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此文读懂清明节

2024-04-06国风

作者:冯建国


史上是先有寒食后有清明的,由于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连,都有怀念祖先、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加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气候、历法等一套礼仪作为依托,地位相对稳固。尤其是后来扫墓渐渐成为清明节专有的习俗,与寒食节几近相同,而祭祖的情感积淀显然要比吃冷食深厚得多。故在唐以后,清明节与寒食节渐渐相融在一起,最终演绎成一个节日。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中「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的诗句,表达得非常明确。

寒食节的兴衰

寒食俗称禁烟节、熟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两天。顾名思义,寒食就是只能吃冷食,不得生火烧食。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应该与古代的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由于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常是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椿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在唐时最为盛行。韩翃的【寒食】诗,则透露了上层人士寒食禁火的情况:「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换季时要变旧火为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需要禁止人们生火。因此改火前必须备一两天的熟食,待新火取出后,才能用以炊事,这期间只能吃凉食或寒食。【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指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所得之火称为「新火」。唐代诗人韦庄有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汉代以前,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限。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吃冷食。」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节都被当做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依然如此。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是说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腊祭。这一天皇帝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关爱。

也就是在唐代,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了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节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成为一年之中十分重要、同时又内容丰富的一个节日了。到明清时代,「清明」之称多于「寒食」,而且不禁火,不强求人们寒食,寒食节渐渐地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消失。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就只知清明节,而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

寒食节的传说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这种说法大约兴起于晋南地区,因为介子推就是运城夏县人。这一节气是否就是始于晋南,古文字没有明确定论,不能罔断,但是晋南人提起「清明」来,总是难以掩饰内心的自豪。春秋时期,国都在绛县一带的晋国发生内讧,献公儿子重耳流亡在外。在重耳饥饿难忍时,跟随流亡的介之推割肉熬汤给重耳充饥,史称割股奉君。

一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即晋文公。跟随他的那些臣子们大都加官晋爵,得到厚报,唯独忘掉了舍生忘死的介子推。此时的介子推也已看破红尘,带着老母亲遁入绵山。晋文公后悔万分,亲自率人去找,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就命令手下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山。谁知介子推天性倔强,偏不就范,大火熄灭后,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非常伤心,封绵山作介山。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全国禁火,吃三天冷饭,这便是寒食节的来历。对此,【荆楚岁时记】注中有记载:「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不过这种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因为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成惯制。不管寒食是起源于介之推,还是改火之说,所包含的主旨都是相同的,即忌讳疾疫、祈求安宁,是寒食祭祀的重要思想。

清明节的演变

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悠久而多变的历史。【岁时百问】云:万物至此时,皆以洁而清明矣,故谓之清明。据考证,清明源于「清明风」一词,汉刘安【淮南子】中写道:「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作为节气,人们从这一天开始点瓜种豆,植树造林;作为节日,人们又在这一天祭扫亲人故友的坟墓。将欢声笑语和悲愁泪水同集于一天,成为一个奇特的日子。

清明节是由农事节气演变为祭祀节日的,在【逸周书】【管子】等先秦典籍中,就已被明确记载。它的本意是指春天已冉冉展开,万物洁净而生机发抒,空气清新,风景明丽,民间并始春耕春种、植树造林,花卉草木在这样的环境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像农谚所说的:「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清明前后,植树插柳」;「清明东风动,麦苗喜融融」等等,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含义。

事实上早在先秦时期,清明就是重要的农耕日期,后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才逐渐形成节日。还有一说,即为纪念介子推。介子推因拒不做官而被烧死于大柳树下,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来祭拜介子推的时候,发现那棵被烧毁的柳树竟然死而复活,晋文公当即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祭奠完毕后,晋文公对介子推深怀敬意,就从老柳树上折了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群臣纷纷仿效相沿成袭。此后清明插柳,便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习俗。

旧时清明时节,人们除了要烧纸钱外,各家门窗插挂杨柳,妇女头发簪柳梢,小孩头上戴柳圈,寓「思青(亲)」之意。清明插柳戴柳有多种说法,有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预报天气之说,一如古谚所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而且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以及具有旺盛的生殖力,使得她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人们祈盼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于是在郊游踏青时,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或者是采一些野菜回来。

胡朴妄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了诸多相关的民间谚语,如「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等等。影响较大的说法是,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避邪的功用,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便插柳戴柳。同时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以柳枝蘸水济度众生,人们认为柳可以祛鬼,而称之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避邪了。

此外,有的地方还以面粉、枣泥制成饼,称子推饼,捏成燕子形,以柳条吊在门口,作为怀念介子推的象征。在我们家乡一带,还有吃「指望馍」的习俗。清明时节,一般都要用白面蒸成大馍馍,女的稍微小一些,表面上要有用面捏成的凤,凤上面扎一个鸡蛋。而蒸给男人的,除了用面捏成龙,上面扎上鸡蛋外,还要在馍馍里面包上核桃、枣之类的果实。就是指望儿女们能够成龙变凤,早生子女,以期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扫墓祭祖寄哀思

一般说来,每一个传统的岁时节日,大都有一个突出的习俗主题,像春节的庆贺,七夕的乞巧,中秋的团圆等等。而清明节则是扫墓祭祖,怀念逝去的祖先。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此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习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相传自西周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那时是望墓为坛而祭,后渐变为直接祭于坟前。

清明祭奠祖先礼仪由唐玄宗定下范式,并在开元二十四年,下诏允许官员扫墓,尽管寒食清明已经有五到七天的假日。此后的几个皇帝甚至诏许官员请假上坟,这和唐太宗亲自批注【孝经】前后呼应。清明焚烧纸钱、祭扫坟茔的情景,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一诗中有所描绘:「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节风和日丽,春光明媚,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祭拜先人亡魂,通过祭祖、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哀思。据【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就写出了清明时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已成为人们心中清明节的一个特殊符号。每每吟诵,读之令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对生死永恒的怅惘。

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清除杂草,不仅要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纸钱。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只能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等压在坟墓边。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并用所携带的酒将纸灰圈住,以表示只烧给自己的祖先,别的「野鬼」不能享用。并且要在坟头压上一张纸钱,如果没有纸钱者,一般就被认为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