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辈子,到底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活着,为了诗和远方。」
有人说:「把儿女照顾好,为父母养老。」
也有人说:「都是向死而生,有什么意思?」
不同的人,可以说出不同的答案,也说不清到底谁的是标准答案。
我们看看北宋的 苏轼 ,千古流芳,活出了不一样的自己。
林语堂点评苏轼 :「一个工程师、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一辈子在不同的角色之间穿插,还能游刃有余,这就是意义所在。
总体看来,人生最大的意义,就藏在 「上下左右」 四个字里。
01
能上,是本事。
苏轼出生在书香世家,父母不仅给予他读书的机会,父亲苏洵还是文学家。
还在读书的时候,苏轼就崭露头角了。
在中岩书院里,老师王方让学生为一方鱼塘起名字。
苏轼朝着鱼塘,鼓掌,鱼立马就冒出来。苏轼说:「此乃唤鱼池。」
老师王方拍案叫绝,并把女儿王弗,许配给苏轼。
当苏轼走进科考场的时候,被主考官欧阳修青睐 :「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宋仁宗看了苏轼兄弟的文章,也叫好 :「吾今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苏轼用才华,折服了皇帝、考官,也让自己的人生节节高,走进了官场,能够一展宏图。
【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不管你多大年纪,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就会知道,人活着,到底有多好。
为自己,可以读书,去想去的地方;为家庭,可以努力赚钱,成就家业;为天下人,可以努力工作,贡献力量;为弱者,能够行善积德,让自己的人品,灼灼放光。
人有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有不能抵达的彼岸。但是你不必担心,尽管努力,攀登、行走的过程,就是最美的一道风景。
当你挥洒汗水的时候,人生有了阳光和雨露,特别惬意。
02
能下,是勇气。
就在苏轼官越做越大的时候,宋神宗上位,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苏轼作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并例举了变法的各种弊端。
王安石对苏轼的言论,颇为恼火。还让御史谢景例举苏轼的过错。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苏轼主动请求,调出京城,去杭州做通判。
对于变法,苏轼写了几篇文章,很快被人抓住把柄,卷入了「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大家都数落苏轼的各种不是。
走出牢狱之后,苏轼被贬黄州,带着一家老小,借住在寺院里,后来自己修建房子,种地,保证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
面对人生急转直下的情况,苏轼写道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原来,最好的人生,不仅仅是积极向上,还可以是「急流勇退」。
正如【道德经】中说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也会有看不惯,适应不了的东西,但是不要因此就强求改变,而是学会示弱,回避等。
能够往下走,不是害怕,不是真正的软弱,而是另一种勇敢。
人生是沉沉浮浮的,不会一直在某一座高峰。
到了一座山峰,你就往下走,到低谷去,再往上走,会到更高的山峰。
也可以说,你要去更高的地方,就得持续往下扎根,如大树一样,树冠越大,根系越发达,扎根越深。
03
能左右,是心态。
苏轼被贬之后,也有一段时间,被重新启用了。但还是因为政治观点不同,再次被贬。
人生就像过山车一样,黄州的日子够苦了,没想到还要去更苦的惠州、海南。
大家都为苏轼捏一把汗,但是苏轼却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惠州,苏轼的薪水很少,吃不起好东西,就去买羊骨头。经过琢磨,他发现好的烹饪方法,说 :「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
到了海南,他把廉价的牡蛎,也变成了美食。
从一个文学家,变成美食家,变成了水利专家,也确实为难了自己,但是心情好了,什么都不难。
天要打雷刮风下雨,明天要出太阳,你都把握不了。但是你不必因此烦恼,这会伤害到自己。
曾仕强老师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出路不是控制环境,也不是改变环境,而是调整自己。」
是的,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你会发现,下雨的日子,也能小楼听雨煮茶;太阳火辣辣的,也能感受到禾苗在疯长。
就是下大雪,也不觉得寒冷,那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若是你发现人生没有意义了,说明你左右不了自己的心情,开始颓废了。
你在任何时候,都能做情绪的主人,那么你就左右了了自己。
古人云:「境由心生。」能左右心境的人,命运都不会太差,活的每一天,都很快乐。
当然,注定无法左右的,就撒了它。
04
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
人生的意义,也不是固定的,是一直在变的。
阳光的人,跟着时代一起变,跟着命运的沉浮一起变,看似随波逐流,其实是乘风破浪。遭遇了低谷,那也能打起精神,拨云见日。
阴霾重重的人,上去了,下不来;下去了,上不去;机会来了,不能左右;痛苦来了,也不能左右......人生自然也就看不到意义。
苏轼说:「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给人生赋予积极的意义,能上能下,自我左右,无不精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