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学易心得2| 中国秦汉以来著名易学流派和易学大师知多少

2024-09-10国风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是指历代学者对【周易】所作的研究、解读和阐发。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先秦易学就分化发展成儒家易及术家易两支。后来易学主要分为两大学派,即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在象数派和义理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派、南派、北派等。象数之学后来分为了象学派和数学派;义理之学分成了理学派、气学派、心学派等不同的宗派。象数派发展为科学易,易理派发展为人文易。

【四库全书提要】则分为六宗,即占卜宗、机祥宗、图书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

一、象数派 :这一派别侧重于通过卦象和数字的变化来解读易经,强调对易经中符号和数字的分析和理解。其特点是通过象数来推演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强调易经中的象征意义和数字变化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代表人物有汉代的孟喜、京房、焦延寿,宋代的陈传、邵雍等人。

1.汉代象数学派 。象数之学是汉代易学的主流。阴阳灾变是京房易学乃至汉代易学一大特征。汉代象数学派的代表人物要属孟喜、京房、虞翻。

孟喜:西汉经学家,大儒孟卿的儿子。早年师从田王孙,学习【易】,与施雠 、梁丘贺同学,广泛传播孟氏【易】,开创西汉今文【易】学孟氏学。他以阴阳学说解释【周易】,并借卦爻象的变化推测气候的变化,是汉易中卦气说的倡导者。他拣选出了十二辟卦解释阴阳二气一年的消长。

京房:京房是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曾学易于孟喜门人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以讲占候之术而闻名。他还极具创造性地提出了八宫说(按照乾、震、坎、艮、坤、巽、离、兑的次序将六十四卦分成八组,故称为「八宫」)和纳甲说(八宫卦配以十天干,其各爻配以十二地支,因为「甲」为十干之首,故称为「纳甲」),借卦爻象的变化说明阴阳消长的过程。在占算体例的解释中,进一步发挥了孟喜的卦气说,并吸收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

虞翻:三国吴国经学家,精于【易经】,所撰【易注】九卷,已散失。他抛弃了阴阳灾变说,将卦气说引向卦变说,把汉易象数之学给推到了极端。

郑玄: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易学大师。其著述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融会贯通,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郑学」。他著有【易论】、【易赞】,并为【周易】、【周易乾凿度】(又称【易纬乾凿度】【乾凿度】)、【周易乾坤凿度】(又称【乾坤凿度】)、【乾象历】等作注。郑玄所注经书,代表了汉代学术的最高成就,被称为「郑学」,对后世经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宋明易学中的数学派和象学派 。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邵雍。象学派代表人物是南宋的朱震。

邵雍:北宋时期的理学家、哲学家、易学家,「北宋五子」之一,也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以研究易经和先天八卦著称。他的易学思想融合了儒、道、佛等多种哲学流派,独树一帜。相传所作【梅花易数】,取【周易】之原理,以卦象喻吉凶,轻灵俏易。其著作【皇极经世】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易经研究的重要参考。他并非不讲卦象,而是在奇偶之数的基础上讲卦象的变化,主张「数生象」,被称为数学。

朱震:朱震是象学派代表人物。与邵雍数学派主张「有数而后有象」不同,南宋朱震象学派主张「有象而后有数」「圣人立象以尽意」。在朱震看来,一卦之象乃一卦之体,伏羲设卦目的就是为了教人观察卦象、推测吉凶,不过后来的圣人忧虑一般人的智力不足以观卦象而知吉凶,不得已才系之以卦爻辞明确地说出卦象的吉凶。

宋易中的象数学派,除继承汉易以象数解易的学风外,更为突出的是提出了各种图式来解说【周易】原理,清代学者称之图书之学。图书之学是象数之学的一种形式。

刘基:明朝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易学家。刘基文韬武略,精通易学数术,通「三才」(天、地、人),明「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古代易学集大成者。对象、术、数、理、占均有独到见解。

二、义理派 :这一派别侧重于对易经文本的义理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关注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通过对易经文本的解读,探讨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代表人物是魏时的王弼,宋朝的胡援、程颐、李光、杨万里等。

1.晋唐义理学派: 王弼创立了义理学派,义理学派压倒了象数学派成为易学正宗。

王弼: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他认为每类事物的共性,即该类事物的义理。

韩康伯:注【周易·系辞】,续注【王弼易注】,著【辩谦】等。他从义理的高度对王弼学说加以概括。【周易】一书「托象以明义」,八卦和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即具备天下之理。人们不应止步事象,而应探求背后的义理。

孔颖达: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2世孙。孔颖达在【周易】上的研究成果主要为【周易正义】,这是唐代关于【周易】的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在【周易】经文的基础上,融合众多经学家的见解,对【周易】进行注解。

2.宋明易学中的义理学派: 宋明时期,义理学派形成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以张载和王夫之为代表的气学派、以杨简和王畿为代表的心学派三大分支。

理学派:以「理」为易学最高范畴统率象、数、时、位的变化,据此提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命题,明确指出理是体、象是用。

朱熹:南宋时期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对易经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注释。他的易学思想注重义理与象数的统一,强调对易经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朱熹的易学著作【周易本义】等对后世的易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气学派:提出「有气方有象」的命题,以阴阳二气生生不已的过程解释卦爻象的变化及卦爻辞的义理,从而建立起气学派的易学体系。

心学派:以心解易,以良知为其易学的最高范畴,提出「易为心易」的命题进而论证心之良知乃天地万物的本原。代表人物是王畿。

不过,【童子问易】认为,易学的易宗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

编者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