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庄子的「物化」自然观,追求天人合一之境,重塑人与万物和谐

2024-09-05国风

庄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

他崇尚自由,并且对「物化」自然观进行了研究,并阐发了「物化」对于构建人类与外界和谐关系的积极意义。

然而,庄子「物化」自然观所包含的深层次意蕴却不仅仅于此。

庄子之所以要提出「物化」,正是因为其注意到「技」在人类与外物之间所发挥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人类能够凭借自身对技术的运用,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一种「物我合一」之境。

另一方面,技术的运用又往往使人类自身与外物产生一种对立关系,庄子称之为「物役」。

庄子的「物化」与「物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完全不同。

「物化」是「人」与「物」的和谐状态,也是庄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物役」则是「人」与「物」的对抗状态,人自身的发展为外物所制约。

庄子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物役」的情况越来越多,因而必须正确处理「技」与「道」的关系,使「技」能够合于「道」,才能解除「物役」,实现人类与外物和谐的「物化」状态。

庄子对于「技」与「道」之间关系的思索,直到今天依然对如何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浪潮,科技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科技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破坏环境、伦理等一系列风险,化解这一系列风险就必须使科技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之「道」,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物化」的「自然」指向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是首次提出「物化」观念的哲学家。

庄子「物化」充满了技术发展对于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刻思索,并提供了人类如何应对科技发展的措施,表达了一种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庄子「物化」观对「技」与「道」关系的思考,既包含着对于技术异化的警觉,同时又表达出对于构建人类与外物和谐关系的追求。

从本质上来看,庄子的「物化」即为「道」的呈现,一种顺应「自然」的状态。

庄子认为人类与万物处于一种天然平等的状态,其存在的共同基础就是「气」,具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庄子讲「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气」是一切事物存在变化的物质基础,并且万物之间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所以说「通天下一气」。

庄子从一开始就把人类与自然界看作一种平等的关系,并批判人类试图违背「自然」的行为。

例如在庄子看来,万物的生死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但是有时候人类却产生了试图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好生恶死」的情感。

庄子认为这种情感与「自然」是不合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安于生死,把生死看作像来去一样自然。

顺应「自然」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才是与「道」相合的状态。

其实,庄子认为人类与万物本来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只是由于人类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之下,才产生了与「自然」相背离的风险。

庄子明确地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从一种客观的角度来审视人类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非自然界的中心,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与「自然」天然地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然而,这种与「自然」相融合的状态却时刻面临着来自人类自身欲望的干扰,人们在追逐欲望的同时陷入了与外物纠缠对抗的状态。

庄子认为,只有控制人类过度的欲望,才能回归「自然」状态而合于「道」,庄子理想中的「真人」人格正是摆脱了私欲束缚之后的明澈状态。

「真人」不会为外物所干扰,保持所本有的「自然」安宁的精神状态,陈鼓应认为「真人体现‘道’的无限性、整体性和自由性」。

这种「无限性、整体性和自由性」正是人类自身融入「自然」的真实状态,在庄子看来,人类只有摒弃自己的私欲,才能实现这种融入状态。

应该说,庄子的「物化」观就是对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状态的追求,其实,庄子在表达这种追求的同时恰恰说明人类伴随着文明的发展已经渐渐远离了这种和谐状态。

庄子形象地将人类与自然天然融合的状态描绘为「浑沌」,但是「浑沌」的结局却是「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所谓的「文明」状态,那种天然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浑沌」状态却渐行渐远。

正如老子所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伪」显然就不是「自然」的状态,而是加入了人为的成分,而人为则必然存在着与「自然」相分离的风险。

其实,正是由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人类逐渐地同「自然」产生了疏离,正如卢梭所讲「人虽然也受大自然的支配,但他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自然的支配」。

庄子也同卢梭一样,认为人类所有的悲剧正在于对「自然」的背离,人类固然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自然」,但这绝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摆脱「自然」。

从本质上来看,人类自身只不过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庄子所讲的「物化」正是这样一个与「自然」相融,人类与万物之间不加区分的状态。

在「庄周梦蝶」的寓言中,庄子明确地提出了「物化」这一观念。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与蝴蝶本来为不同的个体存在,但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二者又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便是庄子「物化」的真实内涵。

从根本上来讲,也只有人类才能自觉地产生此种「物化」观念,因为人类具有了进行反思的自我意识。

人类一方面想追随自身的欲望逃离「自然」,并尝到了背离「自然」所酿造的苦果,另一方面人类又意识到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并进行了一种自觉的「回归」。

庄子的「物化」正是这种「回归」的结果。

庄子为了实现这种人类与万物和谐的状态,非常强调「心」的作用,庄子所讲的「心斋」「坐忘」都是通过「心」来实现对人类过度欲望的荡除。

然而,实现这种「回归」却并非轻而易举的,其注定是一个「心」与人类自身的欲望进行较量的过程。

其实,「心」与欲望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的状态,「心」始终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

在庄子看来,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心」能否遵从「道」顺应「自然」,来控制人类过度的欲望,从而指导人类自身的行为,如果「心」能控制欲望就能实现「物化」的状态。

由此可见,庄子的「物化」是一种人类主动融入「自然」的过程,其前提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已经出现了相分离的危险。

人类的过度欲望已经破坏了原本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状态,「物化」只是人类一种自觉的应对之策,来化解人类背离「自然」所造成的种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