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日常|今天开始上书法课

2024-04-07国风

从头开始学习书法

以十年的决心

练习了许久的文征明【琴赋】,越写越四不像,心浮气躁的,决心要和小豆一起跟着老师从头开始,扎扎实实地学书法,也终于说动她一起上课。

今天是上课的第一天,易老师是自己开的书法工作室,出身美院,对书法的见地较为深远,会追根溯源来制定教学计划,以我目前的见识,所得知的便是这些信息,不管如何,先亲身体会再说吧。

我对于书法学习很多的认知都是来自于林曦老师写的【书法课】,她的教学原则第一条便是「 取法乎上,寻师经典 」,易老师也是遵循这一条,或说,是否科班出身的书法老师,都会很严谨地要求正统呢?因此,我也很是认同。

第一节课,上的是站姿,中锋运笔,写横线,老师教我如何运笔,起笔略微回头按下,收笔略顿压,抓笔是松弛的,手腕和手指都不用力,运笔则是用肩膀带动手臂肌肉来运行——写下来也算是复习,但总觉得表述不到位,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就这样,我在练习中锋运笔时,感受每一处的细微变化,过去写正楷的起笔收笔成了需要纠正的习惯,要时刻注意抓笔的松弛感,现在再看林曦老师她写关于中锋的部分:

笔法是一种正确的用锋方式,这种正确的书写方式叫做正锋,它可以表示一种线条的质量状态,其中包含了两种可能的形式,一种叫中锋,一种叫侧锋。

中锋是正锋的基础,蔡邕有写到「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意思便是书写的时候,要让笔尖尽量垂直向下,笔毫的中心始终行进在线条的正中间,压力会聚焦在笔画中心,由此向四周延展,所以,中锋线条的主要特征就是均匀和对称,有厚实的体积感。

如秦代的篆书【峄山刻石】中,典型的中锋用笔,其线条圆实,有厚度,是一种粗细一致的圆笔线条,又称之为「圆笔中锋」。

而唐代的隶书,颜真卿的书写方法较魏晋时代又有变化,字迹显得厚重敦实,是因他继承家学,更强调字里的中锋用笔,由此而来的点画厚度所呈现出的感觉。

还可这样理解中锋: 毛笔无论如何动作,都能平衡笔锋,控制住它的中心,就好像射中靶心一般,是很重要的基础。

有人会把中锋理解为「写得粗」,但其实这不是粗细的问题,而是一种质地的需求。 用「圆,通,厚」来形容好的线条,这样的状态来自笔锋的垂直用力 ,如果没有功夫,再粗的线条也是扁平的, 手里功夫在,即便线条细如发丝,也是浑圆有厚度的,有筋骨在里头。

读完这一段,结合今天的练习,对于中锋的理解才算真正建立起来,具体的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才能够真正地写好中锋,学习学习,学到要习练,才能真正沉淀在自己的本事里。

只不过,今天是第一次练习,感受自己的运笔已经非常耗费心神,屏气凝神,窗外有各种噪音都充耳不闻,内心很宁静,专注在笔下,看自己写出来的中锋,要如何调整,老师也时不时来纠正一下我。

而小豆去年暑假就学了运笔,因此今天她上的课程比我要进一步,在老师的指点下临帖,纠正着字体的结构。

这样跟随老师练习,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问题,老师就如同一面镜子,照见自身的不足,引领自己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深觉自己在学习书法一事上,算是找到正确的有效的方法,老师起到的作用,便是如此,让人事半功倍。

我常觉自己无法深入一件事情,原来,归根结底,是学得不够深入,且没有认真去找到引领我的老师,「寻师经典」,我须更有敬畏心。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