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看似随意,实则有讲究!单县老秧歌的角色你知道几个?

2024-01-27国风

1月20日,在单县黄岗镇二街村,秧歌队正加紧排练新年节目。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卖膏药的「游医」与「妈妈娘」相互逗趣,左右的「姊妹们」手持彩扇,扭动身姿,队伍整齐划一,赏心悦目。

卖膏药的「游医」与「妈妈娘」相互逗趣。

「村里的秧歌队起源已经说不清楚了,但至少得有100多年的历史。」扮演「游医」的黄绍彬说,他19岁就开始跟着老一代传承人扭秧歌,如今已经扭了50多年。

「我们村的秧歌看起来是随意地扭动,其实有固定的规矩和技巧。眼神、表情、走路姿势都要和鼓点、锣声默契配合,非常严谨。」黄绍彬介绍,锣鼓是秧歌的灵魂,鼓点在前,锣声跟上,鼓点引导踩点,踩点紧跟鼓点,锣鼓齐鸣,有板有眼,速度适中,音步合一。

「表演时,队伍前方的‘沙拉巾’挥舞手中的棍棒,标志着秧歌表演正式开始。」黄绍彬解释道,「‘沙拉巾’负责引导秧歌表演的节奏变化和队形调整,根据他们位置的改变以及舞棍姿态的不同,可引领秧歌队做出‘二马分鬃’‘剪子鼓’‘铁索扣’等十多种队形。」

手持棍棒的「沙拉巾」引导秧歌表演的队形。

二街村秧歌最有特点的,是在队形变换中穿行的固定角色,有「游医」「妈妈娘」「白茬」等八个。「其中‘傻妮子’名叫十里香,‘傻小子’名叫巴俊,他们的表演者画上花脸,表情滑稽,举动夸张,时而挑逗观众,时而抢夺观众的物品,互动娱乐。走在他们后面的「妈妈娘」则作势要打,阻止他们的行为,场面非常有趣。」黄绍彬说,这八个固定角色共同呈现出一幅生动热闹的赶集景象。

「观看就是一种享受,以前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初七‘送火神’、十五‘闹元宵’,200多人的队伍,能绵延1公里,在各村街道间巡游,持续五六个小时,热闹无比。」二街村村民黄玉松回忆以前的秧歌队表演,感慨不已。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老一辈人年龄的增长,年轻人忙于务工挣钱,二街村的秧歌队开始青黄不接。「如今的秧歌队有50多名队员和6名锣鼓手,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黄绍彬说,为了继续传承和发展「二街秧歌」,他们自费购买了服装、锣鼓、音响等设施,并成功申报了县级非遗传承保护项目。队员们在深入研究传统技艺、自我磨炼的同时,也通过网络视频学习时尚动作,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彩带龙」舞。

秧歌队新加入的「彩带龙」舞。

在这些秧歌队员的努力下,二街村的秧歌队又呈现出勃勃生机。除了节日演出,队伍还参与养老院、孤儿院的慰问表演,镇里有时还邀请他们参与黄河大集以及其他宣传教育活动,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现在,乡亲们一块扭秧歌,一方面是为了传承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健身娱乐。」秧歌队队员段秀英笑着说,大家很喜欢这种运动方式,现在村里五六岁的小孩都会扭几下。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兆兴 通讯员 王晓兰 秦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