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昔年曾见——年画里的举案齐眉

2024-01-23国风

「举案齐眉」这个形容夫妻互敬互爱的成语大家肯定不陌生!

成语背后是中国历史上一对真实存在的著名夫妻!

那就是东汉的梁鸿和孟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鸿传】记载:「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东汉时一名穷书生,依靠勤奋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

梁鸿完成学业后,回到了家乡。他一点也没有太学生的架子,还是像农民一样下地干农活。

后来孟家的小姐仰慕梁鸿的才学和品行,嫁给了梁鸿!

婚后,两人互敬互爱,琴瑟和鸣。孟光每次给丈夫送饭,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与眉毛齐平。

这个成语故事被后世不断演绎!到了元朝被无名氏编成杂剧!

虽然和历史记载有了不同,但是也不影响老百姓喜欢!

无名氏没有留名,但是他的杂剧却很有名!

在新中国成立后,年画创作者们根据无名氏的杂剧进行编绘创作了年画四条屏!

这组年画在1989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印刷!

它就是徐凌根据元朝无名氏的杂剧编绘的!

一起欣赏吧!

1.汉朝有一官员孟从叔,告老还乡,在汴梁扶沟县老家闲居。夫人王氏,只生一女,名叫孟光。早年,孟从叔将她许配给一位同僚故友的独子梁鸿。

2.梁鸿自父母去世后,家中一贫如洗。他虽然满腹诗文,却也只得卖字度日。他年近三十,几次央人到孟家催婚,却总是被推托延宕。

3.一天,孟从叔准备了一桌酒席,派家僮去请梁鸿和另外两个年轻人,那两个年轻人都是官宦子弟。他们穿红着绿,驾着车马来到孟家。梁鸿却是布衣褴褛,清瘦伶仃。

4.孟从叔陪他们在前厅饮酒,让孟光在帘后择婿。孟光说:「那二人虽有财势,却不学无术。梁鸿安贫好学,我只嫁他。」孟从叔考虑再三,决定招梁鸿到他家为赘婿,与女儿拜堂成亲。

5.但孟从叔只让小两口过了一个洞房花烛夜,第二天就令梁鸿搬到后花园的书房里读书,只让丫鬟送饭,不许女儿去看他。过了七天,孟光得知父亲外出,就偷偷去书房看望梁鸿。起初,梁鸿假装生气不理她。后来又说自己衣衫褴褛,孟光锦衣华服,两人实不相配。

6.孟光听了,赶紧回到闺房,换上了布衣荆钗,洗去脂粉,再次回到书房与梁鸿相会。不料,孟从叔撞了进来,老头儿勃然大怒,骂孟光违背家训,败坏门风,不穿不戴,羞辱爹娘。孟光申辩道:「女儿收了珠翠,脱了锦衣绣裙,好与褴褛布衣相配。」孟从叔越发大怒,把女儿女婿赶出门去。

7.夫妻二人来到城外一家地主家里做佣工,孟光帮助梁鸿舂米。二人辛苦劳作,可到吃饭时,地主只给梁鸿一人吃的白粥配黄齑。当梁鸿正要把饭让给孟光吃时,孟家的老奶妈带着精美的饭食来了,但她说:「老爷吩咐只给小姐一人吃,不许姑爷沾光。」

8.孟光哪里肯听,她把饭食放到矮几上,恭恭敬敬举到和眉毛一样高,跪着请丈夫享用。老奶妈看了,暗自惊诧佩服。

9.又一次,老奶妈送饭来,夫妻俩说:「苦的是缺少到京应试的盘缠,老奶妈平日若有积蓄,能否暂借若干。」转天,老奶奶送来银两,梁鸿和孟光谢了又谢。

10.孟光送梁鸿进京赶考,千叮咛万嘱咐。不久,梁鸿考中,授了扶沟县县令,立刻乘驷马高车接来孟光。

11.老奶妈来了,后面跟着孟从叔和夫人,一起前来贺喜。梁鸿请老奶妈上坐,孟光认了母亲,二人就是不认孟从叔。老头不慌不忙,对老奶奶使了个眼色。老奶妈说出实情真相:「木不钻不透,人不激不发。为此,老爷才把你们赶出门去。那上京城赶考的银两,也是老爷让我送来的呵!」

12.孟光、梁鸿听了,双双跪地,拜谢老人一片苦心。孟从叔哈哈大笑,称赞梁鸿甘贫守志,孟光举案齐眉,全家皆大欢喜,全城传为美谈。

当然,举案齐眉是遵守旧礼法的做法,今天不值得提倡遵从。

但是,从古至今,一个家庭幸福的内核肯定是夫妻关系的和谐!

当然和谐的夫妻关系肯定不是表面的客客气气和相敬如宾。

那肯定是价值观、人生观的相近,是岁月里的志趣相投,是患难中的相依相伴,更是相互成长和彼此成就!

祝愿每对夫妻都彼此恩爱,祝愿每个家庭都幸福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