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来川美奔赴一场艺术之约!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开幕

2024-07-06国风

艺术就在大家身边,生活中设计更是无处不在!7月6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

7月6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

相较油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成果能在普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产生实际效用。也正因如此,走进本次展览,观众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有不少展出作品其实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自不用说,还有重庆设计师带来的进京作品【陵江驿渡·三胜车渡服务站】其实早已在北碚建成,有兴趣的市民明天就能直接前往现场打卡。

不足1/10投稿作品得以亮相重庆

作为全国美术界最高等级的国家级综合性展赛,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每五年一届,展览中评选产生的「中国美术奖」是国家级美术类最高奖。

据介绍,今年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一共设13个展区(分设于11个省市区)。2023年8月,经重庆市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的积极争取和激烈竞争,本届全国美展的艺术设计展区落户重庆。

展览现场

「本届艺术设计展所展出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艺术、服装设计、书籍装帧、信息与交互设计七大门类共501件套作品(其中重庆作品100件套,占19.9%),是从自2024年2月面向全国征集的5083件套投稿作品中精心遴选出来的。」据本次展览的承办方之一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魏东介绍,最终的投展比仅为9.9%,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从501件展出作品中精选出了进京作品105件套(其中重庆作品21件套,占20%)。魏东说,「这些高水平、高质量的作品体现了参展设计师秉持‘设计为民众、为国家、为世界’的创作理念,充分展现了艺术设计践行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人民和社会的当代价值。」

这套绝美装帧设计已经可以网购

「1号展厅里集中呈现的都是本次展览中的‘进京作品’。」据魏东介绍,这里面首先值得向观众们推荐的就是本届展览首次将信息与交互设计和书籍装帧纳入了艺术设计领域。

【四大名著——家藏批评本】书籍装帧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套【四大名著-家藏批评本】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根据每部名著的主题特色、故事中的名场面等单独设计了书匣。【红楼梦】的书匣就像一座深宅大院的宅门只打开了一条缝,好似贾府大院内的悲欢离合正待读者去一探究竟。

这套设计精美的【四大名著——家藏批评本】已经可以网购到

「此外,我们还根据书中故事做了‘刷边’。」在现场,这套书的装帧设计者唐旭说,书本一合起来,除书脊之外的三面就都各是一幅精美的工笔彩绘图。同时,上游新闻记者发现,这套书在各大图书电商网站已经可以直接购买。

满满都是中国味的月球车可能长这样

作为美术界的「国展」,与航空航天、乡村振兴等宏大叙事的同频共振,自然也是不少作品表现的核心。这其中,即将代表重庆进京展出的【「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和【人机联合月面移动科考站】两件作品尤其值得关注。

即将代表重庆进京展出的【「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

「人机交互,展示国家、民族形象和融合创新,都是我们在设计中考虑的重点。」【「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的设计者之一、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老师胡永攀在现场告诉记者,比如航天服胸前位置是控制台,「它标识的刻度、操作方式的字都是反的,但我们给登月服手臂的位置设计了一个小平面镜,航天员通过它来操作就更方便。」

满满都是中国元素的【人机联合月面移动科考站】设计

在可能就是未来中国登月车的设计【人机联合月面移动科考站】中,则有更多中国元素格外吸睛。

观众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车轮上有「中国」二字,它在行驶过程中会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两个汉字的痕迹。踏板、车轮上也有中国编织的体现,太阳能板也是中国折扇的样式。

这件进京作品可去北碚现场打卡

本文一开篇就提到了本次展览的进京作品中,可以去现场打卡的作品名叫【陵江驿渡·三胜车渡服务站】。这个项目位于嘉陵江边的北碚三胜村一侧,紧挨着的就是目前重庆主城区内最后一个以汽车轮渡为主的码头三胜-水土渡口。

【陵江驿渡·三胜车渡服务站】

「从一开始设计,我们就想着借鉴索道蝶变新生的转型模式,把车渡和文旅产业结合,让它焕发生机。落实下来就是为它建造一个配套服务的公共空间。」据【陵江驿渡·三胜车渡服务站】的设计师之一、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田琦介绍,在最终的方案中,他们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山城特色:「重庆传统民居的坡屋顶,这里有;临江一面高高耸立的钢结构,又让人仿佛看到了吊脚楼的味道;而为了解决高达11米的崖壁高差,我们又选择了形似山城步道的折行钢结构楼梯来连接。」

田琦和团队选择了形似山城步道的折行钢梯来解决崖壁高差问题

具体到功能性看,整个空间也实现了复合、多元的特色。「在一楼的文化展示空间,大家可以看到车渡这一传统交通工具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楼则为市民、游客提供茶水、WIFI、充电宝等便民服务。三楼则是给车渡船员提供的简单生活起居场所。」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田琦

田琦和团队的作品其实在上一届全国美展中也有入选,就是位于大学城的「远山有窑」文化空间。「作为一名建设设计从业者、也是一名高校教师,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作品一定是要服务于社会、扎根于我们所在的西部地区。」田琦这样说到。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实习生 程大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