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历史的天空庄子、荀子、韩非子、阴阳家以及「外儒内法」

2024-03-15国风

以前我们介绍了孔子的反对者墨子和不同于儒家之道的杨朱,以及老子的道家学说,还有孔子的继承者孟子的哲学理念。

那么在老子以后, 庄子 对道家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儒家在孟子以外的地方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先来谈一谈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庄子及其思想。庄子的名字叫做庄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坐落在如今山东和河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国。除此之外,我们对庄子的生平其实并不大了解,庄子与孟子的时代大致相同。众所周知,庄子是个深居简出的人,不过那个时候他的理论还是很有名的。

庄子

据史记记载,楚威王对庄子很是欣赏,所以特意送了一份贺礼,让庄子去当楚国的宰相。庄子对使臣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死去了3000年的龟,供奉在祠堂之中。使者说,是的。庄子开口问道,据说这只乌龟被一颗金色的蛋包裹着,用一个精美的盒子装着,看起来很是高贵。使者说,是,很尊贵。庄子又问道,你告诉我,这只神龟生前成天在淤泥中游来游去,是不是太低贱了?使者回答,的确如此。庄子又问,你觉得这只乌龟会不会甘心被杀死?他是希望被供奉在高贵的祠堂,还是甘愿在肮脏的淤泥中游来游去的?使者答。他当然更喜欢活着。庄子哈哈大笑,那就对了,我宁愿当个自由自在的乌龟,也不想去当什么宰相。这则故事就反映了庄子所渴望的人生境界,那就是逍遥。

【庄子】一书的开篇就是【 逍遥游 】,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的理论也非常的丰富。在这篇文章中,庄子喜欢给人讲故事,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更快乐。从庄子的角度来说,如果是一只乌龟,那就让他好好的游吧,如果是一只鸟儿,那就随他自由自在的飞。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天性,服从他们,各司其职。

我们人类要想得到快乐,就必须服从并发展自己的天性,如果强迫统一,削足适履,只能带来苦难和不幸。虽然说逍遥游的生活理想很好,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毕竟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不可避免的会被一些外在的因素所左右,人的快乐总是被很多因素所限制。

庄子很清楚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一种完全的自由,一种真正的快乐。但到底要 怎么做才能实现这种真正的逍遥游,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宁呢?这就是庄子哲学的精髓,也是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庄子把他叫做齐物论。 在【逍遥游】的总论当中,庄子把两种幸福和自由区别开来,一种是相对的自由与幸福,一种是绝对的自由与幸福。

他用【列子】的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据说有一位列子能够驾驭风行15天,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不过这还是需要风才能飞行,因此庄子认为他的幸福还是有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的,是相对的。在列子之上还有一种人,他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这样的人在庄子看来,就是他心中的至人、神人、圣人。他可以掌控天地间的一切规则,可以掌控六气的变化,可以在无限的空间中遨游,它不需要任何凭借,他才是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幸福。

不过,难道真的有庄子所说的这种人吗?在庄子的论辩逻辑中是存在的。我们普通人不能想象也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因为我们受到了限制,不能从更高的维度去看问题。正如小鸟不能想象一只大鸟能飞多高那样。不过,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么一个人要如何成为一个超越了局限的人,成为至人、神人、圣人呢?

庄子对这一点的看法是,我们必须超越狭隘的视野,达到无限的观点。那么怎样才能有有限的认知提升为无限的认知呢?庄子用人籁、地籁、天籁三种不同的概念来解释这种认知的不断发展。人赖是指人为制造的声音,地籁是指风吹动万物的声音,两者都是在特定的外在环境下发生的,而天籁之音则是人籁与地籁得以发生的原因以及造化之音。

庄子的看法是,人们每天所持有的看法都是单方面的、相对的,就像风从不同的方向穿过岩石的裂缝时所发出的不同的响声。意见不一的人难免会产生分歧。在这种狭隘的视野中,我们的争论很明显的不能理解事物本质。

庄子的观点是,只有站在更高的起点,才能真正的超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打破彼此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根据 齐物论 ,彼与此相对的比,彼有自己的是非,此也有自己的是非,彼此互换位置还有各自的是非,这样的循环就像是一个轮回。而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就是不能故意的反对,也不能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场,而是要走到道的核心。进入道的核心,就像是站在一个圆的正中央,可以看到这个圆的每一个点,而他自己却不受这个圆的影响。

就拿坐一张桌子来说,从桌子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制作的行为。但是从树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毁灭性的行为。说制作和毁坏都是从事物的局限观出发的,从道的观点来讲建筑和毁灭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因此我们才会明白,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意义,而没有一种事物是没有价值的。微小与巨大,美丽与丑陋都是一体的。

庄子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境界不但解决了道家早期提出的问题,也解决了如何避免伤害、超脱凡尘的痛苦。这是因为, 人生之苦莫过于对死亡的恐惧。庄子的哲学虽不能让人永生,但却能让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人生,人在失去的时候一定会有收获。 据说庄子在他的妻子死后曾经鼓盆而歌。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夸张,但却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来减轻情绪,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宁。

我们对孔子、孟子等儒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先秦时期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除了孔子、孟子,就是荀子。 荀子 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批判的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我们之前提到过, 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主张王道与德治,对人类抱有积极的期望。 至于 荀子 和孟子正好相反,也代表着儒家思想的另一种发展,那就 是现实主义的儒家学说

首先, 荀子 与孟子所说的性善论观点不同,他 主张人性恶, 他在【性恶篇】中说,人若要想成为一个美善的人,就需要人为的改造。许多人都在批判荀子说他是在贬损人性善。荀子的学说也有他的优点,这是一种文化哲学,一种教养哲学。他把 人类所有的善良和宝贵的事物都归于人类的劳动和创造。 荀子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也就是人要在天与地之间 用后天的行动来定义自己

荀子在【天论篇】中说,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奇志,夫是之谓能参。 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人与天地是一样的重要。这一点与孟子所说的 尽心知性、知性知天 的观点相违背。

荀子认为天、地、人是宇宙中有三大势力,他们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需要去讲和探究什么天,因为那是对天的职责的冒犯。虽然荀子的人性论和孟子的观点不同,但也赞同他,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的观点,然而他们的立论依据却截然不同。

孟子相信人的 仁、义、礼、智 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把这四个部分都开发出来,就能够成为圣人。但对荀子来说,人不但出身不具备善端,而且还具有十足的恶端,比如说不断谋求自己的利益和快乐。但是,荀子对人类的认知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相信只要知道了 仁、义、法、正 的本质和含义,就可以成为和禹一样的人,这是人向善的奇迹。

孟子的观点来说,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的人性是善良的,而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人的智 。孟子、荀子为何如此费力地谈论人性呢?这是因为人性理论常常是社会学的基石,必须明确,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在性恶论的基础上,荀子说,人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社会,能够有道德,就是因为人类必须团结在一起,才能征服其他的生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因为一个社会组织必然要有某种行为准则来运作。这也是荀子特别重视礼节的原因。

一方面, 理智的目的在于节制人的欲望,划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辩解。这一点与墨子很像 。而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是因为它有后天的理智,虽然禽兽有父子,有牝牡,但那是自然规律,人有父子之亲,男女之别,但这是一种社会关系。

荀子也相信在人类社会中最主要的是礼乐文化,就拿文化来说,丧礼是其中之一。荀子对死亡的理解是 视死如视生 ,丧礼可以让人在缅怀死者的情感中体会到忠信、爱敬之道。然而,荀子不相信礼节能起到感化诸神、产生风雨、预测未来的作用,相反,他觉得这是在表达一种慎重和忧虑之情。

至于乐,荀子将其视为德育的一种手段,相信音乐节拍与曲调都能打动人心,净化心灵。荀子的礼乐曲奇,迷信色彩,具有实用主义的特征。荀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这种写实的心态对后世法家大师韩非子的影响很大。 荀子的关门弟子有两个,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 。前者在军事和政治思想上帮助秦始皇实现了中国的统一,而后者则是法家的领军人物。这为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奠定了理论基础。

说到这里,又遇到一个问题,荀子的学生何以能成为法家之代表?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

西周【礼记】中说,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个体系的存在是因为西周的封建社会相对简单,靠着血脉和人脉的力量才能维系社会。每一个分封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地盘,那些贵族的家族其实都是半独立的,他们在处理社会和对外问题时,通常都是按照不成文的君子协议,也就是礼来行事。

然而到了周朝晚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一些贵族失去了土地,失了爵位,一些普通的百姓则是从政治和社会中走到了更高的位置,而在这个时候,国家间的战争也在不断的升级,国家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来对付战争。

在那个时代,有些杰出的人对政治有了很深的了解,他们都是诸侯谋士,有些人更是做了宰相,而他们的本职大部分都是法术之士。随着法术之士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他们的学说也渐渐的形成了法家思想。因此,法家并非一位法律学家,而是一位具有组织与领导力的专家。凡是想要成为领袖的人都会意识到法家思想非常有利于组织民众,但也有很大的专制倾向。

韩非子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韩国的公子,是荀子的弟子,著有【韩非子】55篇。这位才华横溢的法家大师最终却是死在了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统一的秦国,这恐怕出乎了他的意料。

比韩非还早,法家有三大流派,一派是慎到的势派, 重视强调以强权知识来治国。另一派以申不害的术派 ,最重视术,主张用权术来治理国家,第三派是商鞅的法派 ,最重视法,主张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韩非子觉得这三者缺一不可,他认为明主应当公正无私,依法行事,用人时又要像鬼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当然了,这也需要利用势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此三者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主张在治国之道上,先要以法来教育民众,使他们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事不应该做的。当法律颁布以后,皇帝要对人民的所做所为进行监督,因为他们可以对犯法的人进行处罚,对遵纪守法的人进行奖励。君王不一定要用自己的品德去影响别人,也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和道德,只要运用一套法家的诚信就能治国

从用人上看,韩非子的学说是荀子论证思想的一种应用,他强调 循名而责实 ,也就是说,一个君王的职责就是把一定的头衔和职位交给一个合适的人,而不是为他的工作方式而烦恼。只要完成了任务的就奖赏,否则就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一个资质平平的君王,也可以做到 无为而无不为。 从这一点上来说,道家和法家是一样的。

然而在政治上,法道两家却是最大分歧的两家。 道家提倡社会的绝对自由,而法家提倡的是绝对的社会控制 ,所以说都希望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然而, 道家的无为政治仍然依靠圣人,而法家则更多地依靠程序和体制 。相比之下,儒家在对国家的管理上更接近于法家,但是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孔子提倡以仁、义为道德感化,以礼乐来教育人们, 儒家致力于把传统的贵族礼仪应用于民间,以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准,而法家则是将平民的刑罚扩展到了贵族,从而降低了贵族的道德水准。从这一点上讲,他们都是当时的革命家。只不过儒学更注重理想主义,而法家更注重现实主义。

从汉朝到清朝,大部分国家政权都采取了一种 外儒内法 的统治方式。可见,法家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历朝历代都是外儒内法。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上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事功与伦理,是历代帝王的两大手段,也是构成外儒内法的重要成因。

一般而言,儒学重仁政,讲究伦理劝导,而法家讲法制,重在事功,彼此糅杂,早已难分彼此。从这一点上来说, 道门和佛门是一样的道理,就如佛门之观音菩萨是道门之慈航真人,普贤菩萨是普贤真人,文殊菩萨是文殊广法天尊,三清四御五老,佛祖和观世音菩萨便在五老之列,早已是难分彼此,是故,佛本是道。 当年心学圣人曾经提出过三教合一的说法,追根溯源,佛门在传入中原后首先被附于道门,后则依附于儒门。直到数百年后,佛门才逐步自成一家。佛门弟子借儒道两家之学阐发佛学,当初佛门内部出现的‘六家七宗’的争论便是由此而来。

我们在之前已经提到过许多关于实际政治和生活的思想家的学说,但是先秦的哲学家们除了老子、庄子之外,几乎没有提到过形而上的问题。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去探索和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而宇宙理论虽然看起来很抽象,但实际上却和最实际的政治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构造与起源的理论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条是关于阴阳家的,一条是由不知名的儒家作者们所撰写的【易传】。阴阳家主要讲五行。阴阳家的术数思想分为六种:第一种是天文,如有28宿的吉凶,第二种是历谱,如一年四季等,第三种是五行,是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属性,叫五德,第四种是蓍龟,是预测占卜吉凶的方法,第五种是杂占,第六种是形法,如后来的风水命理等。

这里我们主要讲一讲易经和易传。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们习惯于把宇宙中的各种现象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

易经最初也是一种占卜之术,其中最重要的八卦和64卦大概是在周代初期被创造的,其模拟的最有可能是蓍草占卦。最初,人们用蓍草的数目推断奇数和偶数,而现在则是以八卦和64卦中的连线和断线来表示占卜,其步骤与方法是先用奇偶的组合得出各爻,然后再对照易经读出卦辞和爻辞,就可以判定吉凶了。

易经是一本很古老的经书。而易传是儒家学者不断对易经进行新的诠释,有些新的诠释涉及到了伦理层面,有些则涉及到了形而上学。在形而上学方面,易传中最重要的就是道的观念,但是这个道与老子的道不一样,老子的道是无法言语的。而易传的道是可描述,可形状和把握的,更准确的说,易传所讲的道,一方面是宇宙中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原理,诸如君道、臣道、父道、子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指万物作为整体的那种道。

系辞下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宇宙的最大成就,其中生出万物的事物在形而上学中称为阳,被创造出来的事物叫做阴,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对宇宙诞生的直接描述。易传还对用以描述宇宙的话语进行了阐述,比如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观点成为了儒家的形而上学和宇宙理论的依据。易传所代表的儒家形而上学看似是在探讨更多的抽象问题,却在实际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首先,易的概念是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事物要想达到完美,就得在合适的位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程度上运行,这就是易传里所谓的 致中和 。这种致中和的观念在中庸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般人看来,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指什么都要取中间,做事不彻底,这是大错特错的。

真正的中就如黄金分割一般恰到好处。因此,在中庸里有这么一句话,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他的所有的愿望和情绪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他的内在就会和谐,他的灵魂也会健康。这同样适用于一个社会。这是因为一个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取决个人能否被适当的满足,而且中庸的庸指的是平凡,如同衣食住行哪样,人伦和道德也是日常的一部分,是普通恒常不变的道理。

由此可见,儒家的形而上学和道家是有区别的,他没有从日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道家的形而上学更多的是一种自然之道,而儒家的形而上学则是一种社会之道,尽管在这个社会之道的后面还有一个更为抽象的宇宙理论。由于时间的关系,就解读到这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先秦诸子学说的晚期发展,包括庄子、荀子、韩非子、阴阳家,还有儒家的形而上学, 所有的理论都在试图拯救周朝末年的乱局 ,这就是他们的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富有生命力的思想资源记录了秦朝在统一中国以及汉朝不断巩固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并与新时代的学术思潮融为一体,这就是新社会运作的理论依据。那么新帝国的哲学是怎样的呢?先秦诸子的学说在汉朝是如何呈现的呢?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厚的一笔。

首先是秦始皇造就了中国的大一统,这种大一统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也许有人会说,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分裂时期,但人们在思想上已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思维,习惯了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人们普遍的相信分裂是错误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大秦帝国一统天下之前,其哲学思想已显示出一种面向世界和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那个时候所谓的天下就是整个世界。

孟子早就说过一统天下的方法了 。梁襄王曾向孟子请教,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呢?孟子说,定于一,统一的时候就安定了。梁襄王又问,孰能一之,谁能完成这种统一呢?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可是从历史上看,孟子说错了,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就是一个喜欢杀戮的人。孟子和梁襄王之间的对话折射出中国哲学的世界性,在儒家的理论中,这就是 治国平天下 。这种观点在四书之一的【大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大学这篇经典作品传说是孔子的徒弟曾子写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这篇文章的内容后来被简化 成三纲领八条目 。这里面三纲领的中心思想就是 明明德 ,传播光明的美德, 亲民 ,使人弃旧图新, 去恶从善 ,这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也就是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是明明德的目的。八条目的核心则是 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呢,这些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 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修身的目的,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上尽忠职守,他的人格才能得到最后的圆满。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要尽到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人不一定要成为一国之君,只要是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尽忠职守就可以了,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他是以一种天下的哲学高度来看待世界的。当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在【大学】里的表述却是最有条理的,在这种治国平天下的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之下,秦朝之后再也没有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不过各种学说在新形势下依然不断发展融合,这一点首先体现在汉朝各时期的意识形态模式上。这一观念的形成与董仲舒有关。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说过,不嗜杀的人能一统天下。从秦国一统来看,他好像说的不对,不过从秦朝短命来看,孟子说的似乎又有些道理,一个完全依靠暴力和残酷思想的国家是不可能持久的,但是要是一个王朝或一个国家长久的存在下去,就必须有一种立国和治理的学说。

大秦以后,汉朝又恢复了统一,董仲舒的思想就是汉朝的国家制度。先秦末期,各家学说都有一种妥协与融合的倾向,董仲舒的理论也是如此,他把阴阳的形而上学与儒家的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证明人的所有行为这一切都能从尚德的行为中找到基础。他认为首先要构建一种关于天人交感的宇宙理论,然后再从人的本质出发,形成自己的社会和政治理论。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董仲舒关于宇宙的观点。董仲舒的思想中特别突出了阴阳五行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宇宙由天、地、人、阴、阳和五行这十种成分组成,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董仲舒与阴阳家的观点相同。认为木主管东方和春季,火主管南方与夏季,金主管西方与秋季,水主管北方与冬季,土主管中央并扶助木、火、金、水。而阴阳的盛衰遵循着一定的轨迹,这轨迹绕着四方循环,形成了春夏秋冬。

关于天、地、人、四季和阴阳之间的关系。董仲舒说,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成生,以一时丧死。意思是说,天是好德仁慈的,一年中有三个季节是最适合活下去的,只有冬天是残酷的。

就像人一样,老天也是有情绪的,人和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人都是天的复制品,所以人比宇宙中的其它动物更高。 天地人万物之本 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只有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与文化才能使整个世界得以实现, 天地有阴阳之分,而人的心也有两种元素,一种是性,一种是情。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性和情是对立的,一个是阳,一个是阴。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性也是包含情得。董仲舒就人性问题提出了反对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他强调人为和教化,这和荀子很像,但是他并不赞同荀子的性恶论,认为教化是性的衍生。换言之,性本身也有善的一面。因此,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都只是强调了某种本性。

董仲舒又是怎样以宇宙与人性来建构伦理说的,董仲舒用的是类比的手法,他认为天地运行都是有规律的,社会也是一样。

在古代,人们将不变的社会关系叫做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董仲舒挑出前三个作为三纲。除此之外,他还将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与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起来,认为人类五德所遵循的伦理法则与五行四时的运转规律是一致的。

当一个人的道德操守发生问题时,他该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这就需要借助外力来调整了,这意味着人类应该被教育。政府的功能是协助发展人性,王者以庆赏罚刑为四政,这四政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当一个社会政治犯下严重的错误时,就必然伴随着自然的意象,例如地震、日食、月食、旱灾、洪水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人与神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站在王座上的人都是受上天的命令。

当你发现大自然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你就得马上纠正,不然的话,你可能会丢掉整个天下。我们在之前谈到了邹衍的历史哲学,也就是五德终始得学说,董仲舒对此作了修正,主张王朝并非以武德以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从这个角度来看,夏朝就是正黑统,商朝是正白统,周朝则是正赤统。然而董仲舒却提出了一个貌似古怪的理论,他主张周王朝并非由秦汉两代直接继承,而是由孔子所继承。董仲舒认为孔子并非真正的君王,但他是一个合法的王,他用【春秋】书写君权,这是天道运转的一部分,这为后世孔夫子地位的不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格局,从而为汉王朝的一统天下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详细的讨论一下,汉代的思想理论发展,他的发端源于反对法家的思潮。从先秦末年开始,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代采取了法家的战略,通过强力的手段强化了意识形态的统一性,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不过他们很快就被消灭了。

汉朝吸取了先秦覆灭的经验,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手段,但是思想统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汉武帝最后采纳董仲舒的意见,将儒学作为正式的理论。与秦朝相比,汉朝的政策更加的积极和温和,并没有禁止任何的教义,而是要求所有想要成为官员的人都要学习儒家和六经。

有意思的是从民间的私学变成了官方挑选官员的理论。孔子也是从中国第一个私人老师成为了第一位国学老师。尽管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在汉代儒家内部已经分裂为两大阵营。一种是文学派,他们宣称自己掌握了秦王朝焚书以前的典籍。还有一种是董仲舒代表得经文学派,他们所使用的经书是用汉朝字体写成。孟子等先秦儒学就是这样说的,孔子作春秋就是在行使天子的权利。

汉朝经文学派董仲舒对此进行了扩展,他们相信孔子实际上是被任命为天子的,这可以说是汉朝的儒家理想主义延续。孔子就是受此一派的影响,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儒家里有理智的人就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异议,他们把孔子看作是一位既非神又非王的圣人,因为他继承了伟大的文化遗产,而且还给他带来了新的精神,就是这种观点的学者,在孔子这里就形成了古文学派。

古文学派在西汉后期得到了刘歆的大力拥护,后来杨雄、王冲等人也提出了类似于荀子、道家的自然宇宙观。古文学派的这些学者以一种令人震惊的科学精神与经文学派的偶像崇拜、天人感应理论相抗衡。

而与此同时,道教也在崛起。在独尊儒术之前,汉代的治国理念始终是道家的黄老学及无为而治。这是因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争,民众们都需要休养生息,但是当一个民族重新开始生产和经营的时候,道家的哲学就被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