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民調和大選體制
本來就像翻硬幣一樣,雖然不完全是隨機的,但也是隨意的事情。因為一些隨意的原因,可能會導致最後的結果,甚至改變世界歷史。
當我接觸到民調和大選體制時,我的思考是我們不能被現有體制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所有的民調以及我們有這麽一個群體參加其中, 做全國性民調其實永遠是有限的 。因為最終只有那麽幾個關鍵的地方能決定最終的結果。
民調最近頻繁出現在很多地方 。我想先問一下,大家平時看民調嗎?關註民調在哪兒看?我第一個反應是想到2016年,大選前幾天,每天不斷重新整理538網站,不斷給自己尋找心理安慰。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最後的結果。這也是我們今天談論民調的原因之一:2016年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民調失誤。我覺得自己被民調傷得很深。
二:不要因為民調數碼變化而焦慮
現在因為美國選舉制度的問題,比如選舉人團制度,即使拿到普選票也不意味著能贏下大選。2016年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因為怕再次受到傷害,所以這次選舉我只是被動地關註新聞提到的民調,沒有主動去追蹤。
關於怎麽看民調,我覺得還是得看,但不要因為數碼變化而過於焦慮。 有的人對一兩個百分點的波動非常敏感 ,但我主要是看538的平均數據統計,以及一些可靠的民調。比如紐約時報和謝亞納學院的聯合民調,或者在地方有象征性意義的民調,如艾奧瓦的民調。
艾奧瓦 每次選舉前的民調都很有預測性 ,特別是最後一個民調。透過艾奧瓦的變化,可以觀察全國的趨勢。比如維斯康星的民調或賓州的民調等。各州有各州特別靠譜的民調,稍微重點關註一下,同時關註民調的變化。
三:民調依據數碼支持
民調雖然重要,但它的結果不會太影響我的判斷和認知。不過 我們也不能完全忽視數據,還是要依靠一些數據支持 。早就過了那種情緒隨著民調波動的時代了。
我看民調主要看變化趨勢,而不是某一個民調的絕對數碼。比如拜登對杜林普和哈裏斯對杜林普的民調結果對比,會發現哈裏斯的勝率可能會比拜登高一些。我上課時也會讓學生分析民調結果,從統計學方法的角度來說,我也 比較關心民調是怎麽進行的以及其中的誤差 。
民調一般分為幾個階段。首先是隨機采樣,需要找到選民並采訪他們,讓他們接受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