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五首清绝唯美的山月诗词,箫声清且幽,幔亭不见昔人游

2024-07-23国风

-1-

【山中夜坐】

宋·文及翁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文及翁的【山中夜坐】创作于宋亡后(1275年),描绘其隐居生活。

首联"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描绘山中景色。"悠悠"展现天地寥廓,"献奇怪"将草木拟人化,暗喻宋亡后世态翻覆。

颔联"投老一蒲团,大自在中坐"由景转心境。"投老"暗示诗人无奈选择,"大自在"似表赞赏隐居生活。

文及翁本为有为之士,曾讥诮不问国事的隐士。如今自己也隐居山林,实则蕴含难言隐痛。平和外表下深藏亡国哀痛和愤激,越显恬淡,内心越是痛苦。这种"自在"归隐,实为对现实的抗争。

与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相似,文及翁虽隐居山中,仍念念不忘故国。青灯独坐时,心中挂念的依然是旧君故国,前朝父老。两人身世心境,完全相通。

-2-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春,四十八岁的陆游应邀赴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与为期九个月的从军生活。当时长安处于金国占领区,南山为秦岭主峰。陆游在高处眺望长安诸山时,收复关中的热情愈发高涨。

这首【秋波媚】词是陆游在南郑即景抒怀之作。上片以"哀"字开篇,描绘秋至边城、鼓角悲鸣的景象,表达对国土沦丧的惋惜。下片则从"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展现"高兴"之意。词作由"哀"转"兴",反映作者的乐观精神和爱国壮志。

诗人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光、暮云、烟柳、池馆等自然景物赋予人情,暗示它们也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整首词展现了陆游对收复关中充满希望的豪情,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

-3-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

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这首诗是羁旅乡思的经典之作。唐代诗人面临"回家"与"仕进"的矛盾,多选择坚忍前行。韦庄更显洒脱,"等闲挥袂客天涯"体现了唐代士子的胸襟与抱负。然而,乡思与功名难以割舍,诗人常将苦闷转入梦境,寄寓现实中的困惑和失意。

韦庄一生饱历艰辛,漂泊流浪之苦、去乡怀国之痛的体验深刻,诗作中表现淋漓尽致。"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道出诗人的孤独无奈,斜月意象增添凄然之美。

韦庄善于从内在角度契入,以深刻感悟力和独特艺术表现,使人之常情显得格外动人。全诗境界直白不深隐,却处处涌动感情潮流。诗中的淡定、昂扬、思念、怆然乃至惆怅迷茫,都发自内心深处,既不激烈也不哀怨,令人品味不尽。这种清丽柔婉的诗风,正是晚唐格调的典型代表。

-4-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的【酬张少府】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是一首回赠友人的作品。诗中写情多于写景,隐含诗人抱负难以实现的矛盾苦闷。

首联"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看似达观,实则透露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颔联"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道出理想破灭和思想矛盾,表现出对现实的失望。

颈联"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描绘归隐生活的闲适,展现诗人追求精神解脱的心态。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以问答形式作结,含蓄而富有韵味,暗示诗人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

全诗表面看似达观,实则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王维通过描绘隐居之乐,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语言含蓄有致,发人深思。诗作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又展现了其高雅的艺术境界。

-5-

【梦江南·千万恨】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温庭筠的【梦江南】是一首闺怨词,通过描绘思妇在孤寂月光下的思念,展现其内心悲戚。

首句"千万恨,恨极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满腔怨恨源于所思之人远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两句巧妙侧写,揭示无人理解的孤寂。"山月"暗示夜深难眠,也暗喻丈夫不解妻子心意。"水风空落"则借花落喻年华易逝,"空"字突出无端老去之感。

"摇曳碧云斜"看似写景,实则刻画女主人凝望暮色的百无聊赖之态,暗示光阴又一天消逝。全词以意境取胜,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深入刻画思妇内心世界,语言蕴藉而不失清新,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