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历史的尘埃——文徵明的除夕不眠夜

2024-03-29国风

原创 :吃畫人

从25岁的青春年少,一直到90岁的白头老朽,每年除夕夜,文徵明都会坐在床前的课桌椅上,进行一场特殊的守岁仪式。

仪式始于夜阑人静之时,止于凌晨第一声鸡鸣。期间,他时而挑灯临帖,挑出过去一年的得意诗文抄写一遍;时而翻看新旧历书,陷入沉思。在最后,他提笔用蝇头小楷,写下一首除夕诗,作为仪式的终结。

把每年岁末的最后一点时间安安静静地留给自己,这是文徵明的仪式感。 而在这些除夕诗里,有一个执着、温暖的江南才子,还有一段曲折、虔诚的诗意人生。

25岁那年,少年文徵明在除夕当天一口气写了五首诗。回首这一年,他学业有成,家庭圆满,生活中到处都是喜事。

千门万户易桃符,东舍西邻送历书。

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

新年将至,文徵明的苏州老家年味浓浓。千家万户在门上贴上桃符,街坊邻里之间互送最新版的日历。

文徵明 楼居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课是文词。

当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文徵明却在「挑灯拣旧诗」。对于读书人来说,年关将至,还有什么比整理过去一年写过的文章与诗词更重要?何况明年他就会迎来人生第一次乡试,更是不敢怠慢。

遥夜迟迟烛有花,家人欢笑说年华。

人生勿苦求身外,常得团圆有几家?

到了深夜,酒桌上家人仍谈笑不断。妻子吴氏今年刚为他生了第一个孩子,取名重金。如今家里三代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然而很快,文徵明就尝到了愁的滋味。

姁姁小儿语,耿耿灯烛明。

空斋薄羞设,言饯岁将行。

人行有归期,岁行无复程。

谁云无复程,行与来岁迎。

不嫌去日远,端愁来岁并。

岁亦何去来,送迎自人情。

……

这一年他30岁。不久前,他听闻父亲在温州知府任上病重,急忙带着名医从苏州老家赶去探望,可等他到达时,父亲已去世三天了。当地的官员和士绅筹集了千金作为抚恤,文徵明却为了维护父亲生前生后的廉洁之名而婉拒。

文徵明 断壑鸣琴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这一年唯数不多让文徵明感到慰藉的是,第二个孩子文彭已经两岁,他正听着孩子的咿呀声,落笔成诗。

……

诗书苦无验,冉冉白发生。

富贵非不乐,功业亦所荣。

少壮不相待,老大徒心惊。

安得柔脆躯,与此浮世争。

圣贤岂常在,古人崇令名。

感叹宁有益,浊酒还自倾。

文徵明师从古文大师吴宽,以复兴古文为己任,不肯曲意迎合时人的喜好,结果乡试连连失利。这个除夕夜里,看着镜中两鬓的白发,他反复思量,发现自己固然懂得「柔脆躯」无法与浮世相争的道理,却依然想要试一试。

既然下定决心,感叹世事艰难只能徒增烦恼,喝完这杯,就是新的一年。

53岁那年,他虽第9次参加乡试失利,但他的文词、书画早已名满天下。工部尚书李充嗣向朝廷举荐文徵明,经过吏部考核,他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与修【明武宗实录】、侍经筵(为皇帝讲学)。顶着大名来到人才济济的翰林院,不少人认为世人对文徵明言过其实,结果「及见面,咸共推服」,还推让他坐上座。

文徵明 京邸怀归诗(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在京城的那段日子,正赶上了「大礼议」,直言谏上的官员都被处以杖刑,不少朝廷命官甚至被打得命丧当场。加上当时领导的排挤,以及每天都有无数的诗文、书画应酬,入京两年后,他毅然决定告老还乡,却赶上天寒地冻,河水冻结。

拨尽炉灰夜欲晨,不知飘泊潞河滨。

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

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

只应免逐鸡声起,无复鸣珂候紫宸。

在简陋的驿站里,对着飘忽闪烁的烛火,文徵明思乡情切。过去两年,他每天在鸡鸣声里前往宫中参加早朝,以后再也不用如此了。回想自己「束发为文,期有所树立,」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不免有些伤感。

然而回到老家,看着儿女们长大成人,自己无官一身轻,所有的愁苦很快就烟消云散。连京城时一些不愉快的遭遇,也成为家长里短的谈资。

糕果纷纷酒荐椒,笑看儿女斗分曹。

灯前春草新裁帖,箧里宫花旧赐袍。

老对亲朋殊有意,病抛簪笏敢言高。

功名无分朝无籍,不用临风叹二毛。

从京城归乡后,文徵明每日以翰墨自娱。他建了一间书房,命名为「玉罄山房」,又在庭中栽了两株梧桐树,「日徘徊啸咏其间,人望之若神仙。」

文徵明 拙政园图诗册之一 大都会博物馆藏

晚年的文徵明于诗书画上的造诣已臻化境,声名甚至传到了日本。想要向他求画的高官、富商在门口排起了长队。但他「凡富贵者来求,多靳不与,贫交往往持以获利。」

八十衰翁仍送岁,垆薰灯影共婆娑。

青云志业消都尽,白发光阴得最多。

天地劳生空蠹简,江湖得意有渔蓑。

孙曾绕膝情堪恋,后饮屠苏且笑歌。

80岁的文徵明早已儿孙满堂,乐享天伦,却依然年年守岁。看着膝下的儿孙,回忆往事,痛饮屠苏酒,纵声笑且歌,真乃人生乐事。

文徵明89岁时作 楷书千字文(局部) 近墨堂藏

沧溟日日羽书传,华发萧萧节叙迁。

时不可追空逝水,老今如此况烽烟。

漫抛旧历开新历,却到衰年忆少年。

潦倒不妨诗笔在,晓窗和墨写新篇。

86岁这年的除夕夜,天色已初明,文徵明仍然没有睡意。翻阅着新旧历书,他一边和墨,一边回想少年往事,仿佛看到了写下「我自挑灯拣旧诗」的那个25岁的少年。

「吴中四才子」(俗称江南四大才子)成名之初,唐寅的画、祝允明的字、徐祯卿的诗都名重一时。文徵明诗书画上都有一定造诣,但与其他三位相比并不突出。

1526年,祝允明继徐祯卿、唐寅之后去世,四才子中只剩下57岁的文徵明。谁也想不到,单飞后的文徵明大器晚成,愈老愈工。他活到了90岁,独领风骚三十余载,在晚年把诗书画都练到了化境。

文徵明 绝壑高贤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的逆袭,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活得久。

「昔项橐七岁而为孔子师,颜路长孔子十岁,寅长徵仲(文征明的字)十阅月, 愿例孔子,以徵仲为师,非词伏也,盖心伏也。 诗与画寅得与徵仲争衡;至其学行,寅将捧面而走矣。

唐寅一生恃才傲物,从没服过谁,但对比他还小几个月的文徵明却愿「以师事之」。文徵明虽然天资不如唐寅,但他极高的学养和品行使他能够在纷乱的俗世之中坚定方向,日拱一卒,像一瓶好酒,越老越醇,越久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