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平乐·春归何处
北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天跑到哪里去了?四下一片沉寂,没有留下丁点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喊它过来和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的踪迹,除非去问一问黄鹂。可黄鹂百啭,没有人能听懂它的意思,它借助风势,飞过了蔷薇花。
公元1103年12月,北宋党争再起,黄庭坚被贬到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于1104年五月抵达贬所。这首词是他来到宜州第二年时所作,即1105年,当是黄庭坚的绝笔。同年初夏五月,黄庭坚便溘然辞世,刚到甲子之年。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起笔就开门见山,直接发问,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提纲挈领,统领全词的作用。「寂寞」一词是全词的词眼,为全词奠定了基本的感情基调,春归后词人失落的心情也隐含其中。「无行路」指的是春归没有留下痕迹,暗含词人失落的心情。
后面两句是词人的设想,词人再次询问,有谁知道春的踪迹?知道的话将它喊过来同住。「唤取」,呼唤的意思,取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词人迫不及待的心理尽在其中。
上阕连用两个问句,词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词人对春的留恋与不舍跃然纸上,极易打动人心。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下阕起句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想象奇特,情趣饱满。既然没有人知道春的踪迹,只好去问那枝头的黄鹂了,由想象转到现实描写上面。
词人为何单独选中黄鹂呢?因为黄鹂在春夏之交最为欢快,所以词人使用了「百啭」一词。但紧接着用了「无人能解」四字,又将黄鹂的「百啭」消解了,没有人能听懂黄鹂的叫声,词人的寻春也就彻底没有了可能。
看得见的是黄鹂借助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花,看不见的却是春光易逝,人生短暂。春终究还是走了,只留下词人寂寞孤独的背影。这飞走的春天,像极了热闹的人生,转眼就已迟暮,令人唏嘘不已。
【2】
踏莎行·小径红稀
北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郊外小路上的花红已经凋谢殆尽,整个原野却是满目绿意。高耸的楼台,掩映在翠绿茂密的树林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管教杨花,迷迷蒙蒙,胡乱扑在行人的脸上。
翠绿的树叶中间藏着流莺,红色的帘子阻挡了飞燕。室内,缕缕炉香缭绕,像游丝一样盘旋升腾。醉酒后,在一场愁梦中醒来,只看见落日余晖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词人在郊外看到的暮春之景,虽蕴含着淡淡的闲愁,但并不颓废。
词人在郊外游览的行程是沿着「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行进。分别看到的是「红稀」、「绿遍」、「树色阴阴」三个典型的暮春之景,无不告诉我们春已逝,夏来临。这三句着眼于静景描写, 但「稀」、「遍」、「见」三字却给人事物变化发展的动态之美。
春风本没有人的意识,词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让它胡乱地扑在行人的脸上。杨花扑面亦是典型的暮春之景。由「行人」一词可知,这是词人在路上看到的景致;由「不解」可见春风之无情;由「乱扑」可见杨花之可爱调皮。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词的下阕描写的是词人回到家中看到的景致,进一步深化了愁思,感情色彩上升到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上面。
既然树叶很是茂盛,红色的帘子也阻挡着燕子,词人又怎能看清是流莺和飞燕呢?原来这是词人的听觉,从侧面描写暮春之景。「翠叶藏莺」承上,是室外景,和上阕的「树色阴阴」照应;「朱帘隔燕」启下,是室内景,引出下面的室内描写。
室内炉香静静地燃烧,足见词人的贵族身份。一方面,室内焚香,是高雅幽静闲适的象征;另一方面,词人用了「逐」和「转」两个动词,反衬出室内的寂静。一逐一静,境界全出。而且词人长时间望着「游丝转」的神态也一览无余。
为了排解心中的闲愁,词人饮酒醉,他索性酣眠一场,等到醒来时,已是黄昏时分,只看见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照在深深的庭院中。词人的愁思并没有因为饮酒、睡觉得到排解,反而因为看到夕阳而更加愁了。直到最后词人才直截了当的用了一个「愁」字,是全词的词眼,点明了春光易逝、青春易老的主旨。
值得一说的是,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有「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的名句,或许就是来自晏殊这首词,不同的是一个是夕阳照着深山,一个是夕阳照着庭院。
—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