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8首经典的中秋词,少有人及:苏轼4首、辛弃疾3首、张孝祥1首

2024-09-17国风

又是一年中秋节。宋人很喜欢中秋,因为这是团圆的日子,一家人晚上坐在一起,聊天赏月,闲适而又温馨,现代人很难体会了。

但宋代才人的中秋,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因此中秋词多有思乡、念家之意,这倒与现代人的中秋类似了,不知道这个中秋假期,有多少「打工人」无法与家人团聚?

下面为大家献上8首经典的中秋词,苏轼4首、辛弃疾3首、张孝祥1首,每首都是经典之作,尤其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是无数人能背诵下来的,正如胡仔所评价的:「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话虽如此,但总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认真品读。

一、苏轼的4首中秋词

苏轼中秋名词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无数人能背能赏,因此就不必多言了,只说三个方面与之有关的东西。

第一,是这首词的流行性,好词首先要能够流行,能够让大部分人都读懂,苏轼的这首,从写出来以后,便流传甚广,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懂,宋代便经常出现让歌女「唱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的情形,历经千年而不衰。

第二,意境绝美,艺术成就难以超越。浪漫瑰丽的意境,打动着无数人的内心,整首词构思新奇巧妙,飘逸纵横、情真意切,虚实结合变幻莫测,谱写出了一幅浪漫主义的乐章。

第三,亘古不变的真情流露。中秋日,苏轼思念弟弟苏辙,因而写下这首词,寄托了对亲人美好的思念,发自内心,真挚淳朴,能让任何人都产生共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有哪一个中国人不被感动呢?

苏轼中秋名词之二:【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短短四句,像是一首小诗,却有着深长的意味,这是苏轼和弟弟苏辙久别重逢后,中秋一起赏月而写下的作品,两人聚少离多,这次中秋竟然能够聚在一起,令苏轼非常高兴,所以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好,甚至还有点不舍。

兄弟两人把酒言欢,度过了美好的中秋夜,这首词,境界很高远,语言很温暖,意味深长。

苏轼中秋名词之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也是一首非常低沉、消极的作品,苏轼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正是苏轼人生的低谷,在被流放黄州期间,朋友全无,家人也不能团聚,所以苏轼在当年的中秋节,是非常失落的,「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是何等消极才写下的句子。苏轼孤身一人,只能对着被乌云遮挡的明月,凄然向北把盏。

苏轼中秋名词之四:【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是一首借助李白的诗,来抒发自身感情的浪漫主义作品,想象力非常丰富,从现实中的赏月开始,到最后奇幻的想象力结尾,整首词都让人置身于月宫仙境之中,俯视着人世间的一切,令人感觉到绚烂的美。

可能稍微不足的地方,就是这首词感情上略带消极成分,有一种淡淡地忧伤,不太适合与家人团聚时的高兴心情,但这首词的写作无疑与东坡当时的心境有关。

二、辛弃疾的3首中秋词

辛弃疾中秋名词之一:【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词是模仿屈原的【天问】而写下的,【天问】一共问了一百七十个多个问题,几乎全是质问句,而辛弃疾这首词,也几乎全篇都是问句,构思巧妙,想象奇诡,正如屈原的【天问】一般,甚至还有一些科学的探索精神,没准辛弃疾也怀疑过,地球是圆形的,所以才会写得这样奇妙。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富有浪漫主义的神话再结合无穷的想象力,不写思乡,不写怀人,更不凭栏吊古,而是用优美的神话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带给人纯纯的美感,当真是独具一格,打破了历代咏月的常规。

辛弃疾中秋名词之二:【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也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将古代神话典故运用在词中,又将收复失地的热情写在了词中,虽是中秋,也有一腔爱国热情,这首词无论是从风格还是艺术境界上,都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是辛弃疾的优秀篇章之一。

辛弃疾中秋名词之三:【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中秋无月,已然新奇了,辛弃疾的苦闷也因为这无月的中秋,而变得更加浓重,可以毕竟又有豁达的地方,所以他在末尾用一种洒脱的情怀结束,也算是对自己壮志未酬、人生艰难的一种解脱吧。

三、张孝祥的1首中秋词

豪放大家张孝祥的这首中秋词,被誉为「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尤有尘心」,甚至有人说,这首词可以比肩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孝祥中秋名词之【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的人品、胸襟,亦或是才学、词风,都和苏轼有着很多类似之处,但张孝祥的词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创新,是宋词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乾道二年,张孝祥出任经略安抚使不久之后,因为受到谗言而被降职,北归途中经过洞庭湖,恰好又快到中秋佳节,作者一叶扁舟,荡游在湖面上,看到浩浩江面和皎洁星月,由此激起心中无限感情,因而挥毫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念奴娇·过洞庭】,以洞庭湖上皎洁的明月和星云、辽阔浩荡的湖面为背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坦荡无涯、高洁激昂的艺术世界。由洞庭湖面而联想到宇宙人生,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借月光来赞美人世间的高风亮节,既有美好的景色,又有独特的心境,有人说「 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此语也当得。#月满中秋诗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