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士的本份是什么?

2024-03-19国风

「居士」一词,源自佛教,是对在家修行佛法的信众的尊称。在佛教的语境中,居士并非专指某一类特定身份或地位的人,而是泛指那些虽然身处世俗,却心怀佛法,积极修行,致力于解脱生死轮回之苦的信众。

东晋慧远大师在【维摩经疏】卷一中,对居士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提到居士有两类:

其一,是指那些广积资财的居财之士。这类居士,虽然身处尘世,拥有众多的财富和物质享受,但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外在的财物所迷惑。他们明白,财富本身并不是修行的障碍,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些财富。因此,他们不仅善于积累财富,更懂得如何将财富用于利益众生,用于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他们通过布施、供养等方式,将财富转化为修行的资粮,以此表达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和尊重。

其二,是指那些在家修道的居家道士。这类居士,虽然没有像出家人那样舍弃世俗生活,专心于寺庙修行,但他们同样在家庭中努力实践佛法。他们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教育家人,使家庭成为修行佛法的小道场。他们注重内心的修炼,通过禅定、诵经、持戒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佛教活动,与僧众交流学习,共同推动佛教事业的发展。

无论是广积资财的居财之士,还是在家修道的居家道士,他们都是佛教修行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居士的本份——即在世俗生活中积极修行佛法,以慈悲和智慧利益众生,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唐代窥基大师所著的【法华玄赞】卷十中,对居士的定义可谓言简意赅:「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这句话中蕴含了深厚的修行哲理。守道,即是坚守佛道,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正直;自恬,则是自得其乐,心境平和安宁,不为外界所扰。寡欲,指的是减少世俗的欲望,不贪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蕴德,则是培养内心的德行,使其日渐深厚。这样的居士,既能在生活中坚守佛法,又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和,是真正的修行者。

宋代著名的禅宗辞典【祖庭事苑】卷三对居士的定义则更为详尽:「凡具四德,乃称居士:一、不求仕宦;二、寡欲蕴德;三、居财大富;四、守道自悟。」这里除了强调寡欲蕴德外,还增加了其他三个方面的要求。不求仕宦,意味着居士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不涉足官场;居财大富,并非指居士必须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是强调他们善于管理和运用财富,使之发挥最大的价值;守道自悟,则是居士在修行过程中,能够坚守佛法,自我觉悟,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在家居士又被称为「护法」,这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自己修行佛法,还积极宣传佛法,保护佛教的利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论是参与佛教活动,还是为寺庙捐赠财物,或是在家庭中实践佛法,居士们都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佛教的灯火,使之能够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一分恭敬,一分利益」这句话强调了尊重和敬畏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接受了五戒、八戒或菩萨戒等宗教戒律,最基本的恭敬三宝是必不可少的。在家居士所受的三皈依的对象是佛法僧,即佛教中的三大宝物:佛陀的教诲、佛教经典和出家僧尼。

对于这些对象,我们必须保持一份恭敬之心,尊重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恭敬不仅是对它们本身的一种态度,更是对我们自己修行之路的一种要求。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尊重和敬畏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并遵守这些戒律,从而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一分恭敬,一分利益」,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宗教领域,更可以扩展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一份谦逊和敬畏的态度,尊重他人、尊重规则、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