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6.1級地震「搖醒」台灣居民,未來3天或有5.5級地震,該地帶為何多發?

2024-08-19台海

極目新聞記者 張皓

繼昨日17時6分在台灣宜蘭縣發生5.4級地震後,16日7時35分台灣花蓮縣海域又發生6.1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裏,震央位於北緯23.74度,東經121.95度,距台灣島約37公裏。

(圖源:中國地震台網)

據總台央視記者胡婧16日上午報道,她在台北的松山區,全台多地感受到了明顯的搖晃,還沒有接收到最新的傷亡訊息,相關的訊息會持續跟進。

有台灣居民睡夢中被「搖醒」

極目新聞記者連線了台灣的兩位市民,他們也均稱被「搖醒了」!

「好搖喔!」台北市民林女士說,她家住在23樓,當時都被搖醒了,15日下午的5.4級地震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只晃動了5秒左右,16日早上的6.1級地震晃動了半分鐘左右。

「前幾個月的那次7.3級強震,家裏的吊燈被搖得互相碰撞碎了,櫃子裏的高腳酒杯也被搖得摔到地上破碎。」林女士說,這次她被搖醒後發現沒什麽大事,因為今天的工作不多,她就繼續睡覺了,「這是台灣人的日常」。

另一位家住台中的市民朱女士也表示,早上7點半左右她也被搖醒了,因為是全職太太不用上班,於是接著睡覺。

「沒到樓外空曠地帶避險嗎?」面對記者的疑惑,朱女士笑著說:「大家都習慣了,沒有人這樣做的。」

(圖源:央視新聞)

未來3天仍可能發生5.5級地震

今年4月3日7時58分,在中國台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3.81度,東經121.74度)發生7.3級地震,造成了上千人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據央視新聞報道,此次震央央位置雖然相當靠近「4·3花蓮強震」的余震分布區,但初步判斷「4·3花蓮強震」的余震能量已釋放一定程度,因此今天的地震不歸屬於「4·3花蓮強震」的余震。

另據台灣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報告,今日上午花蓮外海發生全台有感的規模6.1級強震後,已發生7次余震,規模分別在3.8級至4.8級之間。

根據觀測,由於台灣東部是地震多發區,未來3天不排除在震央央附近可能仍有規模5.5級地震。

台灣地區為何地震頻發?

根據中國地震局此前公布的地震記錄,近10年來,台灣地區為中國發生五級及以上地震最多的地區,超過100次。

(圖源:新京報)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地震科學家們研究認為,台灣地處世界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該地震帶每年發生的破壞性地震占全世界總數的80%-90%。

台灣地處兩大板塊(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菲律賓海板塊)俯沖和隆起運動顯著的碰撞帶上。兩大板塊作相向運動,即歐亞板塊向東南方向移動,太平洋板塊向西北方向運動,相互接觸碰撞,引起地殼復雜而劇烈的運動。太平洋板塊劇烈的俯沖運動,在板塊接觸帶上,發育著現今仍在活動的巨大斷裂,以致造成台灣東海岸比西海岸陡峭的地形地貌。

為何花蓮是台灣地區地震活動最強的區域?

專家分析,台灣島同時受到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一致性的向西推壓的作用,引起地殼復雜而劇烈的運動,台灣島地殼被擠壓擡升平均速率約4-5毫米/年,花蓮地段緊鄰菲律賓板塊碰撞帶,其地殼擡升速率高達6-9.7毫米/年,由此造成台灣東海岸比西海岸陡峭的地形地貌和頻繁的地震活動。加之,菲律賓板塊的邊界在台灣東部轉折,使之成為構造應力集中區。板塊相互碰撞產生的應力積累,主要是以火山活動(如台灣北部大屯火山群)、地震形式來消耗。

由於台灣特殊的板塊邊界位置,通常發生中型到大型地震。歷史地震資料顯示,過去100年間在震源附近500千米範圍內,曾發生過33次7.0級以上地震事件,最大的是1920年6月5日發生的8.2級地震。全球歷史海嘯災害數據庫顯示,歷史上該區域曾發生過36次海嘯事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781年的海嘯災害,最大海嘯爬高約30米。

專家指出,台灣地區地球動力學特征和大陸地區存在顯著差異,大陸地區動力來源主要是西部印度板塊的北東向擠壓推擠、東部太平洋板塊的西向俯沖作用。從統計的角度看,台灣地區發生7級以上地震後,對中國大陸地區短期發生7級強震的預測意義不強。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