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生涯25000+得分巨星悲情無冠:8人名單,現役2位!

2024-07-15體育
01

NBA生涯裏程碑:25000分俱樂部與冠軍遺憾

在NBA這個籃球世界的舞台上,能突破25000分的大關,簡直就是球員們的榮耀時刻,就像在歷史長卷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那些傳奇巨星並列。這可是78年漫長歲月裏,只有25個人才有的成就,他們的得分能力超群,就像是銀河中最亮的星星。不過呢,其中有八位大神雖然得分厲害,但遺憾的是沒拿到總冠軍,沒能舉起那個象征冠軍的奧布萊恩獎杯。還好,現在還有兩位現役球員達到了這個裏程碑,真是讓人羨慕。

02

威少:全能得分王與沖擊冠軍的歷程

第8名是韋斯布祿,這家夥打了16年球,總共得了25211分。他的拿球突破真的厲害,身體素質超群,可以輕松過人,而且他對擋拆的運用也特別溜。他還學會了快速跳投,變得幾乎防不住,2014到2017年,他就拿了兩次得分王。

從10-11賽季到20-21賽季這11年裏,威少每一年的平均得分都超過20分,有一段時間他的得分特別猛。記得有一次總決賽,他一場比賽就砍了43分,那是他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他23歲那年進了總決賽,之後的12年裏,最好的成績也就是打到分區決賽。

03

威少:冠軍之路折腰,頻繁轉隊效力低薪爭冠

年輕時候,威少真是球場上的飛毛腿,一沖到底,暴扣和中投都特別猛,可惜沒幫他拿到總冠軍。後來膝蓋受了傷,他在比賽中的攻擊力就不太像以前那麽生龍活虎了,偶爾還能傳出讓人驚嘆的妙傳,但想嘗冠軍滋味就有點難度。

從19-20賽季到23-24賽季這五年,威少換了四支隊伍。聽說下一個賽季,也就是24-25賽季,他可能會去第六個球隊。曾經的得分王、最有價值球員,現在可能是拿著底薪,一心想要幫新東家奪冠,但好像總差那麽一口氣。

04

傳奇射手:列治-米勒的三分王與經典時刻

第7名是列治-米勒,這家夥打了18年球,總共得了25279分。那時候NBA的比賽風格硬朗,不像現在大家都愛投三分,所以列治-米勒就顯得特別牛,他的職業生涯三分球命中數一度是NBA歷史第一,直到雷-阿倫和居里後來才超過了他。

那個年代的防守可真狠,但列治-米勒就是厲害,有10個賽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超過40%,在季後賽裏,他的表現更是神勇,真實命中率高達60%,這在歷史上都能排到第15位。他在季後賽每場平均能得20.6分,那得分能力可不是蓋的。還有個經典時刻,他在比賽最後8秒得了8分,還在喬丹頭頂完成絕殺,真是讓人難忘啊!

05

列治-米勒的冠軍遺憾:屢敗強敵與命運波折

哎呀,你說這事兒多尷尬啊,列治-米勒想在籃球場上爭個冠軍,結果剛出道就碰上喬丹那會兒的公牛王朝,後來又有高比和奧尼爾的湖人隊壓著,好不容易到了晚年,溜馬隊陣容挺強的,結果因為一次沖突,小奧尼爾和阿堤斯這些主力都被禁賽了,幾乎等於斷了他們的奪冠路。就這樣,列治-米勒的冠軍夢想,到最後還是沒能實作。

06

英格利殊:高原傳奇與無冠輝煌

第六名就是那個叫英格利殊的家夥,打了十五年球,總共拿下了25613分。他是那種瘦高的小前鋒,特別擅長往前傾的中距離投籃,很少投三分,但神奇的是,他竟然連續八個賽季每季都能拿兩千年以上的分數,而且還是個第二輪選秀的球員。他在丹佛的高原上打出了自己的事業高峰。他的後輩,一個第四十七順位的中鋒也在金塊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神話。不過,跟約基奇不一樣,英格利殊在金塊可是沒拿到過冠軍,他這十五年職業生涯連一枚總冠軍戒指都沒撈到。

轉折點是在1979到1980年的賽季中期,他被交易到了第三支球隊,那時候看起來挺坎坷的,但這次轉會之後,他的職業生涯就開始起飛了。在為金塊出戰的前24場比賽裏,他平均每場能砍下21.3分,成了那時候聯盟裏的得分高手。然後,他只用了三年時間,就變成了整個聯盟的得分王,1982到1983年那個賽季,他在常規賽結束時還保持著得分榜的第一名,打敗了喬治-格文和摩西斯-馬龍這些大牌球星。

07

英格利殊與華麗進攻與防守缺失的金塊歲月

因為英格利殊的超群表現,丹佛金塊隊在那個80年代可真是進攻犀利,成了聯盟裏得分最靚的仔,但防守就有點兒慘,有時候一場比賽就能丟掉120多分,比那些排名墊底的隊伍還多出個7、8分。這樣的「瘸腿」金塊自然難登冠軍寶座,不過,那時候有英格利殊帶領的金塊可是吸引了很多粉絲。

說到爭冠嘛,英格利殊在金塊那會兒,他們總共進了9次季後賽,其中有5次只是止步第一圈,3次挺進第二輪又折回來,只有一次能闖到西岸決賽。35歲的時候,英格利殊還能每場平均砍下26.5分,可惜就是沒幫他拿到一個總冠軍。

08

卡特:跨世代入樽傳奇

第五名是卡特,這家夥在NBA打了整整22年,從90年代打到20年代,真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將。年輕的時候,他的人氣簡直無人能敵,2000到2002年,連續三年他都是全明星選票最多的那個,連像奧尼爾、鄧肯、艾佛遜、高比這樣的大牌球星都得讓他三分。

說到入樽,卡特那可是美的不像話,看著就過癮,整個聯盟找不出幾個能跟他比美或者刺激程度的。而且,這家夥球技全面,連艾佛遜這種拿過常規賽和季後賽MVP的大神,都願意和他正面較量。

09 卡特:從空中飛人到穩健'拼圖'球員

不過,因為跟速龍隊鬧翻還有傷病的影響,卡特不像以前那樣頻繁地在空中飛翔了。但他靠著紮實的技術,像背身單打和靈活的跑位,還有溫柔的投籃手感,變成了一個很實用的球員,能很好地融入團隊。那些曾經因為他打球不夠強硬,不夠拼命的批評慢慢消失了。盡管他每年都能給球隊帶來幫助,但離總冠軍越來越遠,直到最後退役。

10

哈登:從探花到得分王的曲折之路

第四名就是哈登了,這家夥打了十五年球,總共拿下了兩萬五千多分。他當初是選秀第三順位,雖然那屆選秀外界評價一般,但他一路逆襲,從替補球員變成了超級得分後衛,就像下一個小柏賓一樣。特別是從17-18賽季到19-20賽季,他連續三年奪得了得分王,17-18賽季還拿了MVP。

不過,說到他在火箭隊的那些時光,哎呀,有時候防守可不太行,被人一眼看穿,團隊防守也不夠用心,經常是一對一就被過了。雖然他在進攻上幾乎挑不出毛病,但火箭隊老是給人家勇士當背景板,成了他們奪冠路上的「墊腳石」。後來他去了籃網,那邊的情況就更復雜了,球隊一團糟,他自己還受了腿筋傷病的困擾。

11

哈登轉型與挑戰:屢敗屢戰的奪冠之路

哈登場上的風格變了,不像以前那樣一個人單挑全場,更多時候他是團隊中的得力助手。雖然一直努力爭奪冠軍,但還是遇到了不少挫折,在76人的時候為了隊伍能變得更強大,他選擇了降薪,但最終在季後賽都只走到第二輪。然後到了快艇,和萊昂納德、喬治、威少合作時,好不容易有了點默契,結果傷病就來了,第一圈就被淘汰。

現在看比賽,哈登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對一突破上籃或者來個華麗的入樽,更多的是傳球和組織,但這也讓他在那些關鍵比賽中顯得有些掙紮。他在輸球的比賽中贏的不多,只有9勝15負,平均下來每場得到22.5分、6.2次助攻,但也有4.4次失誤,投籃和三分命中率都不高,很多人都在質疑他的表現。時間不等人,哈登上沖擊總冠軍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12

韋健士:入樽傳奇與遺憾的冠軍之路

第三名是韋健士,人稱「入樽影帝」,他的入樽簡直就像是電影裏的精彩鏡頭,簡直就是個活生生的入樽機器。在喬丹成為連續七年得分王之前的一個賽季,也就是1985到1986年,他可是NBA的得分王哦!這家夥職業生涯裏有九個賽季,每場平均得分都能擠進聯盟前十。

不過呢,韋健士的跳投技術就稍微差點意思,尤其是離籃筐遠點的時候,準頭就沒那麽穩了。而且他打球有時候會粘球,不太擅長處理球權。所以,他在帶領球隊沖擊冠軍的路上,總會遇到些困難,防守也不夠積極。除非有機會反擊或者來個炫酷的入樽,他才會努力去搶截或者封蓋,但這往往會讓他防守位置出問題,讓對手輕易得分。

13

韋健士:飆分高手未奪冠

跟對手那個得分王比拼得分,韋健士可不含糊。1988年季後賽第二輪,老鷹對陣綠衫軍,最後一場比賽,盡管布特第四節得了20分,但韋健士整場轟下了驚人的47分。而且呢,在NBA所有跟喬丹對決的球員裏,韋健士是唯一一場球拿了57分的那個。不過說到帶隊奪冠,韋健士在NBA生涯裏可是沒能讓他的隊伍闖進分區決賽。

14

安東尼:進攻萬花筒,無冠傳奇

第二名是安東尼,他的職業生涯總共得了28289分。剛進NBA的時候,他和占士被譽為"雙子星",安東尼被稱為"全能得分手",拿過得分王,總得分排在歷史第十大,不過在這前十裏頭,他是唯一一個沒拿過總冠軍,也沒拿過MVP的人。

安東尼一進聯盟就帶著金塊隊闖進了季後賽,而占士到第三年才第一次體驗季後賽的滋味。從開始起跑,可以說安東尼挺順利的。但他打了13次季後賽,其中有11次都在第一圈就被淘汰,只有一次能打進分區決賽。

15

安東尼:背身王,季後賽飄,無冠落幕

安東尼很強壯,背身技術也爐火純青,但他經常喜歡用跳投來收尾。不過在季後賽裏,他的準頭就沒那麽穩了,投籃命中率只有41.4%,三分球就更低,有點飄忽不定的感覺。到後來,他想轉型成投手,幫球隊防守,但這動作來得有點遲,他在37歲時打完了最後一場季後賽,然後在39歲正式退役,手上沒拿過總冠軍戒指。

16

馬龍:無冠三萬分傳奇

第一名就是卡爾-馬龍,這家夥打了19年球,總共拿下了36928分,是NBA裏七個破三萬大關的球員之一,但遺憾的是,他手上的冠軍戒指就少了一枚。想想卡爾-馬龍的職業生涯,一開始減肥後就像台超級穩定的"機器",每年都能給出亮眼的表現。他曾經帶著爵士隊,把擁有奧拉祖雲、德士拿和巴克利的火箭,還有由鄧肯和大衛-羅賓遜撐腰的馬刺,甚至那年全隊都是全明星的湖人隊,都從季後賽裏淘汰出去,一路殺進了總決賽。可惜啊,最後還是敗給了喬丹帶領的公牛隊。

17

馬龍:運動巔峰與心理波動的冠軍挑戰者

卡爾-馬龍大部份時間都因為他的運動天賦和擋拆技巧,在比賽中能輕松應對,帶領隊伍贏球。但到了季後賽,他不得不更多地單打獨鬥,這時他的表現就不太穩定了,技術純熟度和體能似乎也有些下滑。他的心態有時候會起伏不定,比如1997年總決賽,柏賓的嘲諷讓他心神不寧,關鍵罰球沒進,爵士就輸了第一場。要是喬丹沒進NBA,可能卡爾-馬龍在90年代就能多拿幾座冠軍獎杯了,畢竟他真的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