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黄庭坚在不惑之年写下的禅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2024-03-03国风

人世间充满了烦恼和无奈,很多事情不能遂心,亲朋好友聚少离多,工作中如履薄冰,生活里千辛万苦,让人感觉进退维谷,无所适从。

不过有时候若是豁出去,对这些所谓的困境全都置之不理,又发现并未天塌地陷,依然可以安静地过日子,反而不再愁眉紧锁。就像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让人觉得豁然开朗。

古代一位诗人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也是起伏跌宕,才子虽然无法彻底摆脱尘世中的束缚,不过他却一直十分向往悠然闲适的生活,并不时地抒写内心的参禅感受。下面分享黄庭坚在不惑之年写下的禅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

北宋 • 黄庭坚

抱牍稍退凫鹜行,倦禅时作橐驼坐。

忽忆头陀云外人,闭门作夏与僧过。

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山中雨熟瓜芋田,唤取小僧休乞钱。

黄庭坚 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自小聪慧好学,成年后又喜欢结交朋友。诗人的故乡江西乃是佛教繁盛之地,他也与黄龙宗的很多禅师交往密切。嵩山法王寺 智航禅师 是他的老友,诗人在叶县担任县尉时就与他相识,此后也经常书信往来。

黄庭坚在不惑之年时,来到了京城负责编纂【神宗实录】,这一期间智航禅师曾数次派人送信给黄庭坚,邀请他游访嵩岳。有一年的夏天,法王寺的另一位高僧景宗来到汴京,黄庭坚忙里偷闲地与其会面,并题写了这首诗交给景宗,让他带回嵩山递呈智航禅师。

开篇介绍诗人的工作和参禅情况,「 抱牍稍退凫鹜行,倦禅时作橐驼坐 。」黄庭坚说自己经常抱持案牍(办理公文)、行走于工作场所,等到差使结束之后,便与大家一起像凫鹜一样快速离开。 凫鹜 ,即鸭子,汉语中有「趋之若鹜 」的成语,这里形容诗人厌倦宦途、又无法摆脱羁绊的苦闷心情。

诗人经常在夜间参禅,有时候坐久了,感到疲惫和酸痛,便会采用 橐驼 (骆驼)坐姿,也就是将头仰起,并尽量把上臂往背后伸直,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可见诗人应该非常了解健身之法,也懂得劳逸结合的道理,更透露出山谷很愿意沉浸于平和、恬静的禅境中。

第二联遥想远在嵩山的智航禅师,「 忽忆头陀云外人,闭门作夏与僧过 。」头陀是对高僧的尊称,云外人本指脱离凡尘的隐士,这里形容智航禅师喜欢清静无尘的生活。

诗人想象对方在炎热的夏天时,依然闭门不出,并与寺院里的众多僧侣一起修行。虽然条件简陋,他却丝毫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收获满满。

第三联极富禅意,「 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一点红尘、万千烦恼,青烟一缕、全部抛掉 ,黄山谷说自己心头没有一根烦恼丝,就像游鱼跃出深渊,摆脱了羁绊。

诗人还说,自古以来,俗世中的人们就像转磨上的蚂蚁, 不仅显得极其渺小,而且还一直跟随着磨盘,在磨道内一圈又一圈,不停地旋转,一生一世奔波劳碌,只为了获得浮名虚利 。

结尾也耐人寻味,「 山中雨熟瓜芋田,唤取小僧休乞钱 。」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说,大师唤来小和尚,让他不要再向香客们乞求施舍了。因为雨水过后,山中瓜田里的瓜果熟了,寺院里就可以有收入了。

细细琢磨,山谷是说禅修不能依赖外物,而要寻求顿悟,就像瓜熟蒂落,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一味地在佛前许愿、参拜,而不亲身实践和感悟,就无法达到超脱的境界。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既赞美禅师高深的学问,又在告诫世人要深入实践、积极思考,而不能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