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施瑯在收復台灣後,曾上書康熙帝應趁勢拿下日本,為何沒被同意?

2024-08-29台海

世人皆知施瑯是清朝著名的水師提督,成功收復台灣的功臣。可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功勛卓著的將領曾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 —— 趁勢拿下日本。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瑯率軍攻克台灣後,上書康熙帝,建議乘勝追擊,將日本島也收入囊中。這個提議聽起來是如此大膽,甚至有些不可思議。為何施瑯會有如此想法?康熙帝又為何沒有同意這個看似可以一舉消除東南海疆隱患的計劃?背後又有著怎樣的考量?

施瑯的雄心壯誌

康熙二十二年七月,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率軍在澎湖列島大敗鄭氏水師,隨後順利收復台灣。這一戰役可謂是石破天驚,震動朝野。當時的朝廷上下無不為之歡欣鼓舞,就連向來穩重的康熙帝也激動萬分,將自己身上的龍袍脫下賜給施瑯,以示嘉獎。

可是誰能想到,就在這歡慶的氛圍中,施瑯卻在思考著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

一個月後,施瑯上書康熙帝,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建議:"倭賊盤踞海外為禍,自前明起已有百余年,如今銳氣正盛,可效元祖之事,提中國之兵伐之,將永絕倭患,安定東南。"

這番話的意思是說,倭寇在海外作亂已有百年之久,現在正是他們氣焰最盛的時候。我們可以效仿元朝時期攻打日本的做法,派兵征討,一勞永逸地解決倭患,確保東南沿海地區的安寧。

施瑯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原來,這與他的個人經歷和對海防的獨特見解密切相關。

施瑯出生於福建泉州,從小就生活在沿海地區。他親眼目睹了明末清初倭寇肆虐沿海的場景,深知海防的重要性。後來,他先是追隨鄭成功,再轉投清朝,在海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收復台灣之戰中,施瑯親自指揮,與鄭氏水師展開了激烈的海戰。雖然初戰失利,右眼還被火銃擊傷,但他並未氣餒。反而吸取教訓,精心籌劃,最終大獲全勝。這場勝利不僅讓他看到了清朝水師的實力,也讓他對制海權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施瑯認為,既然能夠收復台灣,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舉拿下日本呢?在他看來,這不僅可以徹底解決倭寇問題,還能大大擴充套件清朝的海上勢力範圍。

更重要的是,施瑯深諳"攻心為上"的道理。他在奏折中還提到:"若能攻下日本,不僅可以永絕倭患,還可以震懾海外諸國,使之臣服於我大清。"這番話顯示出施瑯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還是一位富有遠見的戰略家。

然而,施瑯的這個提議並沒有得到康熙帝的批準。這讓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麽康熙帝會拒絕這個看似可以一舉消除東南海疆隱患的計劃呢?

其實,康熙帝的考慮是多方面的。首先,當時的日本雖然有倭寇出沒,但整體上對清朝的威脅並不大。日本正處於江戶幕府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國力遠不如清朝。

其次,清朝當時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沙俄虎視眈眈,準噶爾部落也蠢蠢欲動。康熙帝需要集中精力應對這些更為迫切的威脅。

再者,康熙帝一向主張"以德服人",他認為只要保持強大的國力,就能震懾四方,無需主動發動戰爭。這種統治理念與施瑯的建議有所沖突。

最後,攻打日本是一項耗資巨大的軍事行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剛剛平定台灣的清朝,是否有能力再度發動如此規模的遠征,這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康熙帝的審慎決策

康熙帝作為一位英明的君主,在面對施瑯提出的攻打日本的建議時,並沒有輕易做出決定。相反,他深思熟慮,權衡利弊,最終做出了不同意這一提議的決定。這個決策過程充分體現了康熙帝的審慎態度和高超的統治智慧。

首先,康熙帝對日本的威脅進行了全面的評估。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江戶幕府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這一政策使得日本與外界的交往極為有限,其軍事和經濟發展都受到了嚴重制約。康熙帝透過各種渠道,包括來自荷蘭商人的情報,了解到日本國內的實際情況。他認為,雖然倭寇時有出沒,但日本作為一個整體,並不構成對清朝的實質性威脅。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在與大臣們討論海防問題時曾說:"日本乃蕞爾小國,雖有倭寇為患,然其國力不足以與我大清抗衡。我朝若能善治內政,使邊疆安寧,則無需憂慮日本之威脅。"這番話清晰地表明了康熙帝對日本威脅的判斷。

其次,康熙帝審時度勢,充分考慮了當時清朝面臨的國際形勢。在北方,沙俄正在覬覦清朝的領土,頻繁在黑龍江流域滋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朝與沙俄在雅各薩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同時,準噶爾部落首領噶爾丹也對清朝構成了嚴重威脅,多次入侵清朝西北邊疆。

面對這種復雜的國際局勢,康熙帝必須將主要精力放在應對北方威脅上。他曾在一次禦前會議上指出:"北方乃我朝之根本,若不能固守,則國將不國。南方海疆雖重要,然當前之急在北。"這表明康熙帝已經明確了治國的優先次序。

再者,康熙帝的統治理念也影響了他的決策。康熙帝一向主張"以德服人",認為只有透過仁政才能真正實作長治久安。他曾在【聖諭廣訓】中寫道:"為政之道,在於安民。安民之要,在於以德服人,而非以力征服。"這種統治理念與施瑯提出的武力征服日本的建議存在明顯的沖突。

康熙帝還考慮到了攻打日本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認為,如果貿然發動對日戰爭,不僅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可能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和敵視。康熙帝曾對大學士李光地說:"我朝初定天下,百廢待興,若貿然興師動眾,恐怕會引起四鄰的不安。"

此外,康熙帝還充分考慮了清朝的國力狀況。雖然清朝在康熙年間國力日漸強盛,但剛剛平定三藩之亂和收復台灣,國庫並不充裕。康熙帝深知,要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海外遠征,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和人力。他曾在一份批復中寫道:"國家之財力民力,當用之於急需之處。遠征日本,非當務之急。"

最後,康熙帝還考慮到了水師的實際情況。雖然施瑯在收復台灣的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清朝的水師主要是為了防禦和近海作戰而建立的,並不具備遠洋作戰的能力。康熙帝曾派人專門考察了福建水師的情況,發現存在諸多問題,如船只不夠堅固、航海經驗不足等。

康熙帝否決了施瑯攻打日本的建議,這對施瑯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作為一個功勛卓著的將領,施瑯一直希望能為清朝建立更大的功業。然而,他並沒有因為這次挫折而消沈,反而將精力轉移到了其他方面,繼續為清朝的海防事業貢獻力量。

施瑯在得知康熙帝的決定後,立即著手調整自己的工作重心。他深知,雖然攻打日本的計劃無法實施,但加強海防仍然是當務之急。因此,他開始著手改革福建水師,提高其戰鬥力和防禦能力。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施瑯向朝廷送出了一份詳細的水師改革方案。這份方案包括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如改進船只設計、加強軍事訓練、完善後勤補給等。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他提出了"三路巡哨"的制度。

"三路巡哨"制度的核心內容是將福建水師分為三路:北路負責巡防浙江至福建的海域,中路負責福建至廣東的海域,南路則負責台灣海峽及其周邊海域。這種分工明確的巡防制度大大提高了水師的效率,使得清朝能夠更好地掌控沿海局勢。

除此之外,施瑯還特別註重提高水師將士的技能。他親自編寫了【水師操練圖說】,詳細規定了水師的訓練內容和標準。這本書不僅包括了航海技術、炮擊技巧等軍事內容,還涵蓋了天文、地理、氣象等知識,可以說是一本全面的水師訓練手冊。

施瑯的這些努力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在他的改革下,福建水師的實力顯著增強。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當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只試圖在台灣沿海進行貿易時,福建水師迅速做出反應,將其驅逐。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清朝水師的實力,也讓康熙帝對施瑯的能力更加贊賞。

然而,施瑯並沒有就此滿足。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日本的關註。雖然無法攻打日本,但他認為至少應該加強對日本的了解。因此,他開始積極收集有關日本的情報。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施瑯向朝廷送出了一份詳細的日本情報報告。這份報告不僅包括了日本的地理、人口、軍事等基本資訊,還詳細分析了日本的政治結構和社會狀況。施瑯在報告中指出,雖然日本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但其內部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特別是商人階層的崛起可能會對日本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這份報告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重視。雖然康熙帝仍然堅持不攻打日本的決定,但他認識到了解日本的重要性。因此,他下令設立專門的情報機構,負責收集和分析有關日本的資訊。這可以說是清朝最早的對外情報機構之一。

除了關註日本,施瑯還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海域。他開始研究西方國家的航海技術和船只構造,希望能夠借鑒其中的先進之處。康熙三十年(1691年),施瑯向朝廷送出了一份關於改進清朝船只的建議書。他提出應該學習西方的造船技術,特別是增加船只的噸位和改進船只的結構,以提高遠洋航行能力。

雖然這些建議沒有立即得到采納,但它們為後來清朝的造船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施瑯去世後的幾十年裏,清朝的造船技術確實有了顯著進步,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施瑯的遠見卓識。

施瑯晚年仍然不遺余力地為清朝的海防事業貢獻力量。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已經年過古稀的施瑯再次上書朝廷,提出了一系列加強海防的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在沿海重要地點修建炮台、增加水師編制、加強沿海居民的防禦意識等。這些建議大部份都得到了康熙帝的批準,並在後來的實踐中證明是非常有效的。

康熙帝的海防政策

康熙帝在否決了施瑯攻打日本的建議後,並未忽視海防的重要性。相反,他制定了一系列全面而富有遠見的海防政策,這些政策不僅有效地保護了清朝的海疆安全,還為後世的海防建設奠定了基礎。

首先,康熙帝加強了沿海地區的軍事防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他下令在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增設水師營。這些新增的水師營不僅增加了兵力,還引入了更先進的武器裝備。例如,在福建水師中,康熙帝特別引進了荷蘭制造的大炮,這些火炮射程遠、威力大,大大提高了水師的作戰能力。

其次,康熙帝重視海防工事的建設。他下令在沿海重要地點修建炮台和堡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僅在福建一省就新建了20多座炮台。這些炮台不僅是軍事設施,還成為了海上貿易的重要保護點。例如,廈門的鼓浪嶼炮台不僅守衛著廈門港,還為來往商船提供了庇護,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

康熙帝還特別註重海防人才的培養。他設立了專門的水師學堂,教授航海、造船、海戰等知識。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福州設立的水師學堂成為了當時最先進的海軍學校之一。這所學校不僅培養了大批水師軍官,還引進了西方的航海技術,為清朝的海防事業註入了新的活力。

在海防政策中,康熙帝還特別強調了情報工作的重要性。他設立了專門的海防情報機構,負責收集和分析海上動態。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廣東設立的"海防察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機構不僅負責監視海盜活動,還密切關註外國船只的動向,為朝廷制定海防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康熙帝的海防政策還包括對沿海居民的管理。他采取了"海禁"與"開海"並列的政策。一方面,他嚴格控制沿海居民的出海活動,防止他們與海盜勾結;另一方面,他又允許一定程度的海上貿易,以滿足沿海居民的生計需求。這種靈活的政策既保證了海防安全,又促進了沿海經濟的發展。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康熙帝的海防政策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例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福建沿海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海盜襲擊事件。一夥海盜趁夜色襲擊了福州附近的一個漁村,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起事件暴露了當時海防體系中的一些漏洞,特別是夜間防禦能力的不足。

康熙帝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派遣欽差大臣赴福建調查,同時下令加強夜間巡邏,增設沿海烽火台。更重要的是,他要求各地水師定期進行夜戰演習,提高夜間作戰能力。這些措施很快見效,在隨後的幾年裏,類似的海盜襲擊事件大大減少。

康熙帝的海防政策還特別重視與周邊國家的關系處理。雖然他拒絕了攻打日本的建議,但並未完全切斷與日本的聯系。相反,他采取了一種謹慎而靈活的外交策略。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當日本方面表示希望恢復兩國貿易關系時,康熙帝同意在嚴格限制的條件下允許少量貿易。這種做法既維護了清朝的尊嚴,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沖突。

在對待其他海上力量時,康熙帝也表現出了高超的外交智慧。例如,面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頻繁來訪,康熙帝既不全面拒絕,也不完全開放。他允許荷蘭人在廣州等少數港口進行有限的貿易,但嚴格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這種做法既獲得了經濟利益,又避免了外國勢力對清朝內部事務的幹涉。

康熙帝的海防政策還包括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他鼓勵沿海居民進行近海捕撈,但同時也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措施。例如,康熙四十年(1701年),他下令在某些海域實行季節性禁漁,以保護魚類資源。這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洋生態保護措施之一。

施瑯與康熙帝的關系

施瑯與康熙帝的關系是復雜而微妙的。作為一位功勛卓著的將領,施瑯得到了康熙帝的高度贊賞和信任。然而,兩人在某些政策上的分歧,特別是對攻打日本的看法不同,也給他們的關系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康熙帝對施瑯的賞識始於平定台灣之役。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瑯率軍攻克台灣,結束了鄭氏政權的統治,使台灣正式歸入清朝版圖。這一重大軍事勝利讓康熙帝對施瑯刮目相看。在凱旋歸來的慶功宴上,康熙帝親自為施瑯斟酒,並賜予他"靖海侯"的爵位,這是清朝建立以來賜予漢族官員的最高爵位之一。

然而,施瑯的功勛並未使他盲目自大。相反,他始終保持謙遜的態度,這一點更加贏得了康熙帝的好感。有一次,康熙帝在朝會上問施瑯:"你認為自己的功勞有多大?"施瑯回答說:"臣不過是奉命行事,一切功勞都歸於陛下的英明決策。"這番話讓康熙帝十分滿意,當即賜予施瑯一件禦用的黃馬褂。

康熙帝對施瑯的信任,不僅體現在軍事方面,還延伸到政務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任命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全權負責福建沿海的防務。這一任命顯示了康熙帝對施瑯的充分信任,因為福建作為沿海重要省份,其防務關系到整個帝國的安全。

施瑯也沒有辜負康熙帝的期望。在擔任水師提督期間,他多次提出改革建議,其中不少得到了康熙帝的采納。例如,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施瑯建議在福建沿海增設巡防營,加強對海盜的打擊力度。康熙帝不僅批準了這一建議,還親自為新設的巡防營題寫了營名。

然而,施瑯與康熙帝的關系並非一帆風順。兩人最大的分歧出現在是否攻打日本的問題上。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施瑯向康熙帝提出了攻打日本的建議。他認為,日本長期庇護鄭氏余部,威脅清朝海疆安全,應該予以征討。但康熙帝經過慎重考慮後否決了這一建議。

這次分歧並沒有導致兩人關系的惡化。相反,康熙帝對施瑯提出不同意見的勇氣表示贊賞。他在給施瑯的一封私信中寫道:"卿雖與朕意見不同,但敢於直言,實乃忠臣之舉。朕深以為然。"這封信不僅顯示了康熙帝的寬容大度,也體現了他與施瑯之間的信任關系。

盡管康熙帝否決了攻打日本的建議,但他並未忽視施瑯對海防的建議。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采納了施瑯關於加強沿海防禦的一系列建議,包括增加水師編制、改進船只結構等。這些措施的實施大大提高了清朝的海防能力。

施瑯與康熙帝的關系在晚年達到了新的高度。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已經年過古稀的施瑯再次上書朝廷,提出了一系列加強海防的建議。康熙帝不僅采納了這些建議,還特別嘉獎了施瑯。他在朝會上公開表示:"施瑯雖年邁,但心系國事,實乃朕之良臣。"

康熙帝對施瑯的信任和重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清朝初期重用滿族官員、輕視漢族官員的局面。施瑯的例子向其他漢族官員展示了,只要忠心為國,就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這種態度有助於緩解滿漢矛盾,促進民族融合。

然而,施瑯與康熙帝的關系也並非完全沒有爭議。有些史料記載,康熙帝曾對施瑯的某些行為表示不滿。例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有人彈劾施瑯在福建濫用職權,康熙帝下令進行調查。雖然最後查明彈劾不實,施瑯得以平反,但這一事件還是在兩人關系中留下了一些陰影。

盡管如此,康熙帝對施瑯的整體評價仍然很高。在施瑯去世後,康熙帝特別下令為其舉行隆重的國葬,並親自為施瑯撰寫了碑文。碑文中,康熙帝高度贊揚了施瑯的功績,稱他為"朝廷之柱石,海疆之屏障"。這無疑是對施瑯一生功績的最高肯定。

施瑯與康熙帝的關系,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政局,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啟示。它顯示了君臣之間既要有忠誠,也要有坦誠;既要有服從,也要有敢於進諫的勇氣。這種關系對於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促進各民族團結統一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