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管明锐:谈邓稼先先祖—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意义和影响(下)

2024-03-08国风

三、创新立异,推动变革

(一)书法

邓石如精四体书,其中,篆书和隶书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其篆书代表作有【荀子宥坐篇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氏草堂记】等;隶书代表作有【少学琴书册】【崔子玉座右铭】【世虑全消隶书四幅屏】【易经谦卦六条屏】等。

邓石如早期临习秦代李斯和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以「二李」为宗,但对「二李」的作品并没有一味地进行循规蹈矩的临摹,而是在研习他们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分析、思考和破解。除了临习「二李」作品,邓石如还大量临习和研究【石鼓文】、汉碑篆额、汉代瓦当、六朝铭镜、彝器款识、嘉量铭等资料的形质和体势。他临习而不囿于其规范,极具革新精神,而这恰恰在艺术学习和创作上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提及的一点是,邓石如一生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这就意味着他免于僵化刻板的馆阁体,使得他的书法实践可以得到更自由的发挥和长足的发展,这也是他后来得以成功改造篆书面貌的客观因素。

以隶入篆的笔法是邓石如篆书的典型特征,这种笔法,使得他的篆书线条呈现出方圆结合的意味。关于邓石如篆书的笔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谈到:「完白山人篆法以二李为宗,而纵横阖辟之妙,则得之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瓦当额文为尤近。」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完白山人之得处,在以隶笔为篆,或者疑其破坏古法,不知商周用刀简,故籀法多尖,后用漆书,故头尾皆圆,汉后用毫,便成方笔,多方矫揉,佐以烧毫,而为瘦健之少温书,何若从容自在,以隶笔为汉篆乎?」由此可见,二者都一致认同邓石如的篆书内含隶意。

从外部环境来讲,邓石如所处的是学风鼎盛和碑学研究兴盛的乾嘉时期。在碑学理论思想的影响下,邓石如大胆创新,勇破固法,打破以往篆书极富匀称、温和、规矩、强化装饰性等程式,以矛盾替代均衡,使篆字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整体风格上,他以雄浑苍劲代替了平和妩媚,最终形成朴厚沉雄、凝重苍劲的特点,让篆书的气象为之一新,并开创了一代篆书的风格。

关于邓石如的篆书,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将其列为神品。康有为评价道:「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作为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邓石如以隶入篆使其篆书颠覆了以往的程式,以此打破了中国千年以来玉箸篆的局限,赋予篆书新的生命力和意趣,为篆书打开了亘古未有的新局面,使篆书迎来了一片新天地。康有为道:「完白既出以后,三尺竖童,仅解操笔,皆能为篆。」邓石如对于清代篆书的发展和推广,有着非常积极的贡献。

同样,在写隶书的时候,邓石如又以篆入隶,他的隶书富含明显的篆意。赵之谦曾评价其隶书道:「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书,以隶为第一。」邓石如广泛临习汉代名碑等,融会贯通。其字形上紧下松,气势纵逸,富于动势,最终形成苍劲厚重、大气豪放、气象雄浑的风格。

而在楷书方面,邓石如将隶书的意味渗入其中。他直接取法北朝碑刻,而未曾从章法森严的唐楷入手,用笔果断,点画饱满;同时,也因其未曾受馆阁体的局限,整体风格上自有一番清新、劲健的风范。在行草书方面,邓石如亦有其个人的明确风格。他学习王羲之、王献之、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家的字法、笔法等,吸收并进行创新,比如融入篆意或者隶意,时而还会渗入魏碑或金石韵味,如作品【赠肯园四体书册】(行草)、【峻爽楼晚眺诗】等。其行草书,虽也取「二王」帖学一脉,但是邓石如又将碑学笔法融入其中,如作品【赠毕兰泉行书轴】。他使行草书的技法和审美领域被大大拓宽打破了千年以来「二王」帖学笔法一统天下的状态,开辟了将碑学笔法和精神引入行草书的新篇章。

当然,尽管邓石如被人评价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但是他的楷书和行草,相较于其篆书和隶书的成就,风光还是稍显黯淡。

另外,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邓石如身体力行地打破了学书法必须从楷书入手的传统和观念,也可以从篆隶来入手。对他而言,这有意或无意都在走一条不同于传统的路子,使他的作品最终体现出具有革新性的价值。清代中后期,篆书的普及、魏碑书风的盛行等书学现象,邓石如均功不可没。

(二)篆刻

「邓石如在清代嘉乾印坛绝对是重量级人物。他以鲜明的个人风格立足于印坛,并与浙派大师丁敬等人分庭抗礼。」从邓石如十几岁开始以篆刻为生到后期终成大家,他在不同时期的篆刻风格各有不同,且面貌差别很大。随着他中后期大量游历和结交朋友而得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之后,他的篆刻技艺和风格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四十岁之后,通过梁巘和在梅家的几年「镀金」,加上他广泛结交了大量硕学名流和当朝官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他的篆刻水平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和提升。后期,邓石如形成了端正而沉稳、遒劲而流利的篆刻风格。

与当时大多数篆刻家不同的是,他将自己内含隶意的篆书融汇到篆刻中,摸索、创造出依据自己的书法进行篆刻的新路径。可以说,邓石如的篆刻成就是建立在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基础上的。他积极尝试采用方圆结合的方式来营造篆刻美学韵味;同时,他还广泛吸收汉封泥印等形式的意味,拓宽了当时固有的篆刻美学边界,例如作品【宣城梅氏】【完白山人】等。王家新在其文章中曾论述:「邓石如篆刻最大的突破在于实现了书法与印刻的统一,这种统一不仅仅是使笔法和刀法的意趣相通,而且是从印章的整体来体现书法的意味。邓石如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言甚是。

邓石如在篆刻领域一生的实践中,虽未专门著书立说阐述其篆刻艺术的理论思想,但他的「以书入印」「印从书出」的观点(清代魏锡曾评价),却深刻影响着后世篆刻家。他开创性地打破了清代当时只取法秦汉玺印的固有模式,从而使篆刻的风貌为之一新,开创了「邓派」(亦称「皖派」)。其影响了后世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黄牧甫、吴昌硕等大批篆刻名家。

四、一身傲骨,不慕荣华

邓石如的一生都未曾入过仕途,以藤杖芒鞋云游四方,终生都以一介草民自居。

关于邓石如的性格,李兆洛在【邓君墓志铭】中记载:「性傲兀,不谐于世,娄空晏如。」值得一提的是,梁巘在任官时因其为人耿介,不趋炎附势,仕途受阻,后辞职。从中可以看出,在为人和性格上,梁巘和邓石如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这一点很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并建立起信任;加之邓石如个人努力所造就的艺术功底,让梁巘大为赞赏,因此,很自然成了邓石如的伯乐。

其实,客观来讲,很难确定邓石如热衷交游、热衷结交朋友,更多的可能是,他个人的书艺和篆刻成就吸引到了所遇到的同道中人。大多数情况下,邓石如本身并非主动去结交,以他的出身、性格和为人处世,也基本做不出来。

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的时候,曹文埴邀请邓石如一起北上祝寿,当时邓石如推辞其给予的车马随从等优厚装备,而是坚持在曹文埴大部队人马出发几日之后才动身——而且是穿着芒鞋,戴着草帽,自己骑着毛驴赶路。北京一行,其作品震撼京城,邓石如即使被「聚光灯」笼罩,也「从不因人热」。同时,也因其耿直的性格,在有机会进入仕途的时候他依然毅然决然地回到老家,一心于书法和篆刻的专研和实践,终生不辍。他曾刻「一肚皮不合时宜」等作品以自嘲;他的很多篆刻作品也体现着他的胸怀,如「胸有方心,身无媚骨」等。

邓石如对朋友真心实意,相互谈诗论艺,常以书法、篆刻或诗文作品互赠对方。其一身傲骨,不慕权贵,不事谄媚;也因其高洁的品格被当时大量文化圈名流和当朝官员青睐和推崇。在艺术上,他无所畏惧,敢于创新,立异改革,终成一代大师。

五、一代宗师,泽被后世

邓石如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书学理论著作,但他的「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等观点,对后世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康有为评价邓石如为「千年来之集大成者」。作为清代第一位全面实践和体现碑学主张的书法家,邓石如开宗立派地确立和完善了碑学书法的技法和审美趋势。他的书法,尤其是篆书和隶书,以及篆刻的主张和探索,在清代开创了书刻艺术的全新景象,具有引领书学艺术风向的积极作用,对当时及后世均影响深远。

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包世臣,他们都以邓石如为标杆来推崇碑学。无论是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还是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对中国书法理论,对碑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等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促进了邓石如的名声推广。李兆洛、吴大澂、赵之谦、何绍基、杨守敬、程荃、沈曾植、吴熙载、徐三庚、黄牧甫、吴昌硕等一大批的书刻名家和文人骚客都承其衣钵。

而在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地,邓石如依然名声远扬。日本汉学家藤塚邻,是专门研究清代金石学和经学的学者,曾给予邓石如很高的评价,撰有相关文章(其著有【清代文化东传研究——嘉庆、道光学坛与朝鲜金阮堂】【日鲜清的文化交流】等)。清代道光年间,朝鲜的金阮堂父子主动与邓石如之子邓传密结交,并对邓石如表达出了由衷的崇敬与钦佩。其实,从清代至今,对邓石如的研究一直都有。到了二十世纪,尤其是出现书法热潮之后,对邓石如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大批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相继面世,研究热度波及到欧美等海外地区。

邓石如对于中国书法和篆刻的文化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书法和篆刻领域,泽被后世。

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出身底层的个体,邓石如在艺术上竟取得巨大成就,甚至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其励志价值亦不言自明。即使放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励志的精神力量。

此外,邓石如的后代亦人才辈出,可见其良好的家风。

邓传密,书法家,邓石如之子,曾任职于曾国藩府上,与书法家何绍基交往密切。邓艺孙,为邓石如的曾孙,教育家,曾任安徽省教育司司长。邓以蛰,邓石如的五世孙,中国著名美学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我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同时期的宗白华并称为「南宗北邓」。邓以蛰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邓以蛰将家中所藏先祖邓石如的书刻作品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邓稼先,邓石如的六世孙,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其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1999年获得被追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本文原载【青少年书法】(少年)2023年第6期,转载时略有调整,特此声明。

作者简介:管明锐,现任河南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