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關曉彤在節目掩面痛哭,全網淚目: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出現了.

2024-06-02綜藝

01

前段時間,真人秀【盒子裏的貓】正式播出。

本以為這只是一檔輕松搞笑類的節目,卻沒想到其中的一個環節卻震撼了所有人。

關曉彤、陳赫等嘉賓紛紛悲痛落淚,看完的觀眾們也都感傷不已。

這是一個講述 情緒羞恥 的內容。

戲劇演員吳彼對著鏡頭緩緩說道:

「在我五歲的時候,我騎單車摔倒了。我的爸爸跟我說,你是男子漢,你不能哭。

我把大哭藏了起來;

我十歲的時候,我的同學故意把我撞到了,我的老師說你們要和平相處。

我把我的憤怒藏起來了;

我十六歲的時候,考上了大學。我想把我的喜悅分享給身邊的人。他們都說不要顯擺,會挨打。

我把我的喜悅藏起來了;

二十六歲的時候,我喜歡一個姑娘,她和我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我說祝你們幸福。

我把我的悲傷藏起來了 ......」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的喜怒哀樂像一個小偷一樣,在他的心裏東躲西藏,生怕被看到。

他覺得自己是對的,他也終於變成了從大人一直以來期望的樣子,情緒穩定到像戴著一個假面。

當他有了女兒之後,他也像別人對待小時候的自己一樣去教育女兒。

他對女兒說,你彈鋼琴的時候不能有情緒。

你學習不好的時候,你不能有情緒。

你在學校的時候,你也不應該有情緒。

你出去玩的時候不能太開心,因為樂極生悲,你不能有情緒!

直到有一天,女兒在比賽中贏得了一面獎牌。

他很高興,也很驕傲,卻詫異女兒為什麽不像他這麽開心。

女兒的一句話卻直接將他擊碎。

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爸爸,我可以開心嗎?」

教育在此刻完成了閉環。

驚慌、後悔、痛苦......數種情緒堆在了吳彼的臉上。

而旁邊目睹這一畫面的陳赫關曉彤等人,早已淚流滿面。

02

節目播出之後,相關影片下面有8.8萬條留言。

先生這才意識到,原來情緒羞恥是一件多麽普遍的現象。

有人曬了一張完成度很高的海綿寶寶的畫,配文卻是這麽寫道:「我媽說你畫這些有什麽用呢?」

有人淡淡地說: 「我整個大學拿的所有獎,家裏也沒有誇過一次。」

還有人用平靜地文字寫出了自己的悲傷。

「每年回家過年,我媽媽總是說我的牙齒很醜,我小的時候她總是叫我不要笑,很難看,像深井冰,以後嫁不出去。」

我們好像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遇到開心的事情和家人分享,卻莫名被澆一盆冷水,得不到想象之中的誇獎。

考試成績達不到預期,大人就會一邊指責,一邊訴說自己的付出,話裏話外總想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

不小心惹父母生氣了,他們會打會罵,還不允許我們哭,質問哭有什麽用。

是啊,哭有什麽用。

可我是因為有用才哭的嗎?

在傳統的教育裏,似乎無論做什麽事都必須有意義,而情緒則成了最無用、低階的東西。

於是長大之後,我們好像都得了一種病,一種名叫「情緒羞恥」的病。

我們變得害怕表達出自己正常的喜怒哀樂。對喜歡的東西不敢說喜歡,對討厭的事物也不敢當面質疑,總是小心翼翼的。

有時在走路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明明心裏有些生氣,嘴裏卻已經脫口而出了一句「不好意思」。

所有的一切喜怒哀樂全都埋藏在心裏,一旦有絲毫的外泄,就會感覺到仿佛有人在竊竊私語,在用異樣的眼光盯著我們、批判我們。

逐漸的,我們終於變成了一個所謂的情緒穩定的人。

很少與別人分享,害怕冷場。

所有的事都自己扛,盡量不會向別人求助。

不是不需要,也不是不屑,只是單純地不敢讓自己脆弱的一面在外人面前曝光。

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親人、伴侶。

就像鄭凱就在【盒子裏的貓】中描述自己的。

以前,他還會偷偷一個人悶在被子裏哭。

如今,已為人父的他卻連藏起自己,都忘記如何去做了。

03

在【霍金斯能量層級理論】中,羞恥被劃分為能量層級最低的情緒,幾近死亡。

它會讓我們無法接納自己,在人際交往中變得無所適從,總會莫名有些自卑、低落,甚至還會時常讓自己一邊回憶過去讓自己羞恥的片段,一邊再度陷入羞恥,從來都無法真正去享受快樂。

情緒羞恥最可怕的一點還在於,我們的意識會逐漸被同化,潛移默化間自己就會變成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在節目【盒子裏的貓】中,陳赫一邊紅著眼眶,一邊自責自己對女兒的教育。

他說女兒經常會在吃完飯後問自己是否可以去吃一個巧克力。

陳赫有時總會直接說不可以。

他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女兒的牙齒、最近有些咳嗽。

可這些理由,他並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告訴她,讓她理解。

反而,他直截了當的拒絕,那種略帶嚴肅冷漠的態度,可能會打壓、磨滅孩子那種珍貴的表達。

教育應該是以愛為主的,而不是優先考慮得失。

這麽簡單的事,似乎被越來越多的大人給忘記了。

文章的最後,先生想說,給心靈減減負吧,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

情緒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身體的一部份。

願孩子不必學會看他人眼色,也願大家能自由地表達自我。

不必事事都有意義的人生,其實是不是更有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