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赤木瓶子
編輯| Mia
「只要情緒到位,什麽都嗑只會讓我營養均衡」,如今看來,這一「嗑」理念,被近期一部熱門戀綜驗證了。
迄今播出四期,【戀愛兄妹】的豆瓣評分高達9.6,這一單看名字就十分「骨科」的題材, 以親兄妹一起上戀綜、一起找物件的設定,成為繼前任一起找物件的【換乘戀愛】後,又一挑戰觀眾認知的戀綜。 也是【換乘戀愛】前兩季制作人珍珠PD的又一力作。
相較於「三思而後嗑」,部份觀眾依然樂意大膽開嗑,正選嘉賓8個人,足足有28種組合嗑法。嗑完愛情嗑親情,有豆瓣網友評價,「親情以戀綜的形式攻擊我的淚腺」、「看完第一集,想養二胎的心情已經拉滿」,相較於愛情,節目呈現出更多溫情線索,不僅是兄妹,也有整個家庭的關系線穿插其中。
高分戀綜的誕生背後,國綜近些年來也分化出了不同的類別。【心動的訊號】【半熟戀人】等細化了戀綜人群,展現出嘉賓們在不同人生階段對愛情的期待與思考,後者新一季全新設定了嘉賓「全脫產」戀愛,表現尚可;【再見愛人】【春日遲遲再出發】等探討修復關系與再次心動的可能性;【一起探戀愛】等融入了青年文化元素的年輕群體的素人交友類別;而如【戀愛兄妹】這樣同齡人組團上戀綜的形式,騰訊影片此前也曾推出過【好友好有愛】,不過故事的主角是異性好友,主打一個「友情以上,戀人未滿」。
從選題與立意上來看,當國綜正在試圖從各個維度提升嘉賓質素、戀愛體驗、節目品質的同時, 韓綜的大膽創新與辛辣格局,已然將戀綜送入「下一個level」。
從「激情」到「溫情」, 戀綜格局的next level
【戀愛兄妹】的驚艷之處, 不僅在於其將戀綜強行由「搞物件」轉到了「探討親情」這一更具想象力與輻射面的命題上,還在於其對於愛情的深層探討——愛情的本質 ,就是由戀愛最初的激情驅動,到發展至如親人般的細水長流、潤物無聲,娛樂獨角獸不禁感慨,韓綜的格局已然進入next level。
「完全不用擔心會心碎的綜藝,因為每個人都至少有一個人愛」,無論是節目設定還是觀感,【請回答1988】式的溫情不僅多子家庭獲得共鳴,也讓作為獨生子女的觀眾圍觀得津津有味。並不意外的是,節目播出4期後,不少觀眾認為,「兄妹情比戀愛cp還好嗑」。進可嗑「骨科」修羅場,退可嗑傳統戀綜cp,更多觀眾被親情的連線感動得「又哭又笑」。
區別於傳統戀綜的設定,與【換乘戀愛】相似的是, 節目要求參演嘉賓不得在節目中公布自己的親緣關系,並且需要裝作不認識自己的兄弟/姐妹。 女嘉賓需要匿名寫邀請信,並將信交給她心儀的男嘉賓的姐妹,再由對方轉交。很容易發生判斷失誤、信被交錯給其他男嘉賓的烏龍情形,生動的劇情就此鋪展開來。
在韓綜【戀愛兄妹】播出後,網友們覺得戀愛線一般,但兄妹線各有風味。只會跟男嘉賓撒嬌的男一被網友稱為「脆皮哥哥」,眼裏只有妹妹和吃的。在被女嘉賓問「是不是當作愛豆?」時,回答「我當過瘋子」;在被問到「來到節目有想親近的人嗎」時,答曰「我妹妹」。最終被網友評為,「就是去看著妹妹的,根本不想好好找物件」。
人類的情感本就復雜,【戀愛兄妹】選擇不再囿於愛情這一單一的情感,異性交往只是作為節目的一部份,而血脈壓制、親情守護等背景下,能夠幫助男女嘉賓們了解到彼此更松弛與真實的一面。而短劇一般的戀綜設定,讓【換乘戀愛】【戀愛兄妹】在戀綜市場與年輕人的社會命題探討維度上,均不失為一次大膽創新。
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 從出圈到出格,韓式戀綜似乎總能很好地把握好這一尺度,劍走偏鋒又給觀眾呈現出深刻的情緒價值。 以新穎的題材與可以預見的抓馬劇情走紅的,與前任一起尋找新戀情的【換乘戀愛】;讓宋智雅一夜刷屏網絡、制造了諸多單身男女荷爾蒙場景的【單身即地獄】;尺度頗「大」的【只是睡覺的時間】,嘉賓們只有在晚上6點到淩晨六點期間能公開身份、觀察合宿嘉賓情況,主打先「睡」後愛;主打高中生成長真人秀的【少男少女戀愛】,記錄預科生們愛的感情成長故事,尋找各自的靈感謬斯。
但題材炸裂並非戀綜的「保護傘」,這些看似吸睛的戀綜,也並非均收獲了可觀的收視與口碑。 比如【只是睡覺的時間】被網友評為「無聊的虛假宣傳綜藝」,豆瓣評分僅有4.8。也有戀綜被評為劇本痕跡嚴重,或是沒有感情,全是技巧,或是像電視劇那樣抓馬。
不難總結,韓式戀綜的出圈主要有以下幾要素。首先, 選題立意要抓住觀眾的胃口 。更重要的是, 節目制作品質的穩定,包括重中之重的嘉賓選擇。 此前【換乘戀愛2】就是靠男6女6盤活了節目。
「塌房」、「合約情侶」背後, 戀綜如何重返純粹?
不知從何時起,肆無忌憚地嗑cp的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伴隨著塌房、工業糖精、戀綜「出道」等標簽而來的,是觀眾形成了更為深層的審美標準。
相較於韓式戀綜的抓馬與大膽,出於種種因素, 國內戀綜更多是安全區域盡可能深地創作與拓展。但可以感受到戀綜從嘉賓挑選到在保障戀愛體驗等維度作出的升級 ,比如高分戀綜【半熟戀人】最新一季主打全脫產戀愛,嘉賓們不需要白天上班、晚上戀愛這樣忙碌,而是可以一天接著一天、一輪接著一輪的約會。
但能感受到,觀眾們的胃口已經愈難滿足, 對於從一而終式的撒糖式戀愛,也出現了許多不滿的聲音。 似乎是為了立住人設一般的一見鐘情式「工業糖精」;上來就鎖死、不給自己與對方其他可能性等不成熟的做法,不再能夠吸引到觀眾的好感度。反而成熟理性、體面地分手,反而成為當代觀眾更能欣賞的特質。
這不得不說是吸收了此前戀綜中cp們的經驗。國內戀綜也誕生了不少令觀眾嗑上頭的高甜cp。【半熟戀人】走出的「巴啦啦能量」羅拉和王能能cp;【心動的訊號】走出的「奇聞cp」趙琦君與楊凱雯、「芋圓cp」;B站【90婚介所2022】走出的「周周cp」周密與周芯竹等等。
除了這些仍在「合體營業」的真情侶,還有一部份戀綜組成的cp已經悄然分手,甚至還有一部份,以令觀眾意想不到的形式重新「排列組合」。如【半熟戀人】第二季中,看似交集甚少、各自為愛頭痛的余天超和嚴渺,就在今年官宣領證。也有「過期糖」重新甜回來的,如在【半熟戀人】第二季中未能終成眷屬的孟昭博和張寶兒時隔一年後,官宣戀情。
這一方面否定了部份戀綜的劇本論、利益論;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戀綜是可以做好愛情故事的。
其實除了長影片平台的戀愛綜藝,一些體量小,但口碑尚可的戀綜也在近幾年來成為一股「小而美」的甜嗑體驗。比如由大學生們自發組建團隊制作的大學生戀綜,如廈門大學的【廈一秒遇見】、湖南科技大學的【心動一夏】、浙江大學的【浙大丘位元】等等,近20余檔誕生於導師作業、社團組織等契機下的校園自制戀愛綜藝,在近幾年來一股腦兒地湧現出來。
這些「小而美」不僅類別多樣化,涵蓋了「異性留學生異國邂逅」、「一起玩雙人遊戲」、「飯搭子哲學探討」等創新選題,00後的大學生們成長於互聯網時代,網感十足「主修學習、輔修戀愛」的高顏值大學生,與「不帶一點演技」的出演,「學生作業、沒有劇本」式的質樸呈現,也讓內容意外「好嗑」。
看似類別飽和的戀綜市場,與需要不斷推陳出新的戀綜類別背後,相較於難以本土化落地的韓式戀綜的抓馬,帶給觀眾純粹多巴胺體驗的戀綜,也不失為一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