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這一夜,CBA的體面,被崔永熙的球探報告撕了個粉碎

2024-06-09體育

崔永熙在進攻創造方面的能力並不突出,但他的控球技巧尚可。

一個重要的細節是,在中國聯賽,外籍球員主要因其自身的進攻創造力被引進,這就給年輕的本土球員帶來了較少的機會。

從而這也導致了崔永熙不得不接受他目前的角色。

這是崔永熙在NBA的試訓階段,球探給出球探報告裏面的一段內容。

可以說,真的是一針見血。

不但把以崔永熙為代表的中國男籃年輕球員的尷尬處境精準描繪了出來,也指出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麽。

兩個字:外援。

其實,對於任何籃球聯賽來說,外援都是存在的。

哪怕是NBA,也同樣如此。

比如諾維斯基、拿殊、帕克、吉諾比利、加素爾兄弟還有現在的約基奇、當錫等等,全部都是。

而且他們還都算是各自球隊的核心人物。

擁有著絕對的戰術核心和出手權。

乍一看,和CBA聯賽的這些外援也沒有什麽不同。

但是,對於他們各自球隊的那些美國的本土球員來說,他們並沒有像CBA的這些本土球員這般「懶散」。

一心只想著要把球交給外援,自己能不多做就不多做,甚至是能不做就不做。

沒有任何一點競爭和主動的意識。

這就非常不應該了。

任何一支球隊,都一定是「團隊型」的。

可能大家有著分工層面的不同,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是那些能力更強的球員來做。

如果只靠他們,那麽一定不會走很遠。

還拿諾維斯基來舉例子。

2011年的總決賽,被很多球迷奉為21世紀以來最經典的一輪總決賽。

諾維斯基率隊對抗熱火「三巨頭」。

雖然有一部份聲音覺得當時的小牛隊是諾維斯基「單核」模式。

確實,那年的總決賽,以及季後賽,諾維斯基都堪稱無解,命中了太多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看起來都不可思議的進球。

但是,紀德、泰利、泰森-錢德勒、巴瑞亞、馬利安等一眾主力球員不同樣傾其所有,全力以赴的話。

小牛隊絕對不可能在總決賽當中戰勝不可阻擋的熱火隊。

甚至他們連季後賽二輪的湖人隊都不一定能邁過。

所以,籃球比賽可以有分工,但是,每個人都要足夠努力,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然而,咱們的本土球員什麽時候才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包括,始終有理想和使命來催促自己不斷地前進。

這似乎看上去都是無解的問題。

或者說,他們也都明白,但是,就是不願意那麽去做。

覺得這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差不多就得了。

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實在是不劃算。

有多余的時間去玩一玩其他的,做些其他的事情。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那麽就註定了他們不可能有太多的進步。

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其最後取得的成就一定是和在其身上付出的時間息息相關。

天賦強如喬丹、高比,其對於訓練的癡迷,同樣是排在整個歷史前列的。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隨隨便便的成功。

這也就很好解釋了,為什麽咱們的球員現在的「花期」都這麽短。

基本上打好1-2個賽季,後面就立刻銷聲匿跡了。

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有所成就了,就不願意再去努力了。

殊不知,成就是一種堅持,遠非那短時間內的表現能夠囊括的。

當然,咱們的一些主教練也是需要拿出來說一說。

就說崔永熙的主教練郭士強指導。

他算得上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主教練了。

然而,在對崔永熙的使用上同樣充滿了爭議。

正常來說,按照崔永熙的個人天賦和能力,應該足可以承擔球隊絕對核心的角色了。

攻防兩端都要給予無數的戰術支持。

簡單點來說,要用時間和空間來把崔永熙給培養出來。

參照一下所有超級巨星的成長,全部都是這樣的。

沒有一個是上來就那麽完美,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和球權就能直接登頂的。

可是,具體來到比賽當中,只要崔永熙有幾個回合表現的不是那麽理想,或者說,看上去有一點「單打獨鬥」的意思了。

局勢稍稍對於廣州隊沒有那麽有利了。

很快他就會被郭士強指導給換下去了。

可以理解,球隊的贏球對於主教練來說是最為重要的。

任何有礙於這方面的因素都要得到及時的糾偏。

但是,這無疑很是桎梏崔永熙的成長。

在這種模式之下,沒有任何一個球員最後能夠達到大家想要的那種結果。

說白了,沒有足夠多的球權讓其充分感受個人比賽的關系,怎麽可能知道在何種時刻該做出何種正確的選擇。

所以,CBA培養不出來超級球星真的是一點都不假。

但凡歷史上那些超牛的人物,他們都是在其他更高水平的聯賽迎來蛻變的。

而崔永熙的這一次堅持走出去,也真的是非常明智的。

個人意見,既然走出去了,就不要回來了,哪怕是留在水平相較於NBA相對低一些的聯賽,也好過於回到CBA繼續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