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馆陶一带的「作假」风俗

2024-02-02国风

马月起

乡村流水席

人际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点内容。而冀鲁豫交界处馆陶话里的「作假儿」就体现了一种主客之间亲情、友情互动的风俗。

「作假儿」与「别作假儿」——浓浓的亲情友情

馆陶话里的「作假」与成语「弄虚作假」中的「作假」完全不是一回事。成语「弄虚作假」指的是制造假的现象以欺骗别人,有贬义。而馆陶话里「作假」的「假」常常儿话,写作「作假儿」,基本意义就是在做客时假称吃饱了停食而实际并未吃饱。一个人出门做客,或是因为生活场景、生活习惯改变了,或是因为不适应太客套的场面,也或是怕别人议论自己食量大、吃得多更怕议论自己嘴馋不节制,所以总是主动克制自己不吃饱,并无贬义。当主人劝饭时,也总是假意称自己已经吃饱了。主人也多理解这种情况,于是再三劝饭,当然是出于表达热情,而客人却总是坚称已经吃饱而不再吃。主人劝饭时总是反复劝说:「别作假儿,多吃点儿!」「作假儿」的客人也总是回应:「没有作假儿,真吃饱了!」

真「作假儿」与假「作假儿」——一堆相关的可笑事儿

在过去艰苦年代,有时个别惜食、惜酒的「主人」客气地劝饭并不一定十分坚决,而有些「作假儿」的客人也总是在主人劝饭过程中一边假称「已经吃饱喝足了」,一边毫不客气地继续大吃二喝,直到真正吃饱方才罢休。但也确实有一些人总是在做客时不经心地「作假儿」吃不饱,主人越是客气,他们越是不好意思吃,最终仍然吃不饱。

馆陶一带人们做客时,主人总是很热情地劝:「千万别作假儿!」主、客在这种浓浓的亲情、友情互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因为习惯于这种情况,一旦到了主人不再劝饭、劝酒的场合,不少人还真是不习惯,不知不觉真地「作假儿」起来,导致最后饭未吃饱,酒也没喝足。

相对于馆陶县,周边不远处的肥乡县民间还有「葛行(汉语拼音拼作xìng)」一词。肥乡县民间把主人反复劝后仍不吃饱喝足的称为「作假儿」,而把主人一劝就吃就喝的称为「葛行」,当然有调侃之意。这种行为实际是假装「作假儿」。

狭义「作假儿」与广义「作假儿」——难在客气与不客气之间

「作假儿」的引申意义是不限于吃饭、喝酒,而推广于其它方面。例如:「初来乍到,用车呀、住房呀咱都能解决,需要什么尽管说出来,千万别作假儿!」意思是千万别客气,千万别不好意思说。这也是待客之道。

当然,有时客气一下也是必要的,「作假儿」比实在得过了头,比太不客气讨人厌要好得多。做事太不客气、沾光没够也会讨人嫌,馆陶一带人们常常这样鄙夷地调侃这类人:「这人见好处就上,怪不作假儿!」

太过「作假儿」,自然常常「吃亏」;太不「作假儿」,又会讨人嫌。到底是客气一些好,还是不客气好?「鞋大鞋小脚知道」,穿多大号码的鞋自己把握吧。

还是以一个吃喝方面的「作假儿」故事结束本文。某君极爱饮酒,一次与同伴赴宴。宴席主人非常热情,频频敬酒,偏偏这位朋友「作假儿」了,面对满眼的美酒佳肴就是放不开。主人看出来了,更是对他照顾有加,一再讲酒是著名的茅台酒,千万不要「作假儿」,千万要多吃多喝。可这位平时只喝得起十元钱一瓶劣质洒的老兄,越是对方热情相敬,越是担心人家笑话他没喝过美酒,反而更加喝得少了。归途中,同伴纷纷称赞酒好味醇,这位朋友后悔不迭:「为啥要‘作假儿’呢?那一瓶茅台可是能换几十瓶自己平时喝的酒啊!」

(作者马月起,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馆陶县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理事、邯郸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馆陶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馆陶县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陶山】文学季刊副主编,出版有【馆陶民俗】【馆陶史话】【馆陶诗话】【馆陶话】【馆陶县四股弦、木偶戏】【中国大运河与邯郸】【魏徵前传】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