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宋词里最深情的一场雨,全词无一处提及雨字,却处处都是雨!

2024-03-05国风

今天介绍的这首【长相思·雨】,写的是一场秋雨,之所以能成为宋词中写雨的经典名篇,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全词中无一处提及雨字,却处处都是雨。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 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以诗赋见称于时。

他的词,大多颂扬「仁主祈祥为民,非事行春」、歌唱「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之类的应和之作,但也不乏一些语浅情深、巧妙自然的佳作,如【长相思·雨】本词所写的是雨景,所抒的是愁情。

在秋雨淅沥的夜晚,词中抒情主人公孤灯枯坐,雨打芭蕉、更声时响,搅得他一夜难寐,于是把满腔愁情全都归罪于不知止歇的夜雨。

上阕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描绘出了一幅芭蕉夜雨之景,景中含情。

「一声声」为稠密的雨声,「一更更」为夜半的更声。

诗人从听觉入笔,连用叠词,把雨夜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呈现于读者眼前。

秋夜岑寂,愈显出雨声、更声的清晰;雨声、更声的清晰更衬出秋夜的寂静。

「窗外芭蕉窗里灯」,在这寂寥的雨夜,词中人紧闭门窗,与温暖、闪烁的孤灯相伴,望着窗外漆黑的雨夜,听着雨打芭蕉之声。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芭蕉夜雨与梧桐夜雨一样,是包蕴悲愁之情的典型意象,无需作者点评,读者自能意会。

夜雨孤灯本是温馨暖人的画面,但在满腔愁绪的失眠人的眼中,明亮与温暖却徒增雨夜的晦暗与阴冷,反衬了内心的孤寂与愁苦。此中情意,唯有用「无限」来形容了!

「无限情」包蕴的或是羁旅之愁,或是失落之意,或是离别之恨……个中滋味,全交由读者自己去品味,想象了。

下阕转写由芭蕉夜雨勾起的愁情恨意,直抒胸臆,情中有景。

「梦难成,恨难平」,连用两个「难」字写出了愁之深、恨之苦。

酣然入梦,是摆脱愁绪的最好方式,却偏偏难以成眠;孤苦的心灵难以于梦中得到慰藉,怎奈风雨助凄凉,平生不顺之事涌来,百感交集,怨恨之情难以按捺,正是「恨难平」。

恨什么呢?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脆弱的心灵禁不住凄风冷雨的折磨,恼人的夜雨却不解人意,从初更一直滴到五更,把空寂无人的台阶洗得明净,却洗不掉人心中的愁绪!

至此,结束全词,照应开头「一声声,一更更」。全词精巧别致,浑然一体。

词人写的是雨,却通篇不着一「雨」字,而读者却能从字字句句中读出溅落到芭蕉上的雨滴,感受到词中人心中的无限愁情,可谓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