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高洁的梅花,不会被尘世间的尘埃沾染分毫,心甘情愿地生长在条件简陋的竹篱边、茅舍旁,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坚守淡泊的品性。
只因为当年错误的结识了酷爱梅花的林逋,使得原本淡泊自守的梅花,被当作话题,被诗人一直歌颂到今天。
林和靖即林逋,北宋隐逸诗人。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 「梅妻鹤子」 。他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咏梅的千古绝唱。
此诗托物言志,诗人借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依然能够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怀。
〔2〕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你曾经伴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在繁花似锦的春日,乐游苑上春风荡漾,仕女如云,人们在乐游苑中尽情游玩。
怎么会愿意来到明净爽朗的清秋时节,既有昏黄的斜阳,又有寒蝉凄切的景象。
诗人借咏秋日之柳,自伤暮年、倾诉隐衷。先追念、描摹春日之柳,描绘春柳的繁华、喧闹;继而描写秋柳在夕阳下肃杀、凄凉的情景。
全篇不着一个 「柳」 字,却句句关柳,句句是景,句句写人,用秋柳今昔枯荣变化,叹自身的经历,言简意赅,含蓄蕴藉。
〔3〕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儿头部伸出的触须,犹如帽缨一般,吮吸着清冽甘甜、晶莹透亮的露珠,它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枝叶间传出。
蝉的鸣叫声之所以能传播到远方,是因为它栖息于一个足够高的位置,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而传到远方的。
这首咏物诗,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贤能之人,无需凭借权势,自然声名远扬。诗人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喻,比喻自己光明磊落、高洁坦荡的胸怀。
〔4〕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江畔桥边,柳丝轻拂,云雾夹杂着绵绵春雨,缥缈朦胧的烟雾,恰似离人的眼泪。柳色如烟,山路上的绿柳掩映着桃花和李花。
「执手相看泪眼」,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柳树似乎有灵性,能够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而千万条柳丝、无数的柳絮在春风中飘拂、缠绕。
「柳」 即 「留」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此诗未着一个「柳」字,却句句言柳,字字含情,将离愁别绪与春柳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
〔5〕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看不见,摸不着,可你又无时无刻都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
秋风,可以使得秋叶化作片片金黄,缓缓飘落,铺满大地。春风,能够唤醒沉睡的大地,吹开早春二月娇艳的鲜花。
风,掠过江河,能掀起千尺巨浪;风,穿林而过,竹林中的万竿翠竹都被吹得歪斜倾倒。
这首诗,借由四个场景——秋风落叶、春风花开、江面掀浪、竹林摇曳,呈现出风在不同季节、不同场景下的多样面貌。
诗中没有出现一个「风」字,但字字句句都在写风,读后仿佛能够听到飒飒的风声。
〔6〕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虽然生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又显得如此渺小。然而在阳光璀璨的春天,苔依旧有生命在萌动,仍旧蓬勃生长,绽放出一片葱郁之色。
苔花虽然如米粒般微小,却拥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突破环境的重重障碍,即使无人欣赏,也要像牡丹一般,勇敢地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
道阻且长,不言放弃。这首励志小诗,如同一股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过读者的心田。那些黯淡混浊的过去,也终将在时间的洗礼下,化作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光。
〔7〕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远望去,群山连绵起伏,可以看到山上青翠的颜色,层次分明。当你靠近细听时,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尽管春天已经过去,花朵却依然灿烂绽放,即便有人靠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毫无惊慌之态。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而著称,四句诗构成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鸟语花香,山水相映,意趣无穷。
〔8〕
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谁说这世间万物的生命就渺小卑微?在动物的世界里,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同样的皮肉和骨骼,也有自己的情感。
奉劝天下的人,不要再去伤害枝头上的小鸟,因为巢中的幼鸟,正眼巴巴地盼望着母亲快快回家。
鸟儿也有感情,也有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孩子,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爱母疼子的真切感受。善待动物,善待大自然,实际上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这首劝诫诗,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盼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9〕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不论是广袤无垠的平原,还是在巍峨挺拔的山巅,凡是有鲜花盛开的地方,蜜蜂都在不辞辛劳地飞行,
当蜜蜂费尽心血,采尽百花酿成蜂蜜后,自己却不能享用,全部被人们取走。蜜蜂啊,你们到底是为谁付出辛苦,又是为谁酿出香甜的蜂蜜呢。
这首诗用朴素、深情的语言,赞颂了蜜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诗人对不劳而获的人的愤懑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