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收復台灣,康熙300多年前歷史經驗值得借鑒

2024-07-03台海

讓我們的思緒回溯到 1681 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年,那時的台灣問題,恰似一塊沈重又頑固的巨石,狠狠地壓在清朝政府的心坎上,壓得他們幾乎喘不過氣來。 要知道,台灣與大陸已經對峙了漫長的二十年。從明末清初那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歲月開始,台灣先是慘遭荷蘭殖民者的強行霸占,而後又陷入了長久的割據狀態。 就這麽著,台灣孤孤單單地懸於海外,大約已有六十個春秋。

網絡圖片

和談

起初,清朝政府懷著一顆渴望和平解決的心,試圖透過和談來化解台灣問題。 從鄭成功之子鄭經接手統治台灣開始,清政府滿心誠意,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伸出了招撫的友好之手,還明確承諾,只要鄭經願意帶著台灣和平歸順,一切都能維持原樣。 可誰能想到,鄭經那家夥居心不良,一門心思要把台灣從中國這廣袤無垠的版圖中硬生生地割裂出去,正是他這罪惡的行徑,讓一次接一次滿懷希望的和談,都以失敗的悲劇告終。在那漫長的近三十年光陰裏,多達十多次的和談努力,最終都沒能讓台灣回歸祖國溫暖的懷抱,實作那美好的願景。

困台

當和談的希望火苗漸漸黯淡,清朝政府無奈之下,只得另尋出路,采取了「困台」的策略。 黃梧獻出了「禁海遷界」的計謀,妄圖透過切斷兩岸的經貿往來,迫使台灣在資源匱乏中自行崩潰瓦解。然而,這一策略在實際推行的時候,那可是困難重重啊!它不但給台灣地區帶來了沈重的打擊,也讓內地沿海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到處都是怨聲載道。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造成的結果簡直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給雙方都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和難以承受的痛苦。

網絡圖片

武力收復

軍事手段,從始至終都伴隨著和談那艱難的行程。 清軍曾多次向台灣發起進攻,可由於各種各樣復雜因素的交織纏繞,始終未能取得讓人滿意的顯著成果。 清兵不擅長海戰,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他們的作戰能力;清廷剛剛入關沒多久,政局還沒穩定下來,內部矛盾多得像亂麻;權臣鰲拜當道,三藩之亂又讓朝廷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精力全力應對台灣問題。 這麽多不利因素堆積在一起,導致在康熙初年,武力統一台灣的願望只能是鏡花水月,難以實作。

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永不停歇。 終於,在康熙二十年,局勢出現了重大的轉機。 三藩之亂成功被平定,清朝政府終於能夠騰出手來,集中精力思考謀劃台灣問題。與此同時,台灣那邊,鄭經離世,內部因為權力爭奪鬧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動蕩不安。面對這難得一遇的絕佳機遇,朝廷內部展開了一場激烈而又深刻的討論。眾多官員憂心忡忡,覺得海洋環境變幻莫測,波濤洶湧,風高浪急,要是強行武力攻取台灣,實在沒法保證萬無一失,因而堅決反對開戰。 但在這一片反對聲中,也有像內閣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和施瑯這樣堅定不移的主戰派,他們滿懷壯誌,堅信武力收復台灣不僅可行,而且勢在必行。

施瑯,這位對海情了如指掌、在海戰方面經驗豐富,同時跟鄭氏家族有著血海深仇的將領,逐漸成為了收復台灣的不二人選。在李光地和姚啟聖的竭盡全力、極力保薦之下,康熙皇帝經過反復思考, 最終下定決心,任命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把武力攻台這艱巨無比的重任交給了他。

然而,通向勝利的道路從來都布滿荊棘。施瑯與姚啟聖在進軍的風向和時間選擇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兩人各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由此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沖突。就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李光地挺身而出,憑借著他的聰明才智和深謀遠慮,從中調解斡旋。經過一番努力,施瑯最終獲得了專征權。

康熙二十二年, 施瑯率領著兩萬英勇無畏的將士、二百余艘裝備精良的戰船,從銅山島氣勢磅礴地出發,正式打響了武力統一台灣的壯烈戰鬥。 這場激烈的戰役持續了七天之久,清軍在澎湖一帶與敵軍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最終取得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勝利

清朝統一台灣既是出於歷史原因,也是源於現實需要,避免了台灣被進一步割據化,也換來了清代中國東南地區的安全穩定。同時,清前期國力強大、君臣團結以及台灣地區的內耗為統一台灣創造了條件和契機。 清政府在統一台灣時,恩威並施、剿撫並用,善用人才,積極爭取台灣民心,使得以較小代價實作了對台灣的快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