了,就会焦虑,焦虑就会诱使你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勤奋,越迷茫,越焦虑,越碎片化勤奋,犹如一个口渴的人,不断的饮海水止渴。

真想学,就必须有完整的时间投入,学过之后,想一想,思考一下,使所学为我所用。碎片化时间可以用来考虑下、完善下接下来的事如何做好,而不是在不断切换注意力。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关于孔子的这段话的解释,历代是有分歧的,我们分别来看他们是怎么解释的: 第一种解释: 孔子说:「打击和批评异端学说是有害的。」; 第二种解释: 孔子说:「攻击和批评异端学说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个人比较倾向第一种解释。孔子主张中庸之道,他对和他主张不一样的学说和人还是比较宽容的。这个道理很简单,真正通大道,明事理的人不会热衷于整天与人争辩逞口舌之快。

再说什么是异端,其实也很简单,和统治者言行不一致的就是异端。在理学占主导的明清,其它思想就是异端。佛教发源于印度,但是曾经他们在印度也被看做异端,对于犹太教 基督教 就是异端,宗教改革后诞生的新教在传统 基督教 看来也是异端,所以所谓异端是没有办法去界定的。

历史上有过数不清的对异端的打压,排挤和 屠杀 的事件,但是作为异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步的思想,由此来讲对异端的宽容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里的仲由就是子路。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子路为人直爽,说话囗无遮拦,孔子在此处与他的对话,也有些许的呵斥意味。这是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在本章中阐明了对待学习时应当持有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映出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求知态度。他觉得,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谦虚诚恳,知道的就说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孔子所以强调何为知与不知,就是为了能让绝大多数的人明白「学而知之」的道理。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疑惑,知道如何学习和质疑,正所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学习如何在官场里谋职。孔子说:「多听,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多加保留,小心的说出可以肯定和却定的部分,就会很少失言;多看,遇到危险的事情就不急着做,行为举措就很少失当。很少失言。很少失当,俸禄就在其中了。」

子张,颛孙师(公元前504年—?),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颛孙师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陞十先哲位,淮阳县祀文庙东庑。

孔子这段话是回答子张怎样能够做好官。孔子教导学生要慎言慎行,言行不犯错误,他认为身居官位者,要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是立身于社会的基本原则。而这已经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通用原则,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但是主张要把官做好,还要做好官。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虽没怎么受到诸侯国君的重用,但他论为政为官的言论却还是为从政者所重视和推崇的。他弟子三千,其中有好些就是专门向他学习求官为官之道的,在学有所成的七十二贤人中,就有不少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子张就是其中之一。

鲁哀公问:「何为则服民?」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不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怎么做才能让人民服从?」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不正直的人之上,则民众就会服从;如果提拔不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服从。」

鲁哀公(前521―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他在鲁定公死后即位,在位期间执政为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季孙肥、叔孙舒、仲孙彘。前468年,鲁哀公去世,其子鲁悼公即位。

大家注意一个细节,【论语】里大多数对话都是子曰如何如何,而在这里出现了「孔子对曰」,这是上下级之间对话的时候才出现的。

孔子认为,为政者,尤其是君主,在选拔人才时应唯贤是举,远离小人,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标准,让老百姓真心顺服。孔子提出的这种治国思想,也为后世挑选官员确立了新的标准,即要选用有才与德的人。孔子在此处论政,其中心是用人的问题。

鲁哀公向孔子求教治国的方法,问他作为君主应当如何去做才能让百姓信服自己。其实,鲁哀公的这种疑惑也是历代君主最关心的事情。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临行前上表嘱咐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的这一观点,和孔子思想是一致的。

历史上的几个盛世,都与重用贤才有关系。贞观之治,正是唐太宗君臣共同努力的结果。唐太宗即位后,先后任用了房玄龄、杜如晦为相,任命李靖等人为将,任用魏徵等人为谏官,才造就了辉煌灿烂大唐盛世。「开元盛世」的出现,也是同样的,唐玄宗任用姚崇、宋塤、韩休、张九龄为相,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后来,他任用擅长玩弄权术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不仅国家迅速走向衰落,而且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滔天巨祸,几乎葬送了唐王朝。

现实中,「举直错诸枉」的为政之道谁都明白,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很少。领导者想要真正取信于民,让他们信服于自己的管理,就必须有切实的行动,真正重用那些正直的人,远离奸佞小人的蛊惑。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清明的政治,保证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安居乐业。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孔子要怎样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联系前文你可能会奇怪,上一章说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让人民服从,而这里季康子问如何才能让人民尊敬?这两个问题似乎和他们的身份不相符。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以季康子为首的公卿的强,和鲁庄公的弱,臣强而君弱,这正是孔子所担心的。孔子也为强化君权,削弱臣权而努力过,这个努力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堕三都」,可惜最后功败垂成。

从这两句话里不难看出孔子还是严守人际关系分寸的,面对鲁哀公和季康子明显越过自己底线的所谓请教,也没有生气,只是按礼回答。说起来后世的儒家弟子就没这么客气了,孟子曾说魏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可明显的看到孔子和后世儒家弟子的差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推广到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精神扩展、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把亲情扩充为人与人之间的仁德之心,把治家之道伸展到治国之道,这种思想有着跨越时代的价值。他认为,治理国家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

孔子认为为政在德,而孝为德之本,虽然没有身居官位,但在家施行孝道,友爱兄弟朋友,亦是在参与政治教化了。【诗经】说:「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意思是说,做妻子的表率,从而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封邑和国家。所以个人是否为官从政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个人以孝来齐家,流风所及并教化民众,使全国上下形成孝的社会风气,这和孔子以家庭为中心的爱的理论是一致的。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我个人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輗(ní)」和「軏(yuè)」的含义。在古代牛拉的车叫大车,马拉的车叫小车;牛和马拉车时,车上需要有一个结构去套住这些牲口,而这些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一根横木,这根横木在大车上叫「輗」,在小车上叫「軏」。

如果信用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做什么承诺都是没用。官府若缺乏信用,政令就会操作运转不灵,国家实力就会下降,久而久之,百姓就宁可相信谣言了。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向孔子问道:「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 先知 道吗?」孔子回答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由谁来继承周朝的礼仪制度,就是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 先知 道的。」

世,古时30年为一世,在这里指一个朝代,凡朝代更换,叫做一世。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国战争不断,臣弑君,子弑父的事情比比皆是。子张在面对这样的现实他想知道十世以后的世界是怎样的?究竟是变好了,还是变的更糟了。

周朝是伟大的,在礼法方面一改过去的残酷,以仁德礼乐治国,后世的礼法必定要继承前代好的一面,并增加,减少不好的方面。这样的话,就算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历朝历代的制度总在不断的迭代,但是人本核心基本不变。历代不管多么严苛的制度,但是不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了新中国,即使是 马克思主义 这样的外来物种,到了中国,还是一样的要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放到核心价值观里面。

这也是孔子所说的虽百世可知的本义所在。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始终是社会的主角,那么人需要喜欢的那些根本性的东西就不会过时。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该自己祭祀的鬼,却非要去祭祀,这就叫谄媚;看见合理该做的事情而不做,这叫怯懦。」

孔子在这里所讲的鬼,可不是我们如今所讲的鬼。在先秦,人死为鬼,鬼不过是祖先过世后的形态。

孔子这话应该是说给执政者听的,因为普通人胡乱作为与当为不为,只会对自己和周围有限的人产生影响,而执政者一旦行为失当,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孔子在此强调,意在告诉执政者,身在其位,应该勇于担当。

【论语】的【为政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把【为政篇】里贡献出来的成语放在下面:

众星拱辰: 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意同众星捧月。

一言以蔽之: 用一句话来概括。

三十而立: 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而立之年: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不惑之年: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犬马之养: 供养父母的谦辞。形容仅能供养父母而不存孝敬之心。

温故知新: 谓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

周而不比: 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举直措枉: 举直措枉是指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见义勇为: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