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他剛上台,台當局就遭「外交考驗」?「奧地利政府對台灣不太友善」

2024-05-25台海

【文/觀察者網 楊蓉】

「新政府上任,‘外交’就遭到考驗了嗎?」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5·20」講話中宣稱兩岸「互不隸屬」,引發兩岸關系空前緊張後,近日在國際社會上也四處碰壁。台灣台視新聞網5月22日報道稱,有島內民眾反映,台灣旅客「突然無法」持國際駕照在奧地利臨時駕車,台外事部門同日證實此事。

據台灣【聯合報】5月23日報道,有島內民眾近期在社交網絡上反映,「已經不能在奧地利自駕了」,表示台灣的國際駕照不能在奧地利使用,而且是最近幾日才做出的限制。報道稱,有人就此致電台北駐奧地利代表處詢問,得到的回答是「奧地利政府對台灣非常不友善」,認為台灣不在【日內瓦道路交通公約】中。

【聯合報】稱,台灣方面是被動得知相關訊息。據致電詢問的島內民眾22日向媒體轉述,台北駐奧地利代表處稱其也是「剛剛才知道」,並表明他們無能為力,無法進一步改善情況,目前亦無替代方案可循,只能改其它交通方式。據稱,台北駐奧地利代表處表示,「雖然努力與對方溝通,但尚未得到滿意的結果」。

22日,台北駐奧地利代表處在臉書上稱,代表處日前向奧地利交通部詢問有關台灣國際駕照在奧地利的使用規定,獲奧交通部答復,認為台灣國際駕照在奧地利「並非有效」,一般旅客無法在奧地利自駕。聲明補充,該處為此正在與奧外交部及交通部協商中,「希望可趕快找出雙方互利的解決方案」。

同日下午,台外事部門證實此事,並稱「基於平等互惠原則,持奧地利國際駕照的外籍人士,也無法持國際駕照在台灣駕車」。23日釋出會上,被問及「奧地利不承認台灣國際駕照,是否與大陸有關?」台外事部門發言人蕭光偉卻未正面回應,只說「已經指示駐奧地利代表處接洽奧地利政府,爭取民眾權益」。

有台媒註意到,訊息傳出後,許多島內網友都很震驚事發如此突然。報道稱,有人此刻就在奧地利自駕,只好問「所以我現在該怎麽辦?無照駕駛開回去租車處嗎?」還有人已經安排好暑假要去奧地利旅遊,因突然被告知無法自駕感到驚慌:「連緩沖期都沒有嗎?」「我明天就要出發了耶,已經安排自駕旅行了。」

值得註意的是,從台外事部門網站資料來看,「外國對台灣國際駕照使用情形」一項中,奧地利部份已在5月14日改為「不可」。

「國際駕照」由聯合國【日內瓦道路交通公約】和【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確立。公開資料顯示,【日內瓦道路交通公約】由1949年夏季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公路和汽車運輸會議擬訂並開放供簽署,現有102個締約方。兩個公約奧地利都已簽署加入。

中國並沒有簽署【日內瓦道路交通公約】,但根據中國政府向聯合國秘書長發出的照會,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在回歸後繼續適用該公約。此外,中方當時發出的照會還指出,台灣當局於1957年6月27日篡用「中國」之名加入該公約的行為非法,故應視為無效。

在中國問題上,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斯特凡納·迪雅歷克5月23日重申,根據聯合國大會1971年透過的第2758號決議,「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對於奧地利「突然不認」台灣國際駕照,台視新聞網22日報道不禁發問:「新政府上任,‘外交’就遭到考驗了嗎?」台灣【聯合報】19日報道就擔心,賴清德上台以後,台灣是否可能再掀「斷交潮」,並提到及自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2016年在島內執政以來,已有10個國家與台灣斷絕「外交」關系。

同樣在22日,有訊息稱,梵蒂岡表示希望在華建立常設辦事處,路透社稱,「這將是兩國關系的重大升級」。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天回應表示:「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接觸,就雙邊關系和國際熱點問題深入溝通,不斷增進了解與互信。我們願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梵關系不斷改善。」

台媒廣泛關註了該訊息。梵蒂岡是台灣當局在歐洲唯一的所謂「邦交國」,多家台媒擔憂,梵蒂岡的表態意味著「台梵關系可能生變」。【聯合報】22日提到,梵蒂岡去年已獲準在越南派駐教宗常駐代表,而越南並沒有與梵蒂岡建立外交關系。

而在非「邦交國」中,一度與民進黨當局關系密切的立陶宛,本月初也傳出可能讓「台灣代表處」改名的訊息。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5月7日報道,立陶宛現任總統瑙塞達當天提出,有必要將「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改為「台北」,認為這「可以釋放出立陶宛對華外交關系正常化的訊號」。

2021年,民進黨當局在立陶宛成立「台灣代表處」,立陶宛成為除未受國際普遍承認的索馬里蘭以外,唯一一個以「台灣」而非「台北」冠名台當局代表處的國家。台灣「中時新聞網」指出,早在2022年1月,瑙塞達就曾稱立陶宛外交部允許台當局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

5月12日,立陶宛進行總統選舉投票。台媒引述立陶宛媒體說,此次大選有8名候選人參加,包括瑙塞達在內,共有5位候選人表示支持或不排除更名「台灣代表處」。因首輪投票無人得票過半,第二輪投票定於26日進行,瑙塞達將和現任總理希莫尼特繼續展開角逐。

不過,上述事件可能只是台灣在外事方面碰壁情況的冰山一角。

【聯合報】23日指出,今年1月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瑙魯與台突襲式「斷交」的殷鑒不遠,隨著賴清德正式上台,「台灣的‘外交’關系依舊暗潮洶湧」。報道分析,盤點下來,包括海地、巴拉圭、危地馬拉以及梵蒂岡、斯威士蘭,「都潛藏危機」。

台前外事部門負責人、「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早前坦言,台當局目前有兩個「邦交國」有長期隱憂。島內輿論當時猜測,這兩國很可能指的是海地與危地馬拉。盡管吳釗燮後來接受質詢時,駁稱有問題的「不是瓜地馬拉」,但賴清德5月20日上台當天,瓜地馬拉僅派外交部長出席,還是引發「台瓜邦交疑慮」。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此前分析認為,由於周邊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受到區域經濟發展及整合的壓力,在台灣目前所有「邦交國」之中,位於中美洲的危地馬拉成為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的機率最大。

5月初,巴拉圭總統在接受日媒專訪時也坦承,如果無法證明與台灣當局維持「邦交」符合巴拉圭的國家利益,不排除會與中國建交。此外,伯列斯等國也在外媒及島內分析人士的「動搖名單」之列。

正如吳釗燮所言,「邦交國」有沒有問題,「5·20」是個很好的觀察點。有評論認為,一個中國原則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這一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從賴清德就職儀式的三個顯著變化就能看出:

一是參加的「外賓」人數大幅下滑,今年參加賴清德就職儀式的「外賓」人數相較八年前銳減了三分之一。二是參加的所謂「邦交國」數量驟減。八年來,高達10個「邦交國」棄台而去,今年僅剩12個「邦交國」派員參加。三是參加人員層級降級明顯,除了危地馬拉僅派外長外,被賴清德寄予厚望的日本僅派出不含任何高層的議員團,被民進黨視為「密友」的前首相麻生太郎,則在數次推脫後缺席。

「台灣民意基金會」5日民調顯示,高達46%的受訪民眾對蔡英文8年來的施政表現不滿,其中最不滿意的三項分別為司法改革、經濟發展及兩岸關系,這被台媒形容為她留給繼任者賴清德的三大「燙手山芋」。「賴任內若不想面臨骨牌式斷交……兩岸關系更是重中之重,一舉一動都在牽動敏感神經。」【聯合報】23日寫道。

然而,台媒指出,賴清德「5·20」講話中為兩岸棋局下的第一步,就引來大陸強烈不滿。台灣「風傳媒」24日最新評論也稱,面對這篇充滿「務實‘台獨’工作者」本色的就職演說,台派、「獨派」為此而雀躍不已,而兩岸研究大老們人人臉色鐵青。台灣TVBS最新民調顯示,53%的民眾對於賴處理兩岸關系沒有信心。

台灣【工商時報】21日也刊發社論指出,賴清德的講話不僅無法平撫各方對於兩岸緊張關系的憂慮,甚至可能惡化為「引戰」的恐懼。文章稱,最立即可見的沖擊,表現在賴講話結束沒多久的台股,大盤立即翻黑下殺逾150點,台積電一度下跌13元,屬於和平概念股的旅遊類股更從雲端墜落谷底,最後靠著台積電被急拉至平盤,加權指數才以小漲作收。

新加坡【聯合早報】22日說,島內知名學者、國民黨資深顧問趙春山看到賴的講話後形容,自己研究兩岸關系快一甲子,從沒這麽惶恐,不禁為下一代子孫感到憂慮。趙春山在一場座談會上說:「台灣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