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书境、诗境、人境、化境

2024-03-25国风

中国人对诗书画向来讲究「意境」,意境之美亦成为诗书画审美不可或缺的部分。书法通过变化万千的线条塑造汉字的个性形象,通过全身心的「书写」体验生命的律动和激情,使汉字超越了传播信息的功能,升华到化境而成为艺术。

中国文学则通过语言文字,特别是汉语的音律节奏之美和汉字的丰富语义塑造艺术形象。

这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但它们同样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成长、壮大,它们同样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趣的深刻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

苏轼【黄州寒食帖】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和「入世」进取,老庄强调道法自然和体验人生,佛禅又讲生命超越,所以浸透了儒、道、佛思想的中国书法理论和文学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对作品的人格化评价,宏观的把握与精神的领悟重于局部的分析。

与文学讲「文如其人」一样,书法讲「字如其人」。南北朝时的【世说新语】说:「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王羲之的风度潇洒从容,举止矫健有力,而这种说法其实是与书法品评中讲的「神、气、骨、肉、经脉、肌肤」等具有生命含义的审美旨趣相呼应的。对王羲之的描述与对其书法的描述无须加以区分。

王羲之法帖 龙跳天门 虎卧凤阁

唐代的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他将书法作品、人的情感、阴阳与天地宇宙理解为有机的整体,而这句话用于文学也完全是合适的。唐代另一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好的文章字虽少但含义丰富,好的书法从一个字中已可看出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这与禅家的「顿悟」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书法是否有「书卷气」是宋代以来鉴赏与批评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宋代苏轼有诗曰:「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认为只有多读书、有学问才能使书法达到神化的境界。黄庭坚看了苏轼的书法,认为其中有「学问文章之气」,也就是「书卷气」。这是一般缺乏学问和修养的人写字所达不到的「气象」或「韵味」。这样的作品不低俗,看了以后能净化心灵、提高境界。

古代人评论书法喜欢用「韵」这个字,在评论文学时也常见。「韵」本来指音乐中的声调、旋律、节奏及配器、和声的和谐优美状态,在诗词曲赋中指语句的音韵协调。后来,与哲学中的「气」联系起来,用来评论人的气质风度和书画诗文的意蕴风神。一幅山水画,可以说「气韵生动」,一幅书法,也可以说「笔法、气韵俱佳」,即形式表现和情感抒发达到了和谐与完美。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

从艺术本体的角度来分析,文学通过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表达意蕴;书法通过线条构成意象,通过意象流露意味。语言塑造的形象比较具体,但其中的意蕴是文学家的生命体验,需要读者去体会况味;书法的点线是具体的,但在瞬间构成的意象是抽象的,它包含了由生命体验构成的力度、气势和情态,于是书法的点线就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使得黑白世界能够传达生命的精微。不难看出,在中国,文学创作和书法创作虽然表现的手段和形式不一样,但殊途同归,最终和最高的目标,是达到艺术家理想中的美的境界,即意境。

苏轼【昆阳城赋】卷

讲求「韵」「气韵」或「意」「意境」,说明了中国书法不仅重视技法功力,更看重整体风貌、格调,而这种风貌、格调是人的精神情操和学问修养通过「笔墨」的显现。文学也是如此,写诗作文的技巧并不复杂,但作品趣味的雅与俗、思想的深与浅、格调的高与低,才是真正需要讲究的。汉代的扬雄说:「书,心画也。」而汉代论说【诗经】时提到「诗言志」,正好与之相应。

诗境、书境、人境是三位一体的,最高的诗境是无言独化,最高的书境是目击道存,最高的人境是解悟生命本体的审美生成。文学和书法都是生命状态和思想意绪的流泻,而至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