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先是【烏梅子醬】,現在是【臨時抱佛腳】?放心,華語樂壇沒完

2024-08-14綜藝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華語樂壇似乎總是處於風口浪尖。

前段時間,一場關於華語音樂實力的討論在網絡上如火如荼地展開。起因是在熱門綜藝節目【浪姐4】中,來自日本的選手美依禮芽憑借出色的唱跳實力成為節目裏的斷層第一。

這一現象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人甚至悲觀地認為,華語樂壇要"完蛋"了。然而,就在人們還在為此爭論不休的時候,又一股音樂浪潮悄然襲來。

2023年5月6日,在備受關註的音樂綜藝節目【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中,一首名為【臨時抱佛腳】的說唱歌曲由歌手威爾WillT演唱,瞬間引爆了各大社交平台。

這首歌以其朗朗上口的歌詞、流暢的節奏和引人共鳴的內核,迅速成為網友們爭相傳唱的物件。各種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單上,【臨時抱佛腳】的身影頻頻出現,仿佛一夜之間,所有人都在討論這首歌。

然而,細心的觀察者們不難發現,【臨時抱佛腳】的爆紅似乎與近年來的一些網絡現象如出一轍。回想幾年前蔡徐坤的【只因你太美】,這首歌不僅走紅,甚至讓"蔡徐坤打籃球"的形象成為了新時代中國互聯網的一段歷史記憶,堪稱後現代互聯網文化經典。

再看看前幾年【青春有你2】中那句廣為流傳的"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發",我們似乎看到了一種模式:歌曲爆紅,隨之而來的是網友們的解構、嘲諷和玩梗。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這種現象是否反映了當前中文說唱,乃至整個華語樂壇的現狀?我們是否應該為此感到憂慮?還是說,這恰恰展現了華語音樂的生命力和多樣性?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臨時抱佛腳】背後的故事,以及它所反映的華語音樂現狀。

當【臨時抱佛腳】的旋律在各大平台響起時,它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讓我們走進這首歌,仔細品味它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看看它為何能引起如此廣泛的討論。從編曲和制作的角度來看,【臨時抱佛腳】可以說是及格的。

正如業內人士評價的那樣,這首歌的伴奏水平還是挺不錯的,屬於合格的水平。在該炸的時候炸起來,情緒的推動也算得上流暢。

這種編排顯示出了制作團隊的專業素養,至少在音樂制作的基本功上是過關的。然而,當我們將註意力轉向人聲部份時,問題就開始顯現了。

威爾WillT的演唱,用專業的話來說,是"沒有腔體沒有對抗,全白嗓吼出來的"。這種演唱方式給人一種原始、直接的感覺,但同時也暴露出了技巧上的不足。

從人聲的編排來看,更像是正常說話,沒有太多節奏上的編排。這種表現方式雖然接地氣,但在專業性上確實存在一些爭議。

歌詞方面,"臨時抱佛腳"這個hook的反復重復,以及"上班摸魚,到點我就擺爛"等詞句,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小學生的打油詩,顯得稚嫩而缺乏深度。

特別是拿"抱佛腳"這句做hook,在flow和押韻的地方,聽起來就像"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讓人不禁聯想到小學時期背誦古詩的經歷。

然而,正是這種"接地氣"的表達,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反響。有人覺得歌詞直白到笑場,有人則認為它道出了普通人的心聲。

網上開始流傳各種改編版本,從經典詩句到日常生活,玩梗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這種現象反映出,【臨時抱佛腳】雖然在專業性上存在爭議,但它確實觸動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鳴點。

從整體來看,【臨時抱佛腳】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躁狂癥患者在舞台發病,台下觀眾跟著假搖假擺。當威爾進入第二階段開始emo時,台下觀眾跟著傷感,但螢幕前的觀眾可能就只是感覺很荒誕滑稽,滿腦子都是問號。

【臨時抱佛腳】的爆紅,既是對這些問題的一種回應,也是對我們反思當前音樂環境的一個契機。它提醒我們,音樂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專業性,更在於它能否觸動人心,能否反映時代的聲音。

盡管這首歌在專業性上存在爭議,但它確實做到了後者,這也許就是它能夠引起如此廣泛討論的原因所在。【臨時抱佛腳】的爆紅,讓我們不得不正視中文說唱,乃至整個華語樂壇所面臨的困境。

長期以來,中文說唱似乎一直背負著"沒水平"的標簽。從早期的地下說唱到如今的主流舞台,中文說唱始終在尋找著自己的定位。

然而,隨著近年來一些說唱歌手的負面新聞,以及像【臨時抱佛腳】這樣的作品引發的爭議,中文說唱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泥潭。

但是,我們真的應該因為一首歌就否定整個音樂類別嗎?事實上,華語樂壇的評價標準一直在變化。從港台流行音樂奠定的基調開始,人們更註重旋律是否好聽、節奏是否流暢、歌詞是否通俗易懂、歌手音色是否動人。

這種標準一直影響著大眾對音樂的判斷。在這個標準下,一首好歌應該是聽起來有水平(不太流俗),演唱好聽能夠傳唱(但唱功也不能太好)。

這仍然是現在中國聽眾對於華語樂壇優秀歌手、音樂人的評價主流標準。然而,隨著短影片時代的到來,音樂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首歌曲能否爆紅,不再僅僅依賴於其音樂性,更多的是取決於它能否引起共鳴,能否成為網友們玩梗的材料。這種現象既是對傳統音樂評價標準的挑戰,也是新時代聽眾審美的一種體現。

在這種背景下,真正優秀的華語音樂作品往往難以獲得與其質素相匹配的關註度。原因可能有多方面:資本的推廣力度不夠,觀眾的審美需要提升,或者simply是因為優質音樂需要時間去品味,難以在快節奏的網絡環境中迅速傳播。

值得註意的是,華語樂壇的優秀音樂風格其實早就線上下爆發了,甚至比以前港台樂壇巔峰時期還要豐富十倍不止。但是,這些歌曲出不來,音樂人不出圈,觀眾也不會主動尋找。

現在資本也不推,觀眾審美也上不去,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對於那些走大眾路線的小眾音樂風格,人們往往會用一句話來評判:"xxxx那麽火,他有幾首傳唱度高的歌曲啊!"這種評價標準,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音樂人的創新和嘗試。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禁要問:優質的華語音樂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真正優秀的作品往往被淹沒在海量的內容中,難以引起廣泛關註。

這不僅是中文說唱面臨的困境,也是整個華語樂壇正在經歷的變遷。我們需要的,或許是一種新的音樂欣賞方式,一種能夠在快節奏中保持耐心,在嘈雜中聆聽真聲的能力。

就在人們為【臨時抱佛腳】爭論不休的時候,一些真正優秀的華語音樂作品正默默無聞地存在著。

這些作品雖然沒有引起轟動,但它們的存在,無疑證明了華語音樂的生命力從未消失。以近期的爆款劇集【漫長的季節】為例,導演辛爽精心選擇了12首不同的片尾曲。

其中11首是新歌,只有【再回首】是老歌。這12首歌曲來自11位不同的音樂人,每一首都值得細細品味。然而,即使在【漫長的季節】熱播期間,這些歌曲也未能真正"出圈"。

這個現象折射出了當下華語音樂市場的一個現實:真正優秀的作品往往難以獲得與其質素相匹配的關註度。如果我們僅僅聽過【漫長的季節】中的這11首新歌,就已經接觸到了幾十首優質的華語音樂作品。

然而,這些作品卻沒有獲得應有的關註。這種情況的出現,部份原因在於現代人的音樂消費習慣。大多數網民是被動聽歌,或者只活躍於熟悉的過去華語音樂環境中。

他們可能不會主動去尋找和欣賞新的優秀作品。同時,由於短影片和互聯網的影響,現在的主流流行樂環境已經變得非常潰爛。

但事實是,華語樂壇的優秀作品一直都在。它們或許不像【臨時抱佛腳】那樣引起轟動,但它們的存在,證明了華語音樂的多樣性和深度。

這些隱藏的音樂寶藏,等待著有心人去發掘和欣賞。我們需要意識到,音樂的價值不應該僅僅由其熱度來衡量。那些不那麽火爆,但內容豐富、制作精良的作品,同樣值得我們花時間去聆聽和品味。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華語音樂的魅力,也才能推動華語樂壇向更高質素的方向發展。面對眼下的現狀,我們也許會感到些許失望和憂慮。

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希望其實一直都在。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背景。

像【臨時抱佛腳】這樣的歌曲能夠走紅,恰恰說明我們的社會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接觸和欣賞音樂,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它反映了中國大部份人民在這個好的時代,可以有時間有精力接觸他們各自接受的音樂。其次,我們要明白,對音樂的品味是需要時間和學習成本的。

正如文章中所說,"音樂以及一切藝術的品味是需要時間和學習的成本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有理由相信,華語樂壇終將迎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最後,我們也要看到音樂產業模式的變革。從過去的熱歌榜、金曲榜,到現在的數碼平台,音樂的創作和傳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過去,唱片發行需要實體的媒介,成本和收益為導向必然決定了可以發行的作品是經過許多專業人士的斟酌的。而現在,許多歌手可以自己寫完歌,在社交媒體點選一下就能上傳,被大眾傳播。

這種變化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所以,面對"華語樂壇要完蛋了"的悲觀論調,我們大可不必驚慌。因為,只要還有人在創作,還有人在聆聽,華語音樂就永遠不會"完蛋"。

它可能會經歷陣痛,可能會有起起落落,但它終將以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面貌重新綻放。我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在那之前,讓我們保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欣賞每一種音樂風格,去發掘那些隱藏的音樂寶藏。

因為,音樂的魅力,從來都不僅僅在於它的熱度,更在於它能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