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睽违九秩,艺苑回响|李树化作品特别音乐会

2024-04-13国风

2024年4月8日,国美发布2024活动开场上演了三首李树化音乐作品。当日晚间七点,在同一场地举办的「纪念国立艺术院——李树化作品特别音乐会」吸引了中国美院师生与社会各界的目光。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院长高世名、党委副书记孙旭东、纪委书记陈于杰、副院长夏文莉,及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出席音乐会。

这是一场注定载入中国美术学院校史的音乐会——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作曲家李树化(1901-1991)先生重新回到了他参与创制的国立艺术院——观众在此追忆、重温国立艺术院的音乐,以及每一首乐曲背后的故事。

开场曲【秋夜】原为题材不明的室内乐,改编为钢琴曲首演。它与1931年歌曲残稿【悲秋(赠我友林风眠)】为同一首乐曲,透过它可以走进林风眠先生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感知李树化与他贯穿一生的友情。

张奕明演奏【秋夜】

钢琴作品【紧张之夜】的音响,具有不协和与紧张感。这首是李树化钢琴作品中最有特点的,甚至可以说带有现代音乐特点。乐曲的开始就以5个极弱的音响展开,半音下行的连续小三和弦,并在第五个和弦变换为增三和弦,制造出极其怪诞恐怖的音响。后续的乐谱上,还写有「警报钟」「喇叭」等来提示演奏所需要的气氛。随后夜幕的深沉笼盖,重新安抚了紧张的情绪,钟声带着希望的期冀渐渐响起,在远处回荡。

【树化歌曲集I】

【树化歌曲集I】自1930年出版以来,本次音乐会上首次公开完整演出。【树化歌曲集I】,共收录有12首作品,为10首歌曲、2首钢琴曲,由上海三民公司出版。

【树化歌曲集I】收录李树化1926-1930之间创作的歌曲,是他从法国回国到在杭州工作初期的音乐。音乐题材多为李树化生活相关的主题,歌词也大多为自己创作。

1926年从南洋回国途中创作的【温和的海】、【流星】,为女儿尘生创作的【摇篮曲】(1927年)与【催眠曲】(1928年),歌曲中透着初为人父的温情。

以及来到杭州之后,在西湖子畔所创作的【我怀想的音乐女神妃】、【不堪回首】、【星】与【春】等。

这些歌曲中的抒情与浪漫,能够看出当时李树化在杭州与同仁共建国立艺术院初期的状态。那是一种自由的、松弛的、理想的、欢愉的状态。这本歌曲集在近年才被发现,为我们揭开李树化艺术歌曲的神秘面纱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途径。

唐佳悦演唱【摇篮曲(给我的小宝宝尘生)】

随后上演的【柳枝与竹枝】以一段旋律将贺知章【咏柳】和顾况【竹枝曲】两首唐诗链接在一起,代表李树化歌曲中「一曲容多词」现象。先前【树化歌曲集】中演到的二部合唱【流星】与另一首二部合唱【流水】实为同一旋律曲调,后接下来即将演奏演唱的【酌酒与君】与【客家山歌】也同样如此。两首歌曲,虽然前者是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而后者用客家话来演唱的山歌。同一曲调下,如此风格迥异的音乐特色,体现了李树化艺术歌曲创作多元的特色。

翟晓寒演唱【柳枝与竹枝】

最后演出了三首李树化翻译的法国民歌【在败坏的封建时代的宫墙中】、【在月亮底下】、【乍克哥】,现场保留了原曲,并译制中文歌词。

常规曲目后,张奕明登场加演了【湖上春梦「献给蔡威廉」】、【艺术运动】两首钢琴曲。热烈地回应了国立艺术院的宗旨——「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音乐会在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睽违九秩,艺苑回响!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张奕明演奏并讲解

星海音乐学院教师翟晓寒演唱

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大四学生唐佳悦演唱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郑晓丽讲解音乐作品

文 字 |沈临枫 郑晓丽

摄 影 |傅江杰

编 辑 |王慧乐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