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终于搞清楚了【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了

2024-02-07国风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说起中国古典名著,自然离不开【道德经】,仅仅5千多字,却字字珠玑。

然而,【道德经】中的道德和我们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提起的「道德」相差甚远。特别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让多少学者大师前仆后继去解读,去注解。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今天,我想聊一聊,我自己读【道德经】时的感受。

道到底什么?有人说,这个道,就是天道,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具体说也说不清楚。我想,其实这里道,就是客观规律,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这里的客观规律是指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一种规律。

大部分人,对于道的理解,应该要容易接受点。比如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宇宙的一种规律,恰恰到了那个临界点,就诞生了一,然后就是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诞生了阴阳两种性质的东西,然后慢慢就繁衍,一直到现在。从生命的角度来说,宇宙运行过程中,时机刚刚好,温度刚刚好,然后就有了第一个氨基酸,然后成了RNA,再是DNA,然后是无机物,有机物,再到海洋生物,两栖动物,然后最后是高级的人类。正是因为客观规律,才有了这丰富多彩的世界。

道容易理解,德呢?我们习惯了我们理解的道德,就是那些困住人们思想的一些价值观,所以就有品德,等等。然而,这里德,却和品德毫无关系。

道德经里的德,我想,从客观规律对应着的一种东西,就是我们人的认知。这个世界一定存在客观的规律,更存在站在我们人的角度看待世界的一种东西,现代人称之为认知。老子把它称之为德。

最早版本的道德经,第一篇就是德篇。老子这样定义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如果我们按照品德去理解,就完全不同。最有品德的人,都是没有品德的。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或者说,最好的道德,就是不道德?不谈论道德?不实施道德?也不通。但是,我们把这里的德理解为自我认知,就通了。最有自我认知的人,都是不认为自己有认知的。仔细琢磨这句话,我生活中,那些高手,会在人前吹牛或者好为人师吗?相反那些大师、大家,通常都非常低调。这样,我们理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非常顺畅了。就是说, 认知高的人,通常不说自己有认知,或者说自己认知高,这才是真正的有自我认知的表现。

如果只看这一句,还不够理解,或者有说服力,我们不妨看下一句,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就是说,最没有认知的,往往处处都表现出有认知的样子,别人说一句话,立马插嘴,立马引经据典,显得自己很有才华一样,其实这样的认知,恰恰才是没有认知的表现。

接着,往下看,老子又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因此,如果不遵守客观规律,就会丢失自我认知,没有自我认知,就没有大爱,没有大爱就会处处要求讲义气,连义气都不讲了,就只能靠强迫的秩序去维持。反过来说,一个对宇宙,对人性有着客观认识的人,一定是遵守秩序的,因为他知道,自己也在秩序中。有了秩序,自然就守义气,然后就会有大爱,然后就是有着强大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宇宙的客观规律相互统一的。

最后,老子总结说: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 因此,真正厉害的人,真正的高手,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不断去充实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处处表现出浅薄、无知,卖弄等等。

应该表现出务实,而不是浮华虚空

其实【道德经】说的就是,自以为高等智慧的人类,如何把客观规律和自我认知相互统一起来的一个过程。把道摆在第一位,表达出老子对道,这个客观规律的极其尊重,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我们再厉害的人类,也仅仅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而已。德放在第二位,作为高等智慧,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也表达出,老子对我们后人提出,不要妄自菲薄的要求,就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一定要自信,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的客观的,但是也完全可以被认识的,只要带着虔诚的心态去认识客观规律,我们就可以永远保持生生不息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繁荣景象。

因此,老子要求我们,道与德要相互匹配。

后面,老子又说,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就是循环往复,道之动,就是这个世界客观规律就是永远都是运动的,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么弱者,道之用就是说,客观规律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