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何为「道」?「道」谓何?

2024-08-29国风

东方既白 著

关于什么是「道」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给出的定义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易传系辞上】给出的定义是「 一阴一阳之谓道 」,并进一步论述到:「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礼记】【大学之道】给出的近似答案是:「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具体什么是「道」呢?按鄙人粗浅的理解,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说的:「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就是「道」最通俗的表现形式,就是马列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最原生态的表述形式。

在老子的观念中,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对立统一性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综合性关系。他认为,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单一的存在形态,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变化的、流动的综合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各种现象。有无相生,前后相随,既强调了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又表达了它们之间蕴含的对立统一性关系,进而整体表达了老子哲学中的综合辩证法思想。

这种对立统一性的观念表明了老子对世界构成整体性、全局性、综合性的探索和理解,也为后世的圣哲大贤及当代的我们,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和认识万物的本质,更直接更明了地解构和重构这个世界,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地重要工具和体系架构。

比如北宋时期的周敦颐,就以【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的方式进行了整体性论述的探索与尝试。抗战时期的金岳霖,也在【论道】等书中,将无极太极、动静、无有、混沌等范畴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全新地改变了传统形上「道论」的内涵和面貌。

所以,到底什么是「道」呢?按鄙人粗浅的理解,及世人和时人可接受的程度: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道;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亦是道;

「混沌无极,生生不息」,更是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道;「混沌无极,生生不息」,是道,这很好理解,前人也都有专题论述。为什么「有无相生,前后相随,」,也是道呢?我们接着往下讲。

本文节选自【 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终极智慧,助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美落幕!助力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专题,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赏析与雅正。

上一篇: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