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晚潮|辛弃疾:找到生命热流的出口

2024-03-22国风

潮新闻客户端 汪新国

1191年年底(宋光宗绍熙二年年底),辛弃疾奉召前往临安(今杭州)面圣。

他走的是陆路,由南往北,从江西经由江山进入浙江。

时序深秋初冬,正是浙西山区一年之中天高气爽,风轻云淡的美好时光。至江郎山麓,辛弃疾深深地被眼前山色美景所吸引:丹霞悬崖,葱绿山头,映衬它背后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

辛弃疾欣然下马运笔,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

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

撑持天地与人看。

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和的是谁的哪首诗?诗人没说,后人无法知道。

千寻:形容山峰极高,古时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

干:是相干、相扶持、接触之意。

全诗之意:江郞山三峰,一座座青翠色的如同被削了一般,耸立在空中非常的高,不与其他山峰相依靠,直立向上,撑起在天地之间傲视四方!

诗人为景色所陶醉,但也不是全部,写景是借江郎山一抒胸臆,展现自己坦荡无畏、刚正不阿的气魄,表达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更表达自己抗金杀敌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

此番面圣,辛弃疾已52岁。一路走来,心情复杂。

这是自己第几次面见圣上?这已经不那么重要。

不知此行凶吉,但愿自己多年的抗金恢复中原的志愿,能在此次面圣时有一个分晓。

辛弃疾更没想到,八百多年来,当地子民百姓将他的这首诗,当作自我性格的写照。像江郞三峰一样,刚正,秉直,不寻傍,不靠依,自立于世。江山人引以为自豪。

也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后人得知辛弃疾,大都因词而闻其名。

谁知,这是老天爷与辛弃疾开了个大玩笑——

本应纵横沙场,成将挂帅;却是辗转官场,焦头烂额;最后,以词显名。

后人有谁不知辛弃疾是「词中之龙」?

后人有所不知,词只是辛弃疾人生的「副产品」。

江郎山风光。据CFP。

驰骋沙场,勇猛过人

辛弃疾出生时(1140年5月28日),这一年,离靖康之变已过十三年,宋朝只剩下半壁江山,帝都从汴京变为了临安。

辛弃疾老家在山东济南。从他出生之日起,山东已不在大宋的半壁江山里。

地理岂可约束心理?一个人,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打小起,辛弃疾就亲眼目睹金人对汉人的奴役。

爷爷辛赞起了关键性作用。

爷爷给他取名「弃疾」,明面上祈求上苍让孙儿一生百病不侵,健康成长。暗地里,是与「去病」相应,希望孙儿像汉代名将霍去病,驰骋沙场,杀退入侵之敌,收复中原。

爷爷还常带辛弃疾登高远眺,指着青山绿水:这本是我们大宋的土地,如今被可恶的金人占据。你长大后,定要效忠大宋,收回这大好山河。

这一切,都是一颗颗种子。

长到十四岁,辛弃疾去金国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参加考试是假,借机游历燕山,观察地形,为日后征战绘制地形图是真。

后来,他发现金兵疏于监管,就多次大胆地背着画板以画山水为名到处绘制地图。

抗金杀敌的机会终于来临。

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妄想一举彻底征服宋朝,举兵南下。

山东百姓趁机后院放火,举起了起义大旗。其中一人名叫耿京,他自称天平节度使,山东、河北等地的义军闻风而动,投奔归附于他。其中,有支劲旅就是辛弃疾组织的2000多人义军。辛弃疾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掌管军中金印。

辛弃疾在军中有个好友,名叫义端。两人经常在军帐内讨论兵法,颇为投缘。

谁知,这义端是个软骨头,与金兵几番交战,他就认定义军必败。是夜,义端偷走了义军金印,带走几百号人,投奔金军去了。

突发事变,耿京大为恼怒,他怀疑辛弃疾与义端同谋,让人将辛弃疾捆绑结实,砍头示众,以儆效尤。

不白之冤,定当雪耻!辛弃疾强压愤怒的心情,他对耿京说:给我三天时间,如果我找不回金印,再杀我不迟。

辛弃疾快马加鞭,追上了沾沾自喜的义端。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当辛弃疾提着叛徒的首级回到义军大营时,耿京连声叫好。从此,耿京对辛弃疾越加器重。是年,辛弃疾21岁。

次年,金海陵王完颜此番攻打宋朝因军中内乱被部下缢杀而终止,金军无果还师。

耿京速派辛弃疾南下,与南宋联系,商议归附。

谁知,又发事变。

待辛弃疾回营复命时,义军早已四散,耿京被叛将张安国所杀。

辛弃疾震惊之余,拔剑发誓,定为耿京报仇!

他部分召回义军,发问:谁愿与我前去捉拿叛徒?

从几十名举手将士中,辛弃疾点了五十名勇士,带着他们直奔张安国所驻扎的营地济州而去。

此次追杀不像上次。济州城内约有五万金兵把守。

五十比五万,不能硬碰,只能智取。

狮子、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趁张安国大摆酒宴之际,辛弃疾们突然出现在张安国面前。

等张安国酒醒过来,他已成了辛弃疾们的俘虏。

据洪迈【稼轩记】记载:辛弃疾所率这种五十人的队伍:「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辛弃疾归心似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终于踏上了南宋的土地。

时年,辛弃疾23岁。

离了沙场,陷没官场

南归,辛弃疾何曾想到:至此,他的命运将出现重大转变。

他与金军的直面交锋将悄然终止。

至此,宋朝少了一个将军辛弃疾,多个一个词人辛弃疾。

「少了,多了」,其实,这不过是后人的评说而已。

是命运、是时代,替他作出了选择。

时代卷起风暴中,哪怕一粒细小的尘沙,落到谁的身上都将是一座山。谁对自己的命运有多少掌控权呢?

宋高宗很赏识辛弃疾,但没有授予他兵权,任命他为将军,而是任命他为江阴签判。这职位,是个文官。

宋高宗好像忘了这个军事奇才,后来,辛弃疾被调任建康府任通判。又是个文官。

由宋高宗禅让继位的宋孝宗,终于想起了身边还有位心系天下能征善战的忠臣。

宋孝宗召来辛弃疾,君臣二人谈论恢复中原之策,甚为畅快。

期间,辛弃疾向宋孝宗呈献【九议】【应问】及【美芹十论】等多篇策论。

谁知,辛弃疾满腔热血,换来的是朝堂议和的一盆冰水。

辛弃疾义愤填膺,在朝堂之上痛斥那些主和派。

话虽掷地有声,但也深深得罪了那些人。

其实,宋孝宗锐意恢复中原的这层壳子也是纸糊的。

为了平息事态,宋孝宗把辛弃疾打发去了滁州。还是个文官。

从此,辛弃疾开始辗转官场。

江西、湖北、湖南、福建……

也不是辛弃疾没有文治武功。在官场,几起几落,一则个人性格使然;二则也有「归正人」的身份尴尬;最主要还是南宋那腐烂透顶的政治。辛弃疾的官职只能停止在四品龙图阁待制。

辛弃疾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全部给了官场来回奔波的路途中。

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据CFP。

生命出口:梦中沙场

南归之后,辛弃疾再也没拿起兵器,跨上战马,驰骋疆场,与金兵厮杀。

辛弃疾只在官场辗转四方,反复奔波。

1181年秋,辛弃疾遭弹劾,那年他42岁。从这年起,他闲居江西上饶带湖瓢泉一旁,长达十年之久。

新皇宋光宗登基之后,那天,他突然想起了江西还有个辛弃疾,于是召他来京相见。这大概就是辛弃疾1191年年底途经江郞山的那次。

宋光宗也没封辛弃疾为将军,让他去抗金恢复中原,而是给了他个福建提点刑狱职位。

在这之后,官场起伏,时长时短。更多的时间,辛弃疾回归带湖瓢泉一旁,如闲云野鹤,似乡间老人。

上马杀敌无望,做官为民受阻,那可怎么办?

人前途渺茫时,需要的是重新找回自己。

好在年少时,跟在四处为官的爷爷后面。爷爷在亳州,他跟到亳州。

在亳州柳湖书院,辛弃疾拜文章大家刘瞻为师。

那刘瞻作诗工于野逸,有意教授辛弃疾田园诗歌的精深之妙。

现今,老师所教全都派上了用场。他将浴血战场,与敌厮杀的场景,一一化作美梦,又一一填写入词中。

填词只是为了一抒胸臆,辛弃疾无意间给自己生命中的那股热流找到一个出口。

一次次地「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一场场地「梦里沙场秋点兵」。

在辛弃疾至今流传的六百多首词中,大多是他南归之后写就的,尤其是中晚年几度罢官闲居在带湖瓢泉期间。

在那一首首豪放不羁的词作中,他又成了那个英姿飒爽的将军,踏足函谷关,饮马黄河边。

只可惜,那都是在梦中。

1207年(开禧三年),朝廷再次想起被遗忘在尘埃里的主战者辛弃疾。

宋宁宗诏书下得很急,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

可辛弃疾已垂垂老矣。六十八岁的他,身患重病,即使有心杀贼,却也无力回天。他上奏推辞掉了这个任命。

同年九月,辛弃疾病逝在上饶带湖瓢泉一旁的居所里。

济南:辛弃疾纪念馆。据CFP。

「词中之龙」:自我界定

品味辛词,粗犷与苦涩同行;柔情与辛酸共存。

他词风多变,有人将他与苏东坡比;有人将他与李清照比。

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他的词,万丈豪情,笔下风骨。

「豪爽尚气节」,这是辛弃疾与生俱来的性格。

「柔情为忧国」,这是辛弃疾后天炼就的人品。

辛弃疾一生写过多少诗词,没人说得清,流传至今,尚有六百多首。

有人说:这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国家的不幸,确成了诗人的幸事。在国破家亡之际,诗人辈出,这里似乎藏有玄机。

读中国文学史,确有记载——

楚国衰弱的时候,屈原出现了。即使被贬谪也照样吟诗,「哀民生之多艰」,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于是,屈原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于是,有了曹操的慷慨悲歌;有了建安七子的歌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皇帝频换。于是,有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有了谢灵运和谢眺的山水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唐代「安史之乱」国之不幸。于是,有了杜甫的 「三吏」「三别」,字字血泪,声声控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南宋偏安于江南一隅,于是,有了陆游、辛弃疾的诗与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晚明的诗人和晚清的诗人虽然诗写得大不如从前,但他们呼吁爱国,呼吁反抗。他们在写战斗檄文。

但是,这绝非自然而然。

国家幸与不幸,不由诗人们来决定。而在这个时候由诗出名,却是诗人们尽力呈现自己生命的结果。

面对国运之不幸,诗人们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个人命运多舛,诗人们铁肩担道义,写下自己生命的状态,写出自己的感触。他们记载历史沧桑,他们永垂英名。

辛弃疾虽然没能继续驰骋沙场,抗金杀敌,「挽大厦之将倾」,但他「拍遍栏杆」,或浅吟低唱,或慷慨激昂,甚至于自嘲自叹,那颗恢复中原的爱国之心始终没变。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这不:有「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有「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有「袖里珍奇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都说岁月不饶人,那又能怎么样?

这不:有「醉里挑灯年剑,梦回吹角连营」;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外声,沙场秋点兵」。

当然,也还有:「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廉颇老矣,没能饭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疆场杀敌杀不成,做官为民做不成,数度罢官,数度闲居。如果,辛弃疾只会手捧朝廷奉䘵,喝酒作乐;如果,辛弃疾只会自艾自怨,责人怪天,辛弃疾哪会成了「词中之龙」?

「词中之龙」这是人们对辛弃疾最高的赞誉。

这好像又在说,人的一生,将由他人来界定。

可是,你什么都没做,叫他人如何界定?

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除此之处,人什么都不是。

「词中之龙」,是辛弃疾的自我界定。

人的一生因时代、国运不同,自我命运无法可控。

面对老天爷的作弄,面对命运的多舛,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总该去做点什么。

最重要的,莫过于去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找到个出口,呈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这种呈现,用文字,仅是一种;这种呈现,还有每个人自己喜欢的那种。

倘若,你觉得自己胸中尚有一丝丝心心念念放不下、忘不了的热流,那该当就是你奋力呈现之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