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五台山著名黄庙罗睺寺,独特的开花现佛,古代最精巧的道场艺术品

2024-07-26国风

五台山罗喉寺位于塔院寺东口的垂花门对面,以"开花现佛"、松塔和制作特别的文殊菩萨像著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五台山五大禅院之一和十大黄庙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眠寺始建于唐代。传说文殊菩萨曾在这里落脚,讲经说法,并曾显示过神灯,取名落佛寺。明代成化年间得以重建,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修,万历年间再度重建。清代康熙、顺治年间,落佛寺由青庙(和尚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寺名也改为罗喉寺了。因释迦牟尼之子名叫罗喉罗,简称罗喉,罗喉用作寺名,意为这里是佛普度众生的地方。

罗喉寺是五台山保存比较完整的寺庙之一。全寺古地15700多平方米,包括禅院和旗杆院在内,共有六个院落,房屋110多间。规模整齐,现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配殿、后殿、藏经阁,以及厢房、客楼等建筑。

罗喉寺的山门规模不大,为一小木门,门上悬有一块"罗喉寺"匾额。进门后两旁是高高的红土围墙,显得森严幽古。

中间是一条宽约两米,长约百米铺满鹅卵石的石径。山门东侧有一座塔,名松塔,又叫文殊塔。传说,以前这里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文殊菩萨曾经在这里显圣。后来,人们把松树砍倒,做了文殊菩萨像的塑柱。把松树的树枝埋在地下,在上面建了一座3米高的砖塔,在塔上还塑了一尊文殊菩萨像。

旗杆院位于第二道门。

引人注目的是一对雌雄石雕卧狮,为唐代遗物,在五台山中心区仅此一处。底座长1.82米,宽0.95米,高1.04米。石狮长1.6米,宽0.78米,高1.66米。雕刻艺术采用大胆取舍、突出传神等创作手法,雕刻精湛,造型敦厚,姿态雄健,气魄宏大,感染力强,充分体现了唐代雕刻艺术的风格。两侧有两幢二层楼的建筑,作为招待十方人的客堂。

天王殿是罗喉寺的第一座大殿,内供四大天王。

因罗喉寺为黄庙,所以殿宇内的主要塑像也有着明显的喇嘛教的风格。这里的四大天王塑像,就是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定塑造的。塑像高大魁梧,怒目而视,身子坐在高台上,脚伸到地下踩着各种妖怪。

文殊殿为罗喉寺第二座大殿,殿内供奉文殊菩萨骑狮像。

与青庙文殊殿文殊菩萨塑像不同,体现了喇嘛教文殊像的塑造风格,面部呈乳白色,而不是贴金黄色,肩膀两边伸出了肩花,花上分别放着经书和智慧剑,文殊菩萨的坐狮卧在莲花上,而不是砖台上。

大雄宝殿为罗睺寺第三座大殿。五开间殿,四阿顶,前置重檐抱覆,殿内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中)、阿弥陀佛(左)、药师佛(右)。三世佛前供奉宗喀巴大师和他的两位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三世佛两旁供奉八大菩萨,他们头戴珠冠面带清秀,身披璎珞,手托供品、法器,形象生动自然。

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两块,分别为「意燕心香」、「精灯净照」。殿前立康熙十一年(1672年)和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御制石碑两通。

开花现佛殿为五开间殿,二层重檐硬山顶。著名的"开花现佛"就在这座殿内。

殿内正中砌砖台一座,呈正方形,砖台正中装木制圆盘,上刻水浪图案代表苦海,水浪之上刻着行走的18罗汉,盘外塑24诸天,圆盘正中,装木制莲花1朵,高达丈余,花心一支花蕾伸入二层楼内。圆盘由8片莲瓣组成,合围于外。

上部是一朵能活动的八瓣莲花,高达三米多,花瓣为红色,每个花瓣上有一尊金色佛像,显得异常鲜艳。在八瓣莲花的中间,有四尊佛像,分别为释迦牟尼佛、阿弥托佛、药师佛、弥勒佛背靠背分四个方向端坐在莲花中心。平时,莲瓣紧合,呈莲花状。

莲花下有机关通过转盘直达花心,可左右旋转,花瓣随即开合。花瓣开时,四尊阿弥陀佛像就慢慢出现,故名"开花现佛"。

这罗喉寺"开花现佛"四大道场件艺术品为清代遗物,结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游览时长 :0.5-1小时

门票 :无

推荐指数 :3星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 关注 我,和我一起继续这晋北自驾之旅吧。 更多精彩请查看 【晋北自驾之旅】 合集。

写作不易,感谢您的 点赞 评论 转发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 关注 我,跟我一起发现旅居路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