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苏轼最美的田园佳作,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温暖了流年

2024-04-26国风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阳羡姑苏已买田 」,元丰七年(1084年)九月,从黄州归来的苏轼终于实现了宜兴买田之愿。

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 」,对他的200亩田地和田庄,苏轼做了精心的规划。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藤床,瓦枕,竹风凉,他已经做好了终老于斯的打算。

向往田园生活的苏轼,这一回,真要在宜兴做田舍翁了,出生在眉山的他,真心喜爱农村生活。

何时收拾耦耕身? 」,其实,苏轼归耕田园的愿望一直都在,只是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罢了。

他的【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春,被誉为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宋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简译

在雨水的滋润下,路边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愈发显得碧绿清新。

雨后,骑马走在薄薄的沙土路上,没有尘土飞扬,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和暖,雨后,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

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农夫出身。

赏析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元丰元年(1078年)春,徐州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春旱。

彼时,苏轼知徐州,抗旱祈雨自是其职责所在,【浣溪沙】组词即作于得雨后赴石潭谢雨途中。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是组词中的最后一首,洋溢着清新的气息,抒其巡视归来时之感。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上片前两句写雨后归途中所见,清新喜人,身心愉悦。

民以食为天。久旱无雨,禾苗干枯,不仅民心惶惶,身为一方父母官的苏轼自然亦是忧心如焚。

听说将虎头置于离城东二十里远的石潭中,就可以下雷雨,为了一方百姓,苏轼依言前往祈雨。

不知是诚心所至,还是节气使然,不久后天降甘霖,缓解了旱情,丰收在望,苏轼与百姓同乐。

得雨了就要回谢,心愿已了,骑马走在回城的路上,看着路边生机勃勃的青草,苏轼满心欢喜。

何时收拾耦耕身 ?」,面对着郊外这生机盎然的景象,苏轼那颗向往田园的心,又蠢蠢欲动。

耦耕 」即并肩而耕,是古时一种田间劳作方式,典出【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 。」

长沮、桀溺是春秋时的两位隐士,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所以此词中「 耦耕 」语义双关。

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苏轼自求外放,「 收拾耦耕身 」即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寓仕途失意。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下片前两句写景,清新又明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桑麻 」即是桑树和麻,都是农田的经济作物,同时也代表丰收和富饶,雨后的桑麻一派生机。

和暖的阳光洒在桑树和麻上,叶片上闪烁着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苏轼这句写雨后草木的词句,极其传神,颇有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 」句的韵味,让人心生安暖。

蒿艾 」分别指蒿草和艾草,这两种草都有芳香的气味,雨后清风,芬芳袭人,闻之沁人心脾。

田野里是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路边还有让人陶醉的青草香,置身其中,他除了念归还是念归。

使君元是此中人 」,所以就有了此句的点睛之笔,即是呼应上片最后一句,也是情感的升华。

使君 」是太守或刺史的别称,始自汉代,此词中是苏轼自指,彼时苏轼知徐州,是此地太守。

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苏轼生在眉州山村,虽然出仕为官,可始终与民为伍。

所以,苏轼对农村的喜爱之情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不是说说而已,是真心的。

所以,与其说上片的「 何时收拾耦耕身? 」是期待,那么下片的「 使君元是此中人 」就是答案。

苏轼有济世之心,不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心怀社稷民生,故「 使君元是此中人 」。

后记

奋厉有当世志 」,苏轼有政治抱负,以「 治国平天下 」为己任,「 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他始终将社稷民生牵挂于心。

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恰如陆游所言,苏轼的家国情怀是刻在骨子里的,且从未受宦海沉浮影响。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凤翔,他大胆改革衙前役,在密州灭蝗救灾,在徐州抗洪守城,遭贬天涯,他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倾囊相授……

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民本思想伴随苏轼一生,即便处于贬谪黄州的苦难岁月里,他亦能随缘自适,以躬耕东坡为乐。

从42岁「 何时收拾耦耕身 ?」,到48岁「 阳羡姑苏已买田 」,苏轼虽然拥有了田园,却没有入住的机会,49岁时又被调入京城重回朝堂。

而后苏轼几经浮沉,绍圣四年(1097年),62岁的他又被一叶孤舟送到了遥远的海南儋州,三年后好不容易遇赦归来,却不幸病死途中……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苏轼虽然没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梦想,但却留下了北宋最美的描写农村田园的佳作,温暖了千年时光。

参考文献

【宋史 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