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启功的临摹能力有多强?看看他临写的苏轼作品

2024-06-25国风

启功老先生,早已是书法人的老朋友了!他的亲切与随和、他的睿智与幽默,彰显了一代书法大家特有的风范与人格魅力。

「启体」书法的形象,也早已在人们的印象中根深蒂固;启功笑容可掬的外貌,依然历历在目。回想起八十多岁的他,因掉光牙而自嘲为「无耻(齿)之徒」,真是一位朴实可爱的老头儿。

我们所见到的启老的书法作品,多数是他的原创,很少看到他的临摹作品。其实呀,启功先生是有大量的临摹作品的,这不——他的临摹作品来了!

本文为书友们分享的,就是启功老先生的临摹作品。启功一生对苏轼的作品很推崇,他曾临摹了苏轼的行书【李白仙诗卷】。

苏轼的行书作品【李白仙诗卷】,是苏轼录写的诗仙李白的两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苏轼作为「宋四大家」的老大而成为北宋书法的一座丰碑!

苏轼的行书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其行书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特殊的历史地位。

苏轼流传的作品很多,除了著名的【黄州寒食帖】外,另外就是【李白仙诗卷】,也叫【李白仙诗帖】。

暂不说启功先生的临摹技法与成就,先分析苏轼的原作品【李白仙诗帖】。苏轼的书法是受过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影响,同时唐代末期的杨凝式的行书,也成为了苏轼的行书的借鉴。

苏轼的享年为64岁,【李白仙诗帖】写于58岁。相比于他的终年,这就是他晚年的作品了,并且是他晚年的代表之作。

【李白仙诗帖】的两首诗,被称之为「逸诗」,正所谓「仙诗」是也,其诗有超脱人寰之气概,符合李白的个性。如此的诗歌,须有与之相称的书法来匹配,于是苏轼担起了此责。

先就李白的两首仙诗而言,前者仙气飘飘,引人入胜;后者凄清空逸,超脱人寰。而东坡的书法,第一首灵秀清新,姿态翩翩;第二首驰骋纵逸,人书合一。

清代有「淡墨探花」之称的王文治,称赞苏轼的【李白仙诗帖】曰:「坡翁奇气本超伦,挥洒纵横欲绝尘。直到晚年师北海,更于平淡见天真。」

纵观苏轼【李白仙诗帖】,感受到心随书走,此书境界,非一般人所为!

好了,关于苏轼对【李白仙诗帖】的创作,就说到这里,现在言归正传了。

从启功先生的临作来看,依然保留了「启体」的固有的特色——清刚,瘦硬,粗细对比分明,章法疏朗有致。

有人指出,启功的临摹作品,个人的成分太浓!此观点很中肯!这里就涉及到形与神,法度与尚意的问题了。

苏轼作为宋代时期的书家,本来就处于一个「尚意」的时代。所谓尚意,就是追求整体的意境,而忽略某些具体的形。

启功作为书法大家,他不可能像初学者一样的谨小慎微的专注于形体,而是从大局着手,讲究整体的格调与气韵,让他人的书法,也跟自己的风格合拍。正如米芾所说「恨二王无我法」,这就是大家的风范、气度与自信。

不由得想到毛主席临写的【兰亭序】。伟人的「毛体书法」,极富个人色彩。他临写的【兰亭序】,绝大部分是毛体风格。倘若写得和王羲之一模一样,那还叫毛泽东吗?启功的临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不难看出,启功的临作,在章法上,多处大起大落,甚至是放浪不羁,正符合了李白的个性。在笔墨上,浓淡与干枯的搭配,大与小的参差对比,追求一种风流韵致和清新自然,这也符合苏轼的书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