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錄音室歌手能被稱作歌手嗎?| 爭鳴

2024-06-11綜藝


文 | 吳文婷


【歌手2024】一播出就打出了「全程直播無修音」的大動作,這無疑是對傳統錄音室歌手的一種挑戰,也是對真實音樂實力的一次全新考驗。一時間,【歌手2024】成為近年來最受大眾矚目的音樂綜藝節目,同步直播、無修音的形式,意味著觀眾將會毫無保留地感受到歌手的現場演唱實力。


然而,正是因為直播無修音,不少歌手拒絕了節目組的邀約。這或許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現場演唱實力無法承受如此直接的考驗,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習慣了依賴後期制作來修飾聲音。但無論如何,這一節目已然成為一條導火索,推動音樂產業向更加真實、純粹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引發思考與爭鳴——錄音室歌手能被稱作歌手嗎?


或許,這需要重新審視我們對「歌手」的定義。通常情況下,歌手泛指演唱歌曲及其他聲樂作品的娛樂業人士,同時也是一種職業名稱。錄音室歌手則指那些在錄音室環境下進行音樂錄制,並且通常依賴後期制作技術來提升聲音質素和完善音樂作品的藝人。


錄音室歌手能否被稱作歌手,無論是在音樂圈還是在聽眾中,都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認為,錄音室歌手同樣是音樂創作和表演的一種形式,雖然這些歌手在舞台上的表現可能會因為缺乏現場經驗而不足,但不可否認他們擁有優美的嗓音和出色的音樂才華。反對者則認為,錄音室歌手過分依賴後期制作的加工,使得他們的音樂作品失去了真實性和現場感。在錄音室環境下,他們可以反復錄制並進行修正,而在舞台上面對真實的觀眾和挑戰時,則可能表現得遠不如預期。因此,他們不應該被稱作真正的歌手,而是音樂制作人或歌手的另一種形式。


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能否認錄音室歌手在音樂產業中的存在和作用。每一位成熟的歌手必然有一張代表作的錄音室專輯,在串流媒體平台,錄音室專輯高保真的音質通常會取得大眾更多的收聽量。錄音室制作為音樂人提供了一個專業的環境,使他們能將自己的音樂想法轉化為具體的音樂作品。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時今日,配備各種專業器材和技術,如錄音器材、音效處理器、混音台等的運用已經見慣不怪,音樂人可以反復嘗試和修改自己的音樂作品,使其達到最佳狀態。另外,隨著數碼化和串流媒體技術的發展,錄音室制作也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音樂人可以利用數碼音訊工作站(DAW)等軟件進行錄制和編輯,無須大量硬件器材和專業工程師,即可完成音樂作品的制作和後期處理。最重要的是,錄音室制作為音樂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音樂創作和表現方式。在錄音室中,音樂人可以嘗試各種音樂風格和實驗性的創作,從而拓展自己的音樂風格和表現方式。錄音室制作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試錯的平台,在實驗中不斷豐滿自己的音樂風格,使得音樂創作、音樂表演不斷趨於成熟。


與錄音室歌手相對立的,是在舞台上進行即時演唱的歌手,他們的表演或許沒有錄音室版本的完美無瑕,但通常被認為是更為真實、更原汁原味的音樂表演者。我們需要這種不完美的現場,是因為歌手不應僅僅靠後期制作來打造出完美的聲音,更應該能在任何場合下展現出真實的音樂實力。


去年以來,全國演出市場供需兩旺,演唱會、音樂會、音樂節等熱度不斷升高,新業態、新空間演出明顯增多,熱門演出一票難求。在現場,歌手和觀眾之間建立起一種獨特的情感連線。這種現場體驗無法用任何錄音或影片所替代,只有親身參與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帶來的震撼和感動。吶喊、鼓掌或合唱,觀眾本身也成為演出的一部份,這種互動性是在耳機裏無法獲得的。不僅如此,燈光效果和舞台布景等元素也為音樂增添了更豐富的層次和體驗。


近年來現場演出中修音、墊音現象頻現,觀眾和歌手似乎已經漸漸接受了經過後期處理的聲音,並將其視為音樂表演中的一種常態。調音師將「幹聲」匯入專業軟件中並進行調校,調整聲音中跑調、節奏不對的部份,保證人聲始終在正確的聲調、節奏上,以達到完美的、無瑕疵的音響效果。但恰恰是這些不完美與瑕疵,成就了現場舞台特有的魅力。2001年邁克爾積遜與布蘭妮同台演唱【The Way You Make Me Feel】,其中布蘭妮因緊張而失誤,但精彩的舞台呈現至今仍被奉為經典;郁可唯在央視節目中演唱【知否知否】時伴奏意外消失,但其清唱與觀眾互動場面使得演出更為特別;甚至在此次【歌手2024】節目中,那英演唱【掙紮】時鼓手因耳返而造成的延遲都賦予舞台本身更多奇妙的色彩。不完美的瑕疵不僅展現了表演者的當下的情感,更是其與舞台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音樂表演中的瑕疵是不可避免的,但並不意味著表演失敗。觀眾通常會更多地關註整體效果、表演者的態度和修正能力,以及表演者的專業水平糊經驗積累。因此,對表演者來說,正視不完美,接納不完美,保持專業水平,真誠表達,並且在出現瑕疵時以積極的態度和靈活的方式應對,這樣才能贏得觀眾的理解和尊重。


然而,錄音室歌手、現場歌手作為音樂創作的親歷者,在特定的時空、場域中都在進行著二度創作。傑出的二度創作可以使作品的精華體現得更加鮮明和突出,甚至超出創作者的預想。對表演者來說,二度創作可以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及素質,探索和研究音樂的更多可能性,從而得到技法乃至音樂情感表達上的提高。一次次二度創作,也將拓展表演者的技能和對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詮釋。在二度創作的呈現上,聽眾將會感受到音樂演繹所帶來的情感表達,從而獲得不同的審美感受。譬如在諸如【歌手】等不同的綜藝舞台上,大量優秀的新編、翻唱作品層出不窮,老歌新唱的碰撞和沖擊會使聽眾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因此二度創作更是一種渠道,連線聽眾與作品,也連線聯想與聯覺反應,在不同的體驗中擴大審美意念,使人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


因此,我們或許應該放下對標簽的執念,理解和接納不同形式的音樂創作和表演。無論是錄音室內還是在舞台上,歌手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才華來創作和表演出優秀的音樂作品。最終,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歌手的身份標簽,而是他們的音樂作品所傳達出的情感和力量。無論是錄音室歌手還是舞台歌手,都值得被尊重和認可。



- THE END -

直達音樂周報 小程式電子刊

歡迎掃碼管理員微信

↓ 加入音樂周報樂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