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帕竹王朝兴衰史

2024-08-08国风

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是元明时期西藏的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建立的一个政权,也被称作帕竹王朝,统治西藏长达264年。帕竹王朝的建立者是降曲坚赞,他被元朝封为大司徒。帕竹时期设立了宗本制,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平民,在政治和宗教上相对宽容,使西藏社会迎来了近80年的繁荣发展。帕竹王朝的兴起要溯源到帕木竹巴.多吉杰布修建丹萨梯寺说起,丹萨梯寺就是帕竹王朝的精神圣地。

帕木竹巴政权

帕木竹巴.多吉杰布(1100~1170)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帕竹噶举支系创始人,冈波巴的弟子。生于康区南部哲垅乃学地方。幼丧父母,9岁出家,先后于家乡从师16人,习【入菩提行论】等佛典,善写经画像。19岁时赴前藏嘉玛寺学中观、因明。又从噶当派高僧学显宗经论。25岁时受比丘戒,拜玛尔·确吉坚赞、瓜译师、萨迦初祖贡噶宁布为师,修习多种密法。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与向蔡巴一起同见塔布拉杰。因得其噶举教派特别密法传授,遂拜塔布拉杰为「根本上师」。后返康区,在家乡广收门徒,重点传授塔布拉杰所教之密法,5年之间,从学僧徒日众,声名远播四方。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前藏山南帕木竹(在今桑日县境内)建丹萨梯寺,收徒传授噶当与噶举派融合之教法,创立了帕竹噶举支派,后此派领袖遂由朗氏家族承袭。

帕木竹巴.多吉杰布

嘉定元年(1208),当地大贵族朗氏家族的僧人扎巴迥乃做了丹萨替寺座主,从此,朗氏家族兼握帕竹地方政权和当地政务大权,成为控制乌思藏大部分地区的一个新的西藏地方政权。帕竹是元朝在卫藏地区划分的十三万户之一,在第一任到第八任万户长的努力下,帕竹派得到迅速发展,地域扩展,实力增加。到第十一任万户长绛曲坚赞时,他在辖区内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轻徭薄赋,以发展帕竹的经济实力。

大司徒·绎曲坚赞(1302年-1364年),又译为降曲坚赞、松秋坚赞,意为「菩提幢」,出生于乌思藏帕竹地方(今桑日县境内),系吐蕃时代朗色林家族的后裔。乃西藏帕竹地方政权的第一代法王,是政教合一的领袖,被称为班札法王,为莲师之化身。元朝策封他为大司徒。

大司徒绛曲坚赞鎏金铜像

绛曲坚赞出身朗色林氏族,3岁知读写,6岁时领受「鸦面明王护法之随赐灌顶法」而得殊胜成就,7岁时,在京俄大师泽细巴门下受居士戒,法名绛曲坚赞,意为菩提宝幢。9岁时跟随亲教师楚达瓦及轨范师布讹巴出家受沙弥戒,修行胜乐金刚法得殊胜悉地。14岁至萨迦寺学法,因才华出众,深得萨迦寺住持尼钦波桑波贝的赏识和器重。

1313年,绛曲坚赞前往萨迦派,担任达尼钦波桑波贝的当聂(即宫廷随从),学习佛教,同时也学习管理行政事务的知识。他曾经受到萨迦巴统治者的侮辱,因起取而代之的念头。

1321年,他接受萨迦派的任命,回到帕竹,担任万户长。1322年,元朝册封他为帕竹万户长。他开始整顿吏治,发展藏地经济,对内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增强帕竹经济实力,对外则扩张势力。

元朝乌斯藏十三万户

1335年,绛曲坚赞与邻居雅桑万户(十三万户之一)发生争斗,要求取回属于原有帕竹万户的领地,至少是忽必烈及宣政院历次颁发文告圣旨中规定的领地。最后绛曲坚赞击垮了雅桑的军队,接管其寺庙和庄园。随后,又连续消灭蔡巴万户、止贡万户,吞并了其土地和属民。绛曲坚赞的政治军事才能使帕竹地方政权日益强盛。

1349年,他推翻了萨迦派的统治,控制了前藏地区,建立了帕竹王朝,并且向元朝宣告他是全藏的统治者。属下尊称绛曲坚赞为「大贡玛」(贡玛为主上之意),即第斯贡玛第一世,从此西藏开启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1350年,绛曲坚赞派遣使者进京奏报,元顺帝承认了绛曲坚赞的既得权力和地位,赐给万户长银印两枚。1351年,绛曲坚赞修建了泽当寺,成为帕竹噶举派重要的基地。丹萨替寺以修密法为主,泽当寺以讲授显宗经论为主。泽当寺主张不分教派,聚集了不同宗派的众多喇嘛,是当时乌思藏地区最大的佛教讲经学院,培养了许多藏族学者,其侄释迦坚赞系该寺第一任住持。

泽当寺

1354年绛曲坚赞利用萨迦派内讧之机,发兵包围萨迦寺,萨迦本钦兵败。绛曲坚赞遂收缴了元朝赐予萨迦世代管理乌思藏的敕封,兼并了后藏大部分地区,萨迦地方政权崩溃。随后,绛曲坚赞派出使者到大都向元顺帝请封,元顺帝封绛曲坚赞为大司徒,令其子孙世袭。正是由于元朝的承认和支持,使新兴的帕竹地方政权最终取得合法地位而趋于巩固。自此,帕竹地方政权取代萨迦,成为卫藏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

元顺帝画像

绛曲坚赞在新征服地区广泛推行庄园制度,以发展生产;将原本十分松散、各自为政的十三万户进行改革,建立了「宗」的行政单位,取代萨迦时期的「万户」制,设立十三大宗,各宗设有宗本,宗本均由绛曲坚赞直接任命,每三年更换,这是西藏地方政治结构上的一项创新;根据吐蕃时期的「十善法」,制定了新的十条法规。将土地公平分配给农民,同时恢复了松赞干布时期的西藏法律。他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并且在边境巡防。在宗教上,则在严格僧人戒律的同时,实行教派民主。这些革新措施不仅巩固了新生的帕竹地方政权,而且也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带来了此后西藏近80年的社会稳定和繁荣时期。

日喀则桑珠孜宗堡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绛曲坚赞逝世后,其侄释迦坚赞成为帕竹执政者。释迦坚赞即位后,顺利平定了后藏的叛乱,进一步巩固了帕竹地方政权。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遣员入藏,封当时的帕竹派首领释迦坚赞灌顶国师名号,赐玉印,给予破格优待。次年,释迦坚赞遣人入贡。在绛曲坚赞、释迦坚赞、札巴强曲、索南扎巴等几代执政者的经营下,帕竹实力持续增强,到第五代执政者、阐化王札巴坚赞统治时代,帕竹地方政权的势力趋于全盛。

扎巴坚赞铜像

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敕封札巴坚赞为灌顶国师、阐化王,赐玉印、白金、巴茶等。札巴坚赞在其执政的47年中,由于措施得当,实施教派民主,从而带来了其辖区内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空前繁荣。第十代执政者阿旺札西札巴1510年即位后,因年幼不能执政,由仁蚌巴·错结多吉喜代理执政8年。阿旺札西札巴是帕竹地方政权执政时间最长的执政者,共执政53年。

灌顶国师象牙玉印

新兴的帕竹地方政权与萨迦地方政权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萨迦地方政权是由元朝扶植起来的政权,并依靠元朝的政治力量加以支撑,因此萨迦地方政权的建立及其对卫藏的统治并非是以自身的实力为基础。而帕竹地方政权则是由西藏人自己经过努力建立起来的政权,它推翻萨迦地方政权,取得对乌思藏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一方面是凭借自身的实力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得到元明两朝中央政府的认可和封赏。所以,帕竹地方政权的建立,实际上反映了西藏地方政治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反映了明朝建立以后西藏地方向统一政权的迈进。

帕竹王朝的精神圣地丹萨梯寺

帕竹地方政权虽存在264年,但实际只维持了近百年的统治。此后,帕竹所封各宗宗本逐渐割据称王,各霸一方。15世纪中叶,帕竹属下仁蚌巴兴起,与噶玛噶举派红帽系联合控制了卫藏大部分地区。16世纪中叶,辛厦巴推翻了仁蚌巴,西藏地方又出现了50余年的辛厦巴统治时期。17世纪初,辛厦巴·彭错南杰推翻了早已名存实亡的帕竹地方政权,在日喀则建立了藏巴汗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