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奧運會曾全球矚目,為何如今成燙手山芋?兩大已開發國家接連被壓垮

2024-09-18體育

是否還記得上一屆東京奧運會?沒錯,正是那個開幕式被批「不接地府」的日本奧運會。然而,若問今年奧運會在哪個國家舉辦,你是否還有印象?

成功申辦和舉辦奧運會被視為國家榮譽的標誌,可提升國內民眾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比如,2008 年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中國體育界的盛事,還被視為中國向世界展示其崛起的重要舞台。

舉辦奧運會和籌備過程中需要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如體育場館、交通體系、酒店等。這些投資能推動相關行業進步,推動經濟增長。

例如,巴塞隆拿在 1992 年奧運會前後進行的城市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國際形象和經濟活力。

奧運會能夠吸引大量國際遊客,推動旅遊業發展。遊客的到來不僅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還能提升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遊客和投資。此外,奧運會的一大樂趣在於能看到運動員在不同國家同場競技,領略每個東道國的獨特風采。

一些國家借鑒了以往成功舉辦奧運會的範例,這些範例證明了奧運會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比如,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透過商業營運實作了盈利,這成為後來許多國家申辦奧運會的重要動力之一。

然而,這個「一本萬利」的全球性賽事為何遭遇失敗呢?先看數據。

2004 年,有 10 個國家的城市送出申辦奧運會的初步申請;2008 年,5 個申辦地;2012 年,5 個城市申辦;2016 年,申辦城市數量達到小高潮,但隨後斷崖式下降。

在 2024 年奧運會主辦國的遴選過程中,許多潛在城市,如波士頓、布達佩斯、漢堡和羅馬等,都已撤回申請,最終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磯入圍。國際奧委會將 2024 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授予法國巴黎。

然而,國際奧委會卻采取了一項令人驚訝的舉措,它甚至沒有召集其他競標者,就直接將 2028 年奧運會的主辦權授予了美國洛杉磯。對此,有人開始為其辯解,稱這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國都在致力於恢復經濟,沒有地區申辦是正常的。

我了解到有人試圖為之洗地,但請先不要著急。在確定 2028 年奧運會的承辦地時,是在 2017 年,那時疫情尚未出現,根本無從洗地!實際上,奧運會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純粹的體育綜合性賽事。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奧運格局的巨大變化呢?1976 年,丹佛在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僅兩年後,卻出人意料地選擇結束舉辦 1976 年冬季奧運會。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能夠舉辦奧運會,可是被視為一種無上的榮耀。

隨著奧運會的迅速發展,從 1956 年到 1972 年,運動員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多。1976 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蒙特利爾發現,舉辦奧運會的成本竟然如此之高,以至於該市直到 2006 年才還清了這些設施的最後債務。

如今來看,丹佛的選擇似乎是合理的。實際上,大家都不願意申辦的最重要一點就是成本。從 1896 年最早的現代奧運會到 20 世紀 60 年代末,比賽在美國和歐洲的大城市舉辦,這些城市已經具備所需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完善使事情變得容易。

【都不想再申報了】

時代變遷,當下舉辦奧運會已成為吃力不討好之事。投入與回報嚴重不成正比,根據喬治城大學的調查數據,過去五屆奧運會及最近兩屆冬奧會,主辦城市總成本已超 100 億美元。

中國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總成本超 450 億美元,2014 年索契冬奧會總成本超 510 億美元。然而,即使有國際贊助協定和全球媒體曝光的劇增,也無法遏制活動成本的大幅上漲。

舉辦奧運會,賽事期間旅遊業增長是最直接的抵消舉辦成本的收入來源。然而,最近幾屆奧運會的凈旅遊人數卻下降了 5%,與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後的幾屆相比,降幅更是超過了 20%。

舉辦奧運確實有助於提高國家的知名度,然而,也需要考慮經濟成本,因為這可能是一個賠本的買賣。有誰願意僅僅因為成本原因而繼續舉辦呢?不過,成本只是一方面,國際奧組委的腐敗問題卻是眾所周知的。我可以隨便列舉幾個近年來的例子,足以讓你大開眼界。

2014 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被指涉腐和管理不善。據報告,數十億美元遭挪用或濫用,致使奧運會耗資驚人,達 510 億美元,成為史上最貴奧運會。這些指控涉及操縱合約和回扣。

2016 年奧運會主辦權授予裏約熱內盧一事受到買票指控,2017 年,巴西一項調查指控時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卡洛斯·努茲曼安排賄賂以確保選票,努茲曼被捕並被控犯有腐敗、洗錢和參與犯罪組織罪。

2020 年東京奧運會的申辦過程受到審查,據悉東京申辦委員會向一家與有影響力的國際奧委會成員有關聯的咨詢公司付款。法國當局正在調查有關這些付款旨在購買選票的說法。調查仍在進行中,國際奧委會委員、日本奧委會主席武田恒一等關鍵人物因這一醜聞而辭職。

奧委會的問題不勝列舉,諸多國家民眾開始抵制在本國申辦奧運會,例如慕尼黑選民否決了 2022 年冬奧會的申辦提議,反對意見為「奧委會的不透明性以及對利潤的貪婪」。

然而,這些僅僅是一些外在因素。歸根結底,其原因在於奧運對大眾的吸重力不足。

【無聊和政治化充斥的奧運會】

難道所有人都能看完所有奧運會專案嗎?實際上,奧運會目前包含 30 多個大項和 300 多個小項。盡管這種多樣性體現了體育的普及性,但也引發了一個問題:並非所有專案都具有高度觀賞性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例如,田徑、遊泳和體操等傳統專案備受,而滑板、攀巖和現代五項等新增或冷門專案則鮮有人問津。這種情況導致賽事整體觀賞性有所下降。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覺得奧運會某些專案無聊的原因之一。

對於多數主辦城市而言,奧運會後往往陷入困境,建設和維護比賽場館、基礎設施的成本極高,且這些投入往往難以透過商業手段完全收回。許多城市在奧運會後面臨場館閑置、維護成本高昂的問題,這給財政帶來了巨大壓力。

例如,雅典奧運會後的許多場館如今大多處於廢棄狀態。中國的鳥巢是奧運過後繼續良好運用的典範,承辦了演唱會、大型展會、國際賽事等。

回到奧運政治化的問題,西方政客常透過與奧運贏家合影或邀請他們存取官方場所(如白宮)來提升自身公眾形象和政治資本。這背後邏輯是,透過與成功者掛鉤,政客們能共享其榮譽和光環,以提升自身公眾形象和支持率。

比如,美國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表現出色時,通常會受到白宮的邀請,接受總統的褒獎。這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表演,以凸顯領導人與國家成功之間的聯系。

與成功者相比,失敗者往往不會受到如此待遇。西方政客避免與失敗者合影或公開聯系,因為他們擔心這會對自己的政治生涯產生影響。在政治領域,成功代表著國家的實力和榮譽感,而失敗則可能被視為國家的軟弱或欠缺。

此外,美國並非首次做出此類行徑。1980 年莫斯科奧運會時,美國曾聯合西方盟國抵制該屆奧運會,以此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這一政治舉動不僅對當時的國際體育交流產生了影響,也揭示了美國政客的醜惡面目。

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當前奧運會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面。

政治化問題使奧運會變得復雜。西方政客常利用奧運會進行政治表演,且奧運會專案眾多,觀賞性參差不齊。國際奧委會的腐敗問題也進一步降低了奧運會的吸重力。多種情況綜合作用,導致舉辦奧運會成本高而回報低,許多國家因此望而卻步。

時代在變,依我看,隨它去吧,我們不要再申辦奧運會了,將這筆錢用於多造兩艘航母不是更好嗎?

如果中國再次申辦奧運會,大家會予以支持嗎?

資料來源: