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赵珂丹:信佛三十年,一位70岁老人的口述史

2024-03-15国风

提及「信神、拜佛」这一话题,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大概会是封建、迷信与落后。但是,直至今日在中国仍然存在着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合法宗教。其中,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影响着无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据我观察,即使在我的家乡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现在仍存在着许多信神求佛的人,他们不分年龄、性别和学历,无一例外都对神灵有着莫名的崇拜。本文我想以一位信佛近30年的70岁老人的故事来深入了解这些有信仰的人,探寻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我与我的调查对象

在经过和我们当地居民聊天,以及家人推荐的综合考虑下,我决定选择一位信佛的老奶奶作为我的访问对象。

在经历前后3次的到其家中当面访问和一次于大年初一陪同老奶奶到我们当地的两大寺庙烧香、参观后,我完成了我的口述史写作。

我问老奶奶:「您为什么会信佛,是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还是经历了什么大事导致您选择了求神拜佛之路?」老奶奶告诉我,其实她年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因为孙子出生后一心盼望孙子平安、健康,所以通过信神来祈求心愿达成。她还告诉我,她也是见过许多人在经历了一些人生的大事(或好或坏)后开始信神了。然后,她向我讲述她的邻居早年丧夫后就十分信神,坚持一生不说谎、不做坏事。后来,她的这位邻居成为我们当地主持祭庙神的「大善人」(在别人上香敬神的时候为他们敲钟,很受他们尊重)的经历。老奶奶说:「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信神,那么你就不能说谎、不能做坏事,否则你的神会不相信你的,更不会庇佑你。选择信神的路你就得一辈子坚持下去,心诚则灵。」

二、初一与十五的祭神仪式

老奶奶告诉我:「信神的人,他们家里都会摆上一个或两个神位,其中供奉‘观音老奶’、‘斜庙老奶’和‘财神爷’神位的人居多,因为人这一生无非想求平安、健康、长寿和富有。」做人也不能贪心。她说她家就只供奉菩萨老奶,为的是一家人都能平安健康。

她告诉我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对于一个敬神的人来说都是大日子,这天他们要早早地起床去上香、磕头、供奉神像,更庄重一些的人甚至还要上他们当地的庙里去上香、烧黄纸和磕头。供奉就是在这一天,他们会拿出家里提前准备的炸货、水果、馒头等各色的东西摆起来作为贡品来供奉庇佑家里的神,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求。磕头分为两步,一敬家里的神位、二敬天上的各路神仙。老奶奶说磕头其实也没有什么规范要求,只要一边磕着头一边嘴里念着「阿弥陀佛」和保佑一家平安健康等就可以了。

在老奶奶看来,初一和十五的祭神一定要重视,敬神最怕心不诚。有人会说太麻烦了、有事忘了、记错时间了,或者坚持不了了,但是,老奶奶说她自从信神开始就没有错过一个初一和十五,这样一坚持就是近30年的光景。甚至骄傲地告诉我,她孙子和孙女在中考和高考考试时间她每天都要烧3遍香。她们能考好也要靠自己几十年的烧香拜佛,自己家的神庇佑。

三、大年初一随老奶奶在当地老奶庙祭神

大年初一,老奶奶说今天的祭神格外重要,不仅要在家里祭神还要去庙里磕头上香。早上九点,我跟随老奶奶一起上我们当地的老奶庙和时代寺里上香。一路上我们路过了许多人,他们也基本上都是结伴去老奶庙上香的,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们这个小地方信神的人原来有这么多。

走到庙门口,我首先看到的是有五、六个中年妇女手里拿着扇子,肩上扛着花篮在「担花篮」。一开始我以为她们在娱乐(因为那一天天气很好,适合活动)。后来,老奶奶看我一直在注意这些人,她才告诉我:「她们是自发组建起来为给老奶庆祝的队伍。这种队伍也不是每年都有,而是如果这今年初一的天气晴朗,附近人也比较多。那就会有很多人唱起来、跳起来来为老奶庆贺。最热闹的是前几年老奶生日那天,村里请的戏台子、舞狮队和盘鼓队来为老奶过大寿。那时候几乎半个庄子的人都来看,现在早都没有以前热闹了」

走近庙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前一后的两个小房子。每间房子的里面放着的是各种神位,大大小小共有十来个,这两间小屋外面都有一个用水泥筑成的大凹槽用来盛放各种「高香」和「莲花香」,大的凹槽旁边还有一个小凹槽来供人烧黄纸。

老奶奶首先到旁边专门卖香的地方花十元买了两个大一点的莲花香(送两个小叠黄纸),接着就在外面依次去上香、烧纸。然后,进到小屋里面的神像下磕头。每间屋里都有三个神像,老奶奶都要毕恭毕敬地去磕头。

走进里面的一个小庙,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神位。桌子上摆着观音老奶、玉帝老爷和他们周围的童子们,地上甚至还闲置了很多小型的神位。老奶奶说其实很多她也不认识,但是敬神嘛讲究的是心诚则灵,你心中尊敬神,神自然就会庇佑你。

当老奶奶面怀敬意地上每一个神位面前磕头祈祷时,我就在一旁观察来往的人。我发现前来拜佛的队伍是络绎不绝,每一个神位面前都是排满等待磕头的人。其中,他们主要是50岁以上的女性,甚至是那些腿脚不便的老奶奶。还有就是一些60岁左右的老爷爷和30岁左右的年轻妇女。

老奶奶说那些做生意的年轻人一般会选择半夜12点来点高香、捐钱(100到500不等)、放炮来保佑来年生意兴隆和万事如意。我在与老奶庙里的负责人交谈中发现:凌晨的老奶庙可是要比白天的热闹许多。大年初一的凌晨之前,烧香人都拿着1米多高的「高香」和超大一卷鞭炮在老奶庙旁聚集,他们会到凌晨准时点燃」高香」和鞭炮,一边磕头一边祈祷。他们甚至会很阔绰地拿出上百元的钱来供奉香火(在我们那个小乡村已经可以说是很多了,因为更多人捐的是1元、5元的面额)。

负责人告诉我他们一晚上可以收到上千元不止。当然,每年他们收到的钱也不可能会被私吞、分账,这些钱他们会积累起来等到一个时机用来请舞台班子给「老奶」 过寿或者时不时地修筑老奶庙。可谓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神的光芒庇佑每一个心中有佛的人。

四、老奶庙的起源、传说与重建

老奶庙的起源可谓是历史悠久。老奶奶可以说是老一辈的人了却还是对老奶庙的历史知之甚少,知道的那些内容也是从更老一辈的人口中听到的。老奶奶说以前那些信神的人来这里烧香磕头的时候都会提前在怀里揣上一包土,等到走到时候就把土放下。然后就在这样你一捧我一捧的积累中,在这里形成一个小山丘。最后,经过很多人的筹钱和捐款,人们就用这些土成功建起来了老奶庙。

老奶奶说在我们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攻打我们那个地方的时候占领了老奶庙。为了赶走日本人,当地人发起了「打倒老奶庙」的口号。然后就受到信神的人的强烈制止,后来接受一系列的争执,人们坚持以民族大义为先,炸毁了老奶庙。直到抗日战争结束许多年后,老奶庙才得以重建,有更多人参与了重建老奶庙的工作。其实我认为传闻之所以是传闻就有可能半真半假,难以分辨。

可靠的真实事件是老奶庙被修缮了两次。前一次不详。第二次是1999年老奶庙又开始了一次新的重建。老奶奶说当时老奶庙举办了一次募捐,把捐款的人按捐款的数额划分为:捐百元以上者、捐一百元者、捐五十元者、捐三十元者、捐二十元者、捐一十五元者、捐一十元者。那些捐款的人数高达上百人,并且清晰的被记载在功德碑上,供后人为其歌功颂德。其中,立在老奶庙旁的功德碑「老奶庙重建志」中写了一段繁体碑文告诫了我们后人(笔者大致翻译了一下):「为弘扬我国佛教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爱国兴教,弃恶扬善,善田广种,诚然我华夏之大兴老奶庙之首功,以期后世百年之敬仰。幸甚为此,刻碑立传,盖功德无量矣」——汴梁孙氏庆玉文。

五、信佛不是迷信,我有我的坚守

老奶奶说:「我每年花费很多钱去买香、烧高香和黄纸在外人面前可能就是浪费,烧香和磕头也都没有一点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我坚持了近三十年的一件事。这是刻在我心中的记忆,忘了一次都不行,少了一次这都是要向神去请罪的。」我想老奶奶的坚守就像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会烧很多冥币、元宝和纸房子等物件,其实我们也不知道祖先能不能收到,但是还是要祭拜。其实我们都是为了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老奶奶告诉我他的老伴有一段时间经常生病,甚至做了一次手术。她就经常找一些「神算子」。因为她比较信那些神和神灵一类的东西,所以她就会听那些「神算子」的话。就是像去到某时某地去烧一定数量的元宝,或者在家里挂一些铜钱等。其实,老奶奶也知道这种东西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她更想相信这些能够让老爷爷身体更健康。我想我们与其说老奶奶是迷信,不如说是底层人民面对未知事件时内心的妥协。

六、结语

信神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是一个人半辈子的坚守。我相信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信仰。面对老人的回答,我好像看到了一个老人青春的坚守,又好像看到的是更多像老奶奶一样的人在默默点亮自己心中的那盏灯。

赵珂丹,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人,出生于2003年,信阳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2022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目前为止,已阅读过【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理想国】【金翼】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