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台灣在地緣政治風暴中的抉擇

2024-09-21台海

作者 蔡鎤銘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2024年9月11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受邀在台北舉行的「地緣政治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一場重磅演講,題為【中美關系是否會在美國大選之後惡化】。這場演講直指台灣地區當前在中美競爭中的脆弱地位,並對台灣當局提出了深刻警告與批評。他強調,台灣當局目前的政治立場與戰略選擇並不符合自身的最佳利益,並呼籲台當局采取更為務實、靈活的態度,以避免成為中美對抗中的犧牲品。

台灣錯誤的政治選擇

馬凱碩批評台灣當局錯誤地將自身過度依賴於美國,並認為美國會在中美對抗中無條件保護台灣。然而,根據歷史經驗與當前國際局勢,這種依賴是極其危險的。他指出,美國的對台政策從來不是出於道德考量,而是純粹基於戰略利益。杜林普(Donald Trump)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無論誰當選,對中國大陸的政策都將延續既有的強硬路線,並不會因領導人更叠而發生本質上的改變。這是因為這場中美競爭是由「結構性力量」所推動,而非個人意誌所能改變。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過於依賴美國,只會陷入更大的危險,特別是當杜林普再次執政時,台灣可能淪為一個可供交易的籌碼。馬凱碩強調:「杜林普是個交易者,他毫不猶豫地犧牲台灣,若這對美國有利。」這表明,台灣當局在制定政策時,必須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美國的保護並非無條件的,而是基於實際利益考量,台灣可能隨時被舍棄。

台灣應避免走向「獨立」的死胡同

針對島內推動「獨立」的聲音,馬凱碩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強調,台灣推動「獨立」將是一條錯誤且危險的路徑。台灣本屬中國的一部份,任何推動「獨立」的企圖,無異於對國家主權的挑釁,必將招致嚴重後果。馬凱碩明確指出:「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推動‘台灣獨立’就如同走進充滿瓦斯的房間,點燃火星只會引發淪陷性的爆炸。」

馬凱碩還進一步指出,台灣若推動「獨立」,將面臨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外交孤立。根據聯合國的現實情況,多數國家絕不會在中美競爭中選擇站在台灣一邊。台灣若一意孤行,將會陷入自我孤立的境地。他批評台灣當局「不自量力」,認為推動「獨立」只會把台灣鎖在一座孤島上,遺失與全球的聯系。

中國大陸崛起背景下的台灣抉擇

馬凱碩還特別分析了中國大陸崛起對台灣的影響。他指出,隨著大陸的崛起,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選擇愈加有限。大陸的經濟實力和外交影響力正迅速擴充套件,尤其在亞洲及全球南方國家間的影響力日益加深。馬凱碩以具體數據展示了大陸與東南亞及其他新興市場之間的緊密經貿關系,例如2022年大陸與東盟的貿易總額接近一兆美元,這使得大多數國家不可能為了台灣而冒險破壞與中國大陸的關系。

他進一步批評台灣當局未能清楚認識到這一現實。他指出,台灣地區的某些領導人似乎誤判了局勢,認為可以透過提升對外軍事合作,來對抗中國大陸的壓力。然而,事實上,大多數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並不願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大陸對立。台灣若試圖尋求「獨立」,只會招致更大的孤立與困難。

台灣應采取的務實策略

馬凱碩為台灣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務實的建議。他強調,台灣當局應該認識到當前局勢的復雜性與脆弱性,避免激進行為,並在中美競爭中尋找一條靈活生存的道路。他建議台灣應保持「模糊策略」,即不明確表態,維持現狀,並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增強自身的談判籌碼。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可以透過加強與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這樣不僅能保持台灣地區的國際空間,還能提升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特別是在科技領域,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之一,應繼續發揮這一優勢,而非陷入無謂的地緣政治博弈中。

台灣當局的自省與未來

馬凱碩的演講不僅對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態度進行了深刻剖析,還對台灣當局的政策選擇提出了嚴肅的批判。他呼籲台灣地區領導人應該放下意識形態的偏見,從務實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台灣在國際秩序中的位置。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強勢崛起的背景下,台灣應該以更加靈活、冷靜的方式應對,不要輕易挑起局勢。

總結來說,馬凱碩的直白建議為台灣當局敲響了警鐘。他強調,台灣應避免成為中美競爭中的犧牲品,並應該努力維持現狀,透過經濟實力和外事靈活性尋找一條務實的生存之路。在全球秩序變遷的當下,台灣的未來取決於其能否理性評估風險,並采取正確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