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篆书的名称与篆书的渊源

2024-05-16国风

从篆书和文字的关系看,篆书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形态。

篆书,是汉字书法中最早,最古老的一种书体。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篆,引书也。」「引书」,即将笔画拉长,是书写的意思。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认为:「篆者,椽也;椽者,官也。」椽是古代官署属员,秦汉官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椽属,外官有诸曹椽吏,都是司职文书的下吏。所以说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是指被官家所采用的通行书体。

千字文 李阳冰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为古量衡,就是说秦始皇每天要亲自过目很多竹,木简编写的文书,这些文书就是「篆书」。但在当时并无此名称,只是到了隶书出现之后,为了区别,才把以前用于官椽的文书统称为「篆书」。

峄山刻石 李斯

篆书的形成与汉字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原始时期的陶器上所存留的刻画象形符号,被认为是早期文字的雏形。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记载,先民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约简方法描画象形文字,说明汉字是对自然万物的描绘,而且这种描画已具有「书写」的意味。文字学家则认为:汉字大约形成于夏代,夏商之际形成了较完整的文字体系。这些资料和研究都表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正是从这些象形符号起步的,而篆书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

无论是古代书法家还是现当代书法家,对篆书的钟爱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书法家来说,要成大器者,都会关注和学习篆书,这会给他们的书法线条增加许多内涵。正如元代吾丘衍在其【论篆书】中所言:「今之文章,即古之直言,今之篆书,即古人平常字,历代变更,遂见其异耳。不知古初有笔,不过竹上束毛,便于写画,故篆字肥瘦均一,转折无棱角也。后入以真,草,行,或瘦或肥,以为美茂,若笔无心,不可成体。」

篆书的发展与演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书法艺术宝库。篆书在生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还促进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生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