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印象中,瓷器都是些瓶瓶罐罐,或是各种小巧的碗盘。
可是当我们来到景德镇,这种刻板印象会立刻被颠覆。
走进徐雪勇的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米高的大作【秋韵】映入眼帘。
徐雪勇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展示作品【秋韵】 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乍一看,它就像是巨幅国画,一点也不像瓷器。
画面上苍穹有力的巨大树根非常醒目,且立体感十足。用手一摸,老树的机理居然清晰可辨,宛如浮雕。
徐雪勇作品【秋韵】 图片由徐雪勇提供
原来陶瓷还能这么玩?
这就是徐雪勇的拿手绝活「釉上根雕」。
这独门秘籍在传统粉彩和洋彩的基础上加以技术创新,使得他不仅能创作出巨幅作品,还带裸眼3D效果。
让人惊叹的是,这些浮雕般的立体树根,并非用刀刻,而是手绘的。绘制的时候,采用粉彩和玻璃白堆砌,还要用一种独特的「乱砌技法」。这个技法灵感来自刺绣中的「乱针绣法」。
徐雪勇手绘根雕 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最难的环节在重复高温烧制。
「【秋韵】烧了五次。」徐雪勇说,「传统的粉彩瓷器只能烧制一次。每烧一次就会让釉面拉伸,增大开裂的风险,所以失败概率极高。烧制五次已经是极限。」
一次成功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
工作室里就陈列着一块失败的「范例」,乍一看似乎完美无缺,走近了才发现角落里有很多细细的裂纹。
「一烧坏,两个月工作就报废了。」徐雪勇说。
为了釉上根雕,他花了近三年时间做技术积累,烧坏了几千片小釉片做极限实验,这叫「试窑」。通过不断调整温度、色彩配方等参数,最终让技法趋于成熟稳定。
这幅【秋韵】创作于2009年,是徐雪勇釉上根雕早期代表作之一,2009年获得景德镇第七届百花奖银奖,又于2011年获得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金奖,可以说一鸣惊人。
从那以后到现在,徐雪勇10多年深耕这个题材。只要看到大型瓷器上,立体感十足的老树根醒目地占据画面主体,那就是徐雪勇没错了。釉上根雕成了他的个人艺术标签,在当今瓷坛独树一帜。
徐雪勇釉上根雕作品 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为什么他那么钟情于老树根呢?
徐雪勇说起了一段往事。那是2008年,徐雪勇在一次活动上遇到一位90多岁的老华侨。老人看了他创作的树根作品以后有感而发,回忆起童年的时光。
「90多岁的老人还清楚记得80多年前家乡的细节,这让我很感动。」徐雪勇说,「根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图腾,它象征传承,凝聚了乡土情结。所以那时候开始我考虑要把老树根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一个专攻的主题。」
这就是「釉上根雕」技法的由来。
不过徐雪勇的作品并非只有树根,其实融汇了景德镇各种传统陶瓷工艺。
比如在另一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两只猴子爬在树根上,它们身上的猴毛毫发毕现。走兽是瓷器上的常见题材,所以景德镇每个陶瓷艺人必学「丝毛」技法,动物身上那一根根毛,完全靠手画出来。
采用「丝毛」技法绘制的猴子 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就在工作室楼上,一个10多岁的初学者就在练习画线条,据说每天要画8小时。
画面下方,能看到逼真的瀑布,仿佛真的在飞流直下。这也是传统技法,叫「泼彩」,用颜料自然流动形成水流的效果。在画花卉的时候,也用到了传统的「指画」法刻画细节。
「所以创作一个成功的陶瓷作品,需要把各种技法融会贯通。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要有自己的创新。」
这创新也包括跟上时代潮流。这不,【黑神话·悟空】大火,徐雪勇的夫人谭清老师与时俱进创作了一幅青花【悟空】。
谭清创作的青花【悟空】 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